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

2017-03-03

工程服务项目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篇一

高速运行服务管理模式浅探

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内容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大规模投资和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环境和社会问题。高速公路作为国家的核心经济建设动脉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持续发展,而“智慧高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 ITS)的建设则是保障高速公路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介绍国外ITS的先进管理和运行模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一套符合国情的现代智慧高速运行服务管理模式,使之脱离传统的行政化运行和多头管理,进行更为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一、国外ITS管理现状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ITS进行系统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已成为世界上ITS的领先国家。以下将对其ITS做一介绍和分析,以期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高速有所帮助。

1.美国ITS的发展和现状

美国是最早开展ITS建设的国家,美国交通部作为主要的管理组织制定了美围ITS的确切目标,广泛实施企业产品的国家政策和计划,对主要的ITS的相关行业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其中,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在建设ITS中较好的定位了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角色,政府在统筹和协调、企业在应用技术推广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上各自发挥,为实现有效的ITS系统打下了基础。

在管理运行ITS上,美国各个州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基本采用从上而下的多层次体系完成[1][2],主要包括:1)联邦公路总署:其主要职能为授权和分配公路建设资金;与政府密切合作并确定联邦政府投资标的;负责科研与推广。2)州政府的公路管理部门:选择项目建设并负责州际公路的管理、规划、建造、运营和维护;3)市、县、镇(郡):负责相关地区的的一般公路管理。

概括地讲,美国高速公路收费低,流量大,监控严密,智慧化程度高,管理效率高,可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2.欧洲ITS的发展和现状

欧盟在推动ITS协调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欧盟制定了坦普计划并资助跨欧交通网络中,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协作,从而保证协调一致的实施欧洲ITS系统。在欧盟各国中,德国的高速公路管理非常先进,值得我们学习。

德国具有完善的交通信息采集和发布设施,高速公路通信信息管理系统由专用通信网络、紧急电话系统、信息采集系统、信息显示、发布系统和监控管理中心组成。专用通信网络和紧急电话系统由联邦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和管理所有通信信息设施可直接接入全国统一标准。高速公路上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交通分析和信息发布以及交通信息化等设施由各州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建设、管理和维护公共信息对外发布共享。监控管理中心由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与警察部门职责分明。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交通的诱导、疏散和信息发布等交通管理而警察部门负责道路安全及监督检查等两者信息共享。

总体来说,德国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信息化管理中运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些先进的交通通信信息技术手段为交通管理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技术保证。德国的智慧高速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虽然是有政府直接管理但是有效的解决了多头管理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日本ITS的发展和现状

日本自1973年开始ITS的研究,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日本在ITS的子系统的开发上更多的采用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合作,如各类大型汽车公司(丰田、本田、奔驰等)和电子企业开发了各自的先进导航系统,但是高速实时信息的供给则由交通控制中心授权非盈利组织VICS并收取一定的费用,VICS系统由政府各部门(警察厅、总务省、国土交通省)和民间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开发而成,是一个跨县(省)市的交通咨询系统。

VICS为非营利组织,其业务得到约九十家汽车厂商和ITS电子设备制造商的支持。VICS系统由导航设备(GPS等)、广义无线数据传输和调频广播等渠道,将在线路况信息和交通引导信息实时传递到出行者,提高交通效率。该系统已覆盖日本大部分地区,绝大部分汽车装载了该产品,几乎每一条高速公路和主干道均有VICS信息覆盖。VICS的运行机制是由利益各方提供交通信息,由道路交通信息中心汇集于VICS中心,此类信息再由VICS中心分发给出行者和车载装置。VICS的信息包括车速和车道限制信息以及各类交通堵塞信息等。

综合来说,日本ITS智能交通的发展呈阶段性进行,在处理国家和私人企业的合作上起到了双赢的局面,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行机制(VICS和VERTIS),最大程度的调用企业的研发和商业力量,推进ITS的发展。

