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煎熬的创业故事

2017-02-14

推销不怕丢面子,创业不怕丢银子,大事可成也!那些创业成功的人都是走过一条艰辛煎熬的创业路程,看看他们的故事,激励自己的斗志。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艰辛煎熬的创业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艰辛煎熬的创业故事一:

成都80后IT精英放弃百万年薪投身创业大潮的创业故事

来讲述一个四川成都80后IT精英的励志创业故事,他是成都极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钟波,这位曾放弃百万年薪转而投身创业大潮的80后甚至获得小米总裁雷军、徐铮、羽·泉、郎永淳等知名人士的点赞。

2012年,成都高新西区的一栋未装修的别墅里,十来个从深圳来的“技术男”夜以继日地对着电脑屏幕,敲键盘、写代码,每个月拿着3500元的工资,脑海里却描绘着一副只有在电影里才能出现的宏大设想——实现无屏投影甚至在空气中投影。

2014年7月,同样是这批人,拿到了来自创东方和成都技术转移集团等机构1亿元的投资,这在国内的智能硬件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十来个人将两年前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推出的第三代无屏超级电视,不需要屏幕便可在墙壁等地方播放影像,画面最大能达到180英寸,产品一经发布便备受关注,团队也变成110多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产品销售额超过1个亿。

2015年4月7日,钟波接受了记者专访时说,“我相信无屏化是未来电视的发展趋势,极米科技是改变人们收视习惯、颠覆传统电视行业的领军者,而成都也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一起来看这位成都80后小伙的励志创业故事:

放弃百万年薪 30岁老男孩回蓉创业

2012年,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钟波做出重大决定:放弃MStar西南片区技术总监的职务,从深圳回老家成都创业。此前他在这家被誉为“手机中的高通”的电视芯片制造公司度过了9个年头,年薪超过百万,并拿到了公司价值500多万元的股权。

“用户看的是内容,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提供什么,而不是生产出来卖给消费者之后就到此为止了,我觉得未来电视不应该是这样。”钟波认为,电视制造行业传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单一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在钟波的说服下,几位MStar的同事辞去了如日中天的事业,跟钟波回到成都创业。他们有的已经在深圳结婚生子,有的年薪过百万,在他人眼中,是令人艳羡的“金领”阶层。

回成都后,由于租不起高昂的写字楼,钟波和团队十来个人找到高新西区一栋未装修的别墅当起办公楼,在这个“一碰一身灰”的三层别墅里,一、二层是研发、测试部门,第三层就是这个团队的集体宿舍,而宿舍的床都是买来的上下铺床,“让我们几个30多岁的技术男又感觉回到了大学时代。”钟波笑着回忆说。

一部iPhone视频启发创新灵感

在被问到创业的缘由时,除了感到传统电视制造行业不适应互联网时代之外,真正启发钟波创新灵感的,是他看了一部关于iPhone的视频。

在那部视频里,iPhone轻而易举地将影像投放出来,“当时我感觉效果非常炫,我想,为什么不研发一款投影设备,不用屏幕就既能看电视,又能播放电影?”在钟波的设想里,影像将来甚至可以直接投放到空气中,就像经常出现在《阿凡达》、《星球大战》等电影里的场景。

钟波将这个想法跟团队一说,大家都非常认可,随即将设想付诸实践。2012年11月,钟波和团队设计出的第一款无屏电视工程机面世,这款产品不需要屏幕便可在墙壁等地方播放影像,画面最大能达到180英寸,还可以在线观看,一面世便成了科技圈的“宠儿”,几百台工程机放到官网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后备军”3000人 雷军等名人点赞

除了团队中有一批从业经验十余年的研发骨干力量外,钟波还有一只3000多人的“后备军”。

“从我们的第一款产品问世之日起,我们会跟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评价、建议,随时改进我们的产品。”钟波透露,他们通过QQ群、官方网站、论坛等渠道与用户保持密切沟通,目前核心用户已经有3000多人,产品新版本发布前都会先经过这些核心用户测试,修改后才推向市场。

去年4月份,钟波带领团队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产品发布会,这是公司首次举办的大型发布活动,在发布会上亮相的产品,已经是他们研发出的第三代超级无屏电视,两千多的售价一度造成超级无屏电视供应不足,直到去年8月份才恢复正常产量,当年极米科技公司的销售额更是超过了1个亿。

在今年德国举办的汉诺威电子展上,钟波的无屏超级电视成为展会上耀眼的中国智能硬件产品,而小米公司CEO雷军也来到极米科技的柜台,亲自体验了一把无屏超级电视,并对钟波的团队和他们的产品表示认可。

“除了雷军以外,徐铮、羽·泉、郎永淳也是我们的用户。”钟波透露。

艰辛煎熬的创业故事二:

