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有什么功效与作用_柏子仁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我们有时候会听说柏子仁,这是什么呢?柏子仁是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的吗?柏子仁有什么功效与作用这个问题由小编来为您解答!
什么是柏子仁
柏子仁,中药名。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于湿润肥沃地,石灰岩石地也有生长。分布于东北南部,经华北向南过广东、广西北部,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1、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义》)
2、治肠风下血:柏子仁十四粒(捻破),纱囊贮,以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觉加多,再服立止。非饮酒而致斯疾,以艾叶煎汤服之。(《世医得效方》)
3、治小儿躽啼,惊痫腹满,不乳食,大便青白色:柏子仁末,温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生理特性
常绿乔木,高达20m,胸径可达1m。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小枝扁平,直展,排成一平面。叶鳞形,交互对生,长1~3mm,先端微钝,位于小枝上下两面之叶露出部分倒卵状菱形或斜方形,两侧的叶折覆着上下之叶的基部两侧,呈龙骨状。叶背中部均有腺槽。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顶端;雄球花黄色,卵圆形,长约2mm。球果当年成熟,卵圆形,长1.5~2cm,熟前肉质,蓝绿色,被白粉;熟后木质,张开,红褐色;种鳞4对,扁平,背部近先端有反曲的尖头,中部种鳞各有种子1~2颗。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形,长4~6mm,灰褐色或紫褐色,无翅或有棱脊,种脐大而明显。花期3~4月,球果9~11月成熟。
柏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柏子仁味甘而有油,气微香,性平无毒,入心、肝、脾经,有一定抗衰老效果,临床实践证明它是一味理想的滋补强壮,养心安神良药。凡是血虚老人,体弱患者,都可经常食用。适用于素体阴亏、年老虚衰、产后羸弱等肠燥便秘之症。另外,蜂蜜甘而滋润,能滑利大肠,内服可使大便通畅。对肠燥便秘,体虚而不宜攻下通便药物的甚为适宜。二药同米煮粥,其味颇佳,患者乐于服食,可收滋补强壮,养心润肠之效。
(1)《本经》: "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风湿痹。"
(2)《本草纲目》: "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
(3)"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
(一)柏子仁的作用
用於心悸失眠。
柏子仁甘润,有养心安神之效,亦多用於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怔忡、虚烦不眠。主要适宜於心阴虚及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如《本事方》柏子仁丸,即以本品配五味子、人叁、牡蛎等,治疗心阴不足虚烦不眠、惊悸、盗汗者;《体仁汇编》柏子养心丸,以本品配伍麦门冬、熟地黄、石菖蒲等,治疗心肾不交之心悸不宁、心烦少睡,梦遗健忘者。
镇静、催眠。
近代药理证实,柏子仁确有镇静、催眠作用。有人曾作试验,用柏子仁煎剂给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无论白天或黑夜,均表现出良好的镇静及嗜眠效应,并认为柏子仁与炒柏子仁的镇静效果无明显区别,并巳没有任何副作用
用於肠燥便。
柏子仁甘润,滑润大肠,有润肠通便之效,常与火麻仁、郁李仁润下药配伍,治疗老年人、虚人肠燥便秘,如五仁丸。
抗虚损。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柏子仁内含穴量植物脂肪和少量挥发油,虽然不是长生不老之药却对阴虚精亏、老年虚秘、劳损低热等虚损性疾病大有裨益。
治便秘。
用于治疗便秘,适宜于阴虚、产后和老人的肠燥便秘,性质和缓而无副作用,常与火麻仁同用,方入三仁丸。体虚较甚者则配肉苁蓉、当归等。
治盗汗。
用于治疗阴虚盗汗,常配牡蛎、五味子、麻黄根和养阴益血之品。
补心养血。
用于血不养心的惊悸怔忡、虚烦不眠,思虑过度、心脾受损等,如(<</font>证治准绳>养心汤)。
润肤泽面。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说柏子仁:“令人滋润,美色。”柏子仁粥中以柏子仁少佐蜂蜜,女性营养,润肤泽面后果更好。
滋肝养肾。
柏子仁还有滋肝养肾之功,常用于阴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胁痛等症。
(二)柏子仁的功效
【性味归经】甘,平。
(1)《本经》:"味甘,平。"
(2)《别录》:"无毒。"
(3)《药性论》:"味辛甘。"
(4)《本草正》:"味甘平,性微凉。"
【归经】 归心、肾、大肠经。
(1)《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肾三经。"
(2)《本草经疏》:" 入足厥阴、少阴,亦入手少阴经。"
(3)《本草新编》: "入心、肝、肾、膀肮四经。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治惊悸,失眠,遗精,盗汗,便秘。
(1)《本经》:"主惊悸,安五藏,益气,除湿痹。"
(2)《别录》:"疗恍惚,虚损吸吸,历节,腰中重痛,益血止汗。"
(3)《药性论》:"能治腰肾中冷,膀胱中冷脓宿水,兴阳道,去头风,主小儿惊痫。"
(4)《日华子本草》:"治风,润皮肤。"
(5)《纲目》:"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烧沥治疥癣。"
(6)《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以盐渍之,煎服,能治咳嗽。"
(7)《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咳止喘,收敛止血,润肺健胃,利尿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