传统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2017-06-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的来源渠道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不良信息正悄然影响着中小学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中小学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的来源渠道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不良信息正悄然影响着中小学生,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已初见端倪。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中小学校如何利用丰富的地域的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一,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宣传,特别是中小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感知,但与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相比,这还很不够,有时还很微弱,还必须借助本地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力量,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阵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广泛宣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用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践行传统美德的行为。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课程建设,开设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定期举行吟诵传统经典篇目的比赛等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就我市来说,拥有丰富的社会德育资源,如皖江文化园、五千年文博园、薛家岗文化遗址以及六尺巷等,这些资源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理想教育基地。需要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辟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作为中小学生课外德育的阵地,加大相关的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力度。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创设浓郁的书香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发学生,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把传统教育寓于校园环境之中,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地结合,以达到育人的效果。可以建设文化广场、文化墙、寓意深刻的景观物,还可以在教室内、学校走廊上方悬挂相关的道德名言,利用校内可开发的资源,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途径,推广先进的工作经验,发挥优质名校、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

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宝贵遗产。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需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的道德主要内容,逐步纳入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日常教学中除了结合学科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外,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开设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校本教育课程,诸如《弟子规》、《论语》的学习,以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同时还要就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制定详细的准则,以此督促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养成,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第三,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生社团有自身的优越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度高。我市不少学校都组建了各种学生社团,也依托社团开展了各式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取得不错的效果。各中小学可依托学生社团选择本地及周边地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点,开展采风活动,深入当地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各个传统节日期间,结合每个传统节日的特点开展别开生面的活动;吟诵中华传统经典篇目的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在吟诵的同时加入表演的成分,打造有特色、有内涵的活动样式。通过实践各项活动,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学生能更好地传承先贤的道德精神,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再加上我们目前国度性质的决定,都需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礼义兴盛不衰。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先人的教诲。

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人的意识中被逐渐地淡化。也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他们有的过多的依赖家长,缺乏自理能力,劳动习惯欠缺;有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任性蛮横;还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珍惜劳动成果,成了新一代的啃老族;还有的是非观念淡薄,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淡漠。这样的结果必将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最终会导致中国几千前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流失。

所以传播中华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下面本人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谈几点粗浅的看法,还望同仁指教。

一、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继承这一笔可贵的遗产,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

《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说的是:如果孩子不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变化,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如朱熹强调,在孩子知识、性情未定时,要及早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训练,这样方能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当今社会有很多人会借口幼儿无知而将教育延迟到长大后再进行的错误观念,这就像懒于摘除树苗的劣芽一样,等到长成大树以后再去砍那些枝杈,该费多大的力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含义不言而喻。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这些传统文化都说明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孔子的一生为我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文化宝库,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珍贵遗产,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认为如果择邻不到风俗仁厚的地方去,就非明智之举。“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注重环境对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范。注重养成的思想,启迪我们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要始终坚持教化与践行的统一。儿童天真纯朴,求知欲旺,可塑性强,但思维能力较弱,知识较少,因而品德蒙养教育决不宜简单地向孩子灌输大道理,而要将“大道理”化为“小道理”并与“生活”相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从行为的养成着眼,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进行指导,逐渐反复强化,形成习惯,进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雏形”的建构。

重视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儿童品德形成影响的思想启示我们,应充分注意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形成的作用,极力营造有利于他们品德塑造的社会环境。如今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比古人复杂得多,因为社会风尚、现代传媒、法制环境,以及成年人示范、熏染的人际关系,环境等,都比先前复杂了许多。对儿童品德培养的影响作用也日渐增大,因而更应该在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增强德育环境意识,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这其中就包括:仁爱教育、礼貌教育、善心教育等,注意将小学生道德教育与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成年公民增强责任意识,自觉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二、传统文化重视德育,万事德为先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纵观古今,孔子及其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世世代代。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成了为人师表的楷模;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社会事业态度以及“饭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生活意识常态,永远成为人们追求真理与成功的典范;孔子“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兴焉,天何言哉”又在启迪人们永远向前,自强不息。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以六艺教育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在当时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德育为先。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这就是说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要注意道德修养,这是第一位的。

三、传统文化重视热爱人民的教育。老子的著作里,他以哲理的思想呼吁世民“守无道”、“重积德”,抨击统治阶级的贪欲,主张“无为而治,人心复朴”的治国方略,在《道德经》中体现的民本思想也是很值得我们推崇的。

民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民为根本的思想。自古及今,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比较注重民本思想在阶级统治中的作用。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民本思想在固化社会秩序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各个时期治国者的推崇,民本思想最终演变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孙中山先生说:天下为公;毛泽东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邓小平说: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说: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胡锦涛说: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其中之一就是要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无疑是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据传说统计,新中国建国以后,一些高级干部因与以上精神相悖,进而贪污犯罪,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总数,已经超过了当初北上长征后所剩红军的总额。这一惊人数字的后面,是否也折射出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失落呢?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当前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是非常迫切的,且是重要的。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这本身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在我们学校开展的“过传统中国节 ,做现代中国人”的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探究实践活动。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只要我们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这对国对民都可谓是千秋功德的大事。

做人不能忘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山东探索传统文化教育新途径

12月23日至24日,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年会在孟子故里邹城市召开,这是山东省教科院自去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会。而年会的主题,标志着他们倡导的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全面启动,是全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一次集结号。

在本次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年会上,山东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新途径,推出了首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并发布《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指导书》。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理念,是将体验教育实施方式纳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来的一种全新探索模式,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山东省教科院的首倡,意味深长。据介绍,实施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就是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谐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活化、社会化、常态化。

针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勇,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刘德增,山东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光义分别在会议开幕式之后的主旨报告中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研究,目的在于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科学高效地融入现代中小学教育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山东省教科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耿成义介绍说,体验教育不是新概念,但是,我们的着眼点在于要把体验教育的神髓,纳入传统文化教育系统中,从而成为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意味的理论与实践的新路径。他说,我们试图推进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其切入点、着眼点和目标指向,就是让青少年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欢喜心,增亲近感,发文化力”,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生发观”。

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是指教育者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内容,以体验为基本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成长施加影响的过程。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强调给受教育者提供“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机会,使之亲身经历、实地领悟,在体验中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明白道理,并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山东省推行的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是从时代文化生态、传统文化生态和个体内需求生态的视界重新界定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关系,重新厘定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教材的价值及功能定位,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在现实体验的场域中深度领悟文化精神和生活实践的关系,开启文化智慧,升华日常生活。一直思考搭建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理论与实践平台的耿成义如是说。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内容建设是关键。山东大学高等儒学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在《传统经典教育与人格养成》的报告给了与会者诸多启发。建设符合实际,符合需求,符合规律、符合当代价值取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内容体系,首先,要关注经典,强化以经典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本根教育。其次,要加强研究、精心组织,真正选择经典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进入教学过程。再次,要强化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实现学科、活动、实践课程的结合,建构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特点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实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推动学校师生深化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的认识、理解和践行,推动学校对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探索。并且,将进一步促进实验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文化发展、品牌发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境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山东省教科院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将按照系统推进、共同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着力推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