江苏靖江80后600元白手起家开网店创业,如今年销售过亿

这个白手起家的80后叫朱连锋。2008年,朱连锋靠着600元,开起了网店。7年时间,在不断学习摸索下,他从一个人、一台电脑做到目前拥有三家公司,年销售过亿元,上演了一出屌丝变身高富帅的创业奇迹。

调味料淘得第一桶金 600元网店创业

1980年的朱连锋出生在靖江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大学毕业,朱连锋在靖江电力公司下属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常年在外从事工程基础建设,工作辛苦但稳定。一次无意中的网络购物改变了朱连锋的生活,“如果没有那次购物,我可能会平平稳稳地在单位上班直到退休。”

2008年4月,同事们准备一起去烧烤,打算做奥尔良烤翅。由于朱连锋年龄最小,采购鸡翅的任务落到了他的身上。

“那时候网络购物刚刚兴起,我就在电脑上搜索奥尔良口味,结果看到上海一家公司生产。”朱连锋说,买回来后,大家赞不绝口。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为什么不自己进货来卖呢?朱连锋电话联系到上海厂家,投入600元购买调料包,并在网上开了家小店开始销售。“2天时间全部卖光,赚了300元。”朱连锋说,调味料的热卖是自己没想到的,这次试水让他看到了机遇。

挣扎了两天后,朱连锋从公司辞职,一个人一台电脑开始了创业梦。

半年时间,靠600元起家,在网上销售调味料,朱连锋赚到了4万元。

涉足休闲食品 6年时间实现销售过亿

很快,朱连锋发现由于产品单一,消费者复购率并不高。“人们购买烤翅调味料只是一是兴起,总不能天天吃吧。”2009年,朱连锋将目光瞄向了自己家乡的特产——靖江肉脯。当时在网上已经有几家销售靖江肉脯的商家,而且由于价格战,价格一直卖不上去,利润很低。

“传统的肉脯很硬很咸,我就想能不能在口味上做做文章。”为了找到适合市场的口味,朱连锋坐着公交辗转浙江、上海等地做市场调研,他发现苏南、浙江、上海一带顾客纷纷反映,肉脯如果甜一点就更好了。

得到市场反馈后,朱连锋第一时间找到一家生产商,合作推出了靖江首款蜜汁肉脯,一炮而红。“当时网上上一斤肉脯价格是28元左右,我们的蜜汁肉脯卖36元每斤还是供不应求。”

“味道老爽了,下次再来”;“宝贝收到了,包装好,口感好,很愉快的一次网购”;“味道非常好,用料实在,纯正口味,价格实在”……看到每天都在增加的顾客好评,朱连锋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

朱连锋回忆,那段时间的销售,从每月几百突然飙升到上万。“几乎足不出户,每天有18个小时坐在电脑面前,还要忙着打包、发货。”

2012年,由于业务量太大,朱连锋成立了靖江叉叉商贸有限公司,招了5名员工,当年即实现销售607万元,平均每天2万多。

2013年,朱连锋开设牛旗舰店,当年销售过千万元。

2014年,看中海陵区电商发展潜力的朱连锋,带着企业入驻海陵工业园区,全年实现销售过亿元。

从买泰州卖全国 到买全国卖全国

“泰州地区特色农产品丰富,给我们电商提供了发展的广阔平台。”朱连锋说,从猪肉脯到芋头到溱湖八鲜,几乎每一样泰州特色农产品上架都会受到市场欢迎。

2014年4月,专业销售泰州特色农产品的泰州特色馆正式上线,朱连锋的网店作为首批企业入驻,当年9月,包装推出泰州特色芋头,虽然每3斤58元的价格并不便宜,但短短两个月即卖出3万多份。

2014年底,朱连锋又相继开发出极具泰州特色的姜曲海猪肉脯,受到市场广泛欢迎。

浙江临安的小核桃、内蒙古的牛肉干……如今朱连锋的网店已经从当初的将泰州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卖,发展成了买全国各地特色休闲食品再卖向全国的特色休闲食品网络销售公司,产品涉及70多个品种。

“希望赚钱的不止我一个”

通过几年的创业,朱连锋已经积累了千万资产,但他的创业梦想没有变。

2015年初,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视察了浙江昌化镇白牛村调研农村网店工作。白牛村地处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在网店刚刚兴起的当口,白牛村的一些年轻人就开始在网上叫卖山核桃。三五年间,白牛村坚果电商就获得了“裂变式”发展。

“我希望赚钱的不止我一个。”朱连锋说,希望泰州的网络卖家能够集聚起来,大家齐努力,将泰州本地特色农产品包装推广出去,让广大农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得益于企业的良好发展,目前共有三家风投公司对朱连锋和他的团队表示了兴趣,商谈投资事宜,这也被他视为一种宝贵的认可。“目前还在谈,我的梦想是将企业做成行业标杆,一两年内在新三板上市。”朱连锋说。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