二、国内高速运行管理现状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ITS起步晚,在最近的五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上,智慧化程度并不高。特别在运行管理上,更是处于初级阶段。多头指挥和信息孤岛是两大典型的问题,造成交通管理效率非常低下。某些省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正在积极提升ITS的管理效率,如福建省和广东省在高速管理上强调由一家牵头管理,统一标准、综合统一平台,公司化运作。实现多方协作和联动,协调相关路段配合发布交通诱导信息,提醒公众合理选择路线,缓解拥堵路点和路段的交通压力,保障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

总体来看,国内目前还缺乏真正实现高速交警、路政和业主依托同一管理平台进行联合办公和协同指挥的ITS。

1.运行管理的挑战和机遇

虽然国外lTS的发展对研究适合我国的智慧高速公路系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们在进行智能高速公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时,也应首先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必备的功能模块。设计我国ITS的运行管理的机制在借鉴国外先进的ITS系统的同时,也要考虑我国“智慧高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1)缺乏全局规划:多部门和多省市各自基于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开展建设,缺少“全国一盘棋”的综合考虑。 (2)部门之间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国内智慧交通的推动工作不能仅仅依赖于一两个部门(如科技部和工信部等),也应考虑把交警、交通部等相关利益方有机的联系起来。

(3)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当ITS发展到一定的程序,交通信息服务就成了智能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体制下,我国的交通信息由交通、城管、公安等系统掌控,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难度较大。

2.运行服务管理模式探索

“智慧高速”的体制机制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统筹,积极推动商业和服务模式创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快节奏的服务需求,我们建议从以下四大机制着手设计“智慧高速”的运行机制:

(1)公司化运作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规模化效益;建立自我激励约束机制,动态优化提升服务模式。如成立智慧高速服务公司,其主要收入来源于为政府及部门服务,收取服务外包费用;为高速公路业主服务,从高速公路新增收益中得到回报;为第三方出行服务商等服务,有偿提供数据内容。

(2)业务协同机制:高速交警、公路管理、高速公路业主及相关单位依托运行服务平台,形成高速公路运行服务指挥中心,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标准统一、服务一体化,按各自职能开展协调指挥、管理服务。应急处置突发事件时,政府及公安、交通运输、业主等单位在运行服务平台上统一指挥,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快 速处置。同时,科学合理地建立高速公路运行管理服务和应急处置的分级响应机制,实行高速公路运行服务(终端)前端与后台一体化建设机制,提升业务协同服务能力。

(3)服务外包机制:政府部门应从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重点管决策、管规划和方案(标准)的审定、管标准建设、管管理制度建设、管上下左右关系的协调、管运行安全保障,把数据处理、系统开发、运行维护、日常咨询事务受理处理等一般技术类事务类业务服务外委托给智慧高速服务公司并由其进行相关增值服务的开发或者转包。

(4)协作共享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应支持和参与“智慧高速”建设,整合相关资源,发挥最大效应。“智慧高速”系统采集的数据和关联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首先直接统一接入到“智慧高速”数据处理中心,按业务应用模块进行智慧化处理后,由政府、交通运输、公安、高速公路业主等单位开放共享,同时生成各类解决方案,通过一定渠道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指挥协调体系要做到省各有关部门、市各有关单位以及省市之间的有关力量的整合和集成,并充分发挥系统协同的优势。

3.商业运作模式

国外(如日本等)成功的运行服务系统之所以能够良好的运行,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其具有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考察和分析国内外成熟高速管理的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设立高速运行服务平台作为高速运行服务公司的核心进行道路交通信息的收集、编辑、处理以及发放,通过与车辆、ITS电子设备生产商和地图导航软件商合作,大大降低驾驶员的信息使用成本,使用者只需购买带有平台系统服务功能的车载导航器,便可享受运行服务公司系统提供的无偿服务。平台通过公用数据中心采集和汇总从公安部门、交通部门和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得到的各类信息,平台将处理过的数据以收费方式发放给各类增值服务商如导航仪厂家、地图厂商以及乘用车厂商,最终用户通过购买这些服务商的产品达到方便快捷安全出行的目的。值得指出的是,最终用户除了需要支付购买设备的费用外,只需化(或者不花)极少的钱支付交通信息费用,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偏好。

