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论文摘要

2017-03-28

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环境科技论文摘要,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环境科技论文摘要篇一

环境审计

[摘要] 环境 审计是一个审计新领域,也是目前审计探讨的 热点。目前,我国的政府主要集中在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虽然我国的 工作已初显成效,但从理论研究到审计 实践的各个方面尚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和解决。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资金;

越来越多的事实警示着我们: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随着当今可持续 发展 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关于落实 科学 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这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在此旗帜的号召下,国家投入环保的资金也将逐年增加。但与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相比,环保投资依然不足,并且限于财力,这种局面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近年来,能否在全 社会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工作,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一、开展的必要性

当今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正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以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社会 经济 发展相协调。而环境 管理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它们履行环境管理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审计部门来鉴证。可见,作为社会控制机构之一的审计,是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承担着环境管理工作,是对环境法规的遵循和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充分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我国政府准备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比较明确地衡量环境作为 自然 资本的来源,以及作为人类活动承载体的重大作用。我们通过,可以明确政府和 企业 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差距,采取改进措施,从而促进环境的持续改善,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而言,开展、加强乃至强化是很有必要的。简单的道理为:既然有了相关的制约法规,就一定要有必要的监督,否则再好的法规、制度也将失去作用。但是,社会上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有责任的机构很多(如环保局、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 建筑部门等),在这些机构中,除环保局的工作较为专一之外,其他部门的管理都有其特定内容。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机制下,如果紧紧抓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 财政资金投入与预期效益,紧紧抓住企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务收支事项,由有综合性监督(或者是专门监督)职能的审计机构来担此重任是最为合适的。

有了专门对环境保护状况的审计监督,就等于在最关键的部位设置了一道关卡,即从资金的支出与使用效果方面来考核国家、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从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也可得到验证。比如,有的经济学家指出: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大规模 工业 化过程中,环境污染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污染当然要治理,环境也要保护,有时候,为了保护环境宁可牺牲经济发展。但是,不能为了环境就压抑发展,人人都穷困潦倒环境再好也无济于事。所以,环境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要在环境和发展之间求得平衡,既不能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环境放弃发展。按照这样的理论,环境与发展成了我国现阶段各方利益“博弈”的一个核心部位。在这时,我们就必须运用审计这一有力工具,进行小到企业、大到社会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监督,以保证国家、人民、企业之间全方位的利益。

二、我国的现状和问题

(一)目前我国的主要状况

我国的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局限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与当今国际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具体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进展。我国目前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是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两控区”、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主要包括生态(生活)建设审计和环境污染治理审计两个方面。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部门(含生态环境建设主管部门)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等。

2、的主要方法。除常规审计方法外,可以采取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目前我国的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主要运用的还是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对于环境效益审计方法 应用不多。

3、开展的项目。主要有: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也针对当地环境保护的特点,开展了一些或调查。

(二)实施存在的制约因素

1、公民(特别是政府管理者)的环境意识比较薄弱,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实质认识。目前人们对赖以存在的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深刻的、实质的认识,一些政府管理者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不能全面和谐处理。从长远来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追求的目标,本来严峻的环境形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持续,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对抗环境保护的借口和理由,我国面临严峻考验。

2、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开展较迟,因此, 组织开展的项目不多,也缺少系统的理论阐述。这种状况导致审计机关内部相当数量的审计管理者以及社会有关方面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这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的推广与深化。 3、 环境 审计的依据不足。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 法律 ,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395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缺乏具体实施的指导,也缺乏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依据既是环境保护和环境 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审计 组织开展的前提。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在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有难度,审计风险较大。如对环保资金的界限欠缺具体规定,影响环保资产、负债、成本的核算;有些环保的效果和成本难于计量,目前按照推算产生的数据很难作为审计依据;有些环保事项为非货币计量,其成果或损失在 会计 信息中的披露存在缺陷。

4、没有开展全面的环境效益审计,涉及的领域较少。近几年开展的项目一般都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方面,而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对履行国际公约和政府环境政策审计监督等内容,基本上是空白。限于事后审计的消极防范,与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调整 经济 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供决策依据的目标相差甚远。

5、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需要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 法学、环境管 理学 、 社会学、 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人员。也未全面涉及过,而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缺乏专业人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的 发展 趋势及建议

(一)的发展趋势

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将逐步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今后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不断增强,并且将突出其资金配置功能。对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功能的侧重,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操作手段等更强调对资金的考虑。这使目前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审计类型的我国政府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从而逐步地过渡到绩效审计上。在审计类型上将逐渐增加绩效审计。从的发展趋势看,环境保护领域将成为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搞好的建议

是对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 企业 为抑制、消除或改善此问题而付出代价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的一种独立行为,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 工作,在目前专业人才缺乏和 经验不多的情况下,除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外,还需要审计组织与环保机构联合实施,或是在国家审计机关指导下部门与环保部门合作,避免机构孤军奋战,这样更能够促进的实施。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在我国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一项较为陌生的事物,包括审计人员在内的不少同志至今还未认识到环境问题与审计工作的内在 联系,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对审计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也认识不足。为开展,要开展宣传工作,尽量做好舆论准备,提高人们对的认识;同时宣传环境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倡导、公众参与和市场压力的氛围中,意识到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自觉开展环境会计和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产生巨大利润的重要性,从而使审计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2、对进行立法。《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有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的 财政收入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要对财政收入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可以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政府环境,保护投资的执行情况,国有机构环保信贷资金,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有企业排污费、环境支出等各科资金的财政、财产收入支出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监督。对进行立法,扩大权限,使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的全部范围。这不但可以为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的环境会计奠定法律基础。