这种运营模式,可极大地促进具有实时路况信息的车载导航器快速普及。对于使用者而言,起到了诸如:明确交通状况、稳定驾驶心理、缩短行程时间以及顺利停车等多项良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调动最终用户的驾驶路线和方式,从整体上优化高速的运行结构,保证了高速的快速和安全性。对于车载导航器生产厂商而言,实时信息的推广应用无疑创造了新的巨大的市场;对于整个社会的交通环境而言,更为安全,更为顺畅,更为环保,并更富有效率,从而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

综上所述,该商业模式对于智慧高速的各个参与主体是多赢的局面,作为高速运行服务平台(公司)来讲,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实时路况数据给合作伙伴得到一定的费用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作为高速交警可以得到最全面的路况信息从而对于紧急异常状况作出最快的反应,使损失达到最小;而增值服务商通过与平台的合作可以开发出各类面向最终用户的软硬件系统,提升用户的忠诚度从而增加销售收入;最终用户得到及时的路况信息可及时调整出行路线和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拥堵。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ITS先进系统及运行模式的分析研究,结合国内高速公路管理现状,探索分析了智能化建设条件下国内高速公路运行服务管理模式,提出了高速公路运行“管理协同化、服务智慧化、运作商业化”创新性理念和解决方案。对提升高速公路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文献

[1]王芝松,浅谈美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东方企业文化,8,pp163-164,2013

[2]交通部办公厅赴美考察培训团,美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国外公路,20(1),pp1-8,2000

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篇二

浅析无损检测工程服务项目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摘要

【摘要】:工程服务项目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本文介绍了工程服务项目运行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种方法,并针对工程服务项目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

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内容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工程服务项目; 安全管理

[ Abstract ]: Engineering service project operation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ject 's succes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services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various methods, an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service project characteristic,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afety management mode.

[ Key words ]: nondestructive testing; engineering services;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决策、计划地制定及执行有关安全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核运行)主要为核行业、电力行业、石化行业等提供技术服务,目前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无损检测、寿命评价、特种维修等。其所承担的绝大多数业务均需在现场展开,工作中涉及到辐射、高空、用电、密闭空间、动火等诸多具有高危险因素的作业。为保证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行之有效,国核运行始终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在人员素质、组织机构,对员工的安全要求、作业环境、教育和训练、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作业危险分析、防护措施与用具、事故灾害的预防等方面做足工作。以“风险防范”提高项目队伍的责任意识;以质量目标促进安全管理队伍的能力素质;以规章制度建设推进项目安全管理管细、管实、抓紧的目标。

2. 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核运行永远遵循、一贯坚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方针。在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部均认真贯彻公司方针、首先布置安全管理工作,在项目日常管理中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项目进度、效益发展与安全工作发生矛盾时,始终坚持安全管理优先原则。在项目的安全管理中,项目严格执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HSE)”,将宣传、教育、检查等各项工作融为一体,时时处处教育项目部所有成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1落实安全责任制

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是国核运行工程服务项目顺利开展的主要前提条件。因此在项目开展前,其项目经理都必须由公司总经理授权,成为项目安全责任第一人。同时,总经理将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安全生产承诺书》;项目经理与项目成员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明确安全责任。,确保安全责任落实 “横向到边”,保证每个作业检测组都分配到相应的职责和安全工作指标;“纵向到底”,保证安全责任落实项目部作业工作组的每位员工身上,从而实现 “全员负责”的安全责任制管理模式。

2.2抓实安全培训和教育

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是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的有力手段。除了国核运行每年均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相关培训,内容涉及:项目现场作业安全、危险源辨识、消防安全、应急急救等。另外,在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工程项目部还将组织“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历史经验反馈、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宣贯、岗前技术培训、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练习、应急模拟演练等内容。通过长期和反复的培训工作,使广大员工养成了自觉的安全习惯。同时,安全教育培训在内容和方式上采取因材施教,变常见的“填鸭式”安全教育模式为“互动式”安全教育模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作业内容施以不同内容、层次和水平的安全教育培训。

2.3组织进行风险预估

按照HSE体系和项目管理制度的要求,现场工作正式实施前,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组织项目部成员进行“重要安全因素分析”,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级,针对各项风险形成风险控制措施。通过集体分析形成的“安全因素分析表”以受控方式分发给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组织学习、宣贯,安全员、项目经理负责对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风险预估充分,预防控制措施到位,最大限度降低现场风险的不可预见度和不可控度。

2.4开展详细的工前检查

项目实施时需要用到各类用电设备和安全设备。在项目开始前,项目部组织专业人员对设备设施诸如拖线盘、角向磨光机、隔离变压器等进行有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检查,并对检查合格的设备粘贴绿标,只有检查合格的设备才允许在现场使用。另外,对项目部配备的安全装备如测量仪、报警仪、安全带等也同时对其进行有效性、安全性检查;检查按照书面程序执行,在检查过程中形成记录。确保在现场所使用的所有安全防护装备均合格有效,能起到保护作用。

3.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用于指导工作

现场的安全风险无处不在,项目部必须要使安全管理工作抓到细处、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安全风险。项目部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要求,建立一系列符合项目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指导书。国核运行所执行的项目,需要建立的基本安全管理制度有《安全组织机构》,《风险预估与控制措施》、《作业安全管理》、《员工安全行为及绩效考核》等,根据项目工作内容,同时建立《放射性事故应急预案》、《防暑降温控制措施》等制度。

项目部组织全员对各项管理和安全制度进行学习和宣贯,确保安全要求和执行模式能被所有员工理解并执行。

4. 落到实处、细化执行

有理念、有制度、配备完整、合格的安全防护装备是保证安全的基本条件,但要确保现场人员、设备等的安全,还需要在现场有力的执行。国核运行在项目运行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确保安全管理的执行。

4.1工前会制度

在每项/每日工作开始之前,由小组负责人召集本小组工作成员召开工前会,通过工前会进行工作任务布置、明确工作人员责任以及进行该项工作风险预估。安全员必须参加各小组的工前会议,对工作安全风险分析不到位处进行补充、提醒并监督工前会的有效召开。

4.2现场检查制度

按照项目管理制度要求,项目部必须进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分为管理者巡查和安全员巡查。管理者巡查由项目经理、质保经理、技术经理负责实施,要求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巡查时间不低于两小时,安全员巡查是实时的,要求安全员每天上、下午必须到现场巡查一次。巡查要求形成巡查记录,对现场发生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在现场应立即制止并要求整改。对不合规的情况在项目部内部要及时进行通报,做到举一反三,时刻绷紧安全的弦。

4.3碰头会制度

为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沟通。项目部在每天下午17:00点左右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现场碰头会,一方面沟通项目进展信息,另一方面反馈业主方的管理性要求,总结当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工作隐患并采取应对措施。除定期召开碰头会以外,还执行“30分钟汇报”制度,在现场发生的任何有关质量、安全和进度方面的事件,作业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向作业班组和项目部汇报,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6.结束语

安全是企业的永恒主题。践行“纠正每一个细小差错”的安全防范理念,是我们每名员工的共同责任和应尽义务,也是打造安全团队的根本要求。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稳定,安全是大局,安全是企业给我们的最大福利,同时也是一项长效的工作,需要参与工作的每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国核运行将秉承一贯良好的作风,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力求将安全工作抓到细处,落到实处。

有关服务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推荐:

1.浅谈服务运行管理论文

2.有关服务运营管理论文

3.服务管理论文范文

4.浅谈电力优质服务论文

5.关于服务管理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