3、深入研究和积极借鉴。在我国毕竟是一项新事物,需要就其性质、内容、方法进行认真深入地研究,建立起理论框架、工作目标、作为规则与 报告标准,以指导我们工作。鉴于不少国家已先于我国开展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借鉴其经验为我所用,当可事半功倍。

4、搞好试点探索经验。为减少盲目性,在工作安排上,可选定某一两个地区或一两个项目(如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环保工程、专项资金等)作为的试点,以 总结 经验,探索 规律 ,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5、加强审计部门、会计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协调、协作。三者作为环境管理领域的行为主体,各司其职,又紧密联系。一般情况下,总是先有环境会计,然后才产生。然而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尚处于启动阶段,这对于开展确实增加了难度。应加强审计部门与会计主管部门的协调,共同努力,共同探索,达到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环保部门具体负责制定环境规划和政策,对环境保护的最新信息、动向以及发展趋势有着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审计、会计主管部门与之协调、协作,既可以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又能为自己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科技论文摘要篇二

浅谈环境保护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关注,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环境问题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环境问题;土地沙化;环保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人们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经济发展再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环境保护政策,使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局部地区的环境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可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1 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及重要性分析

1.1 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目前,部分地区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还是远远超过了环境的容量,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我国有约26%的地表水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流经城镇的约9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约75%的湖泊存在富营养化污染;各地重点城市中有30%左右的饮用水源未达到国家Ⅲ类标准;近海域水体质量不容乐观;部分河流水生态功能失调;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重要生态区生态功能逐渐的退化[1]。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城市,农村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的突出,土壤污染物严重超标,危险废弃物、汽车尾气以及有机物污染等持续增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非常艰巨。发达国家长时间的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也在日益的显现,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污染问题多发期以及环境矛盾的凸显期。

1.2 我国环境保护重要性分析

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发达国家近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且环境问题呈现结构型、压缩型以及复合型发展态势。环境污染不仅仅给社会带来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稳定乃至人类后代的生存发展。在未来的15年内,我国的人口还将持续增加,经济总量也会翻倍增长,面对资源消耗也将持续的增长,同时带来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必须将环境保护问题摆在一个战略高度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我国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设全面小康生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同时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有力保证。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快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证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集中精力解决好环境问题。

2 我国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2.1 环保法律不完善

目前,我国出台的环保、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多,研究结果也是林林总总,但是依然不能完全控制我国环境恶化、能源使用率低等环境问题现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不完善。首先就是环保法律没有与时俱进,自《环境法》颁布以来已经将近20年了,在这短短的20年内,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法规已经没有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不少环境污染工厂钻法律的空子但是却没有依法予以严惩。同时,在法规中也只是制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而没有真正的具备实施的条件,部分的主要环境法规还存在许多的空白及漏洞,导致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约。

2.2 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目前国内的很多地区,环境保护受到地方经济的干扰,地区内的一些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厂同时也是纳税大户,在地方保护下可以轻松的避开法规的追究。与加速实现工业化相比,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因此,对于环境保护的制度、规范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国家环境投入也是明显不足,尤其是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前者服从后者。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使得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规范很难有效的执行,从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2.3 环境规划没有真正落实

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中,环境规划没有落实到位现象经常发生。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这种规划可以将各个行业、部门的环境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全面的环境保护目标。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对环境进行全面规划是实现环境保护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但是,显示中的环境规划远远没有达到与经济、城市建设规划相同等的地位,在城镇建设中也暴露出了布局分散、不合理的问题,对环境的集中保护非常不利,也增加了对环境进行集中治理监管的难度与成本。

2.4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资金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与地方投入资金不足,另一个是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国家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是引起我国环境保护形式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内蒙古等地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沙尘暴常见,就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化,但是目前,国家对这块的资金投入有限,远远无法满足治理需求。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变现为,在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虽然受到了环保局的治理通知,但是所需的治理费用高于整个企业的产值,企业无法承担这笔费用,而政府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理费用的投入,造成了恶性循环。

3 我国环境问题应对措施

3.1 加强培养环保意识与教育工作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必须加强对人们群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其环保观念,提高安全环保意识。在各高校要开展环境宣传保护的教育课程,讲授必须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习惯,组织开展学生参与的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征文等,加强学生对生存环境的热爱。在各个社区大力的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通过循环的科普教育,加强人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教育、环境法规认识以及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个人都形成对他人、社会承担责任,对自己的后代负责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自身的环保观念,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3.2 有效落实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要根据法规约束地方政府,并对其地方环境破坏负总责,将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并要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与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之内,研究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问题与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相关环保部门要定期的公布一次各地区行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方便社会群众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保工作责任制,对于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重大环境问题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3.3 建立完善环保管理体制

建立并健全国家到地方的监督检查以及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国家要加强对地方级的环保工作的支持与引导,健全区域环境检测机构,协调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对所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地方级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内的环境问题负责,监督以及规范下一级政府部门的环保工作,对重点环境问题企业要加大监督力度,并且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监督责任制,并推行职业资格管理。对县级及以上人们政府要加强环保机构的建设工作,落实职能体制的编制与经费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总结并探索管辖区域内的环保机构新的监管模式,完善地方环境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杨晓波.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J].农村科学实验,2011第2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