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值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017-03-14

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那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地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地理的学习资料,一起来!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地理事物也不例外。这些地理事物的变化,由于其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过于枯燥,所以学生不易理解。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两个突破点的话,也许情势大为好转,问题就此明朗。那么什么才算是突破点呢?我们试着去寻找。综观地理事物的变化,大多数有规律可循。如果将这种变化的过程分成无数个片断,总有一两个片断是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的,抓住这一两个片断作为突破点,由此入手去剖析出整个变化的脉络体系,有助于学生的整体理解。而当事物处在极值(即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位置时,比较特殊,可以考虑作为突破点。试举几个例子。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

例:说出太阳直射点从6月1日到次年1月1日的移动情况。

分析: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南移到最南位置时(12月22日)才会回归,转而北移。当北移到最北位置时(6月22日)才会回归,转而南移。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从12月22日到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所以从6月1日到次年1月1日的移动情况应当是从6月1日到6月22日往北移;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往南移;从12月22日到1月1日往北移。

参考极值: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南位置,开始北移;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北位置,开始南移。

二、昼夜长短差异的变化

①若从时间上考虑:

例:说出元旦、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等节日中昼夜长短差异最小的是哪个,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哪个。

分析:春分、秋分日昼长、夜长均为12小时,昼夜长短差异为0,所以越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异越小,而冬至、夏至日分别为昼最短、夜最长和昼最长、夜最短的两天,昼夜长短差异为所有日期中的最大,所以越接近6月22日或12月22日的日期,昼夜长短差异也越大,以上六个节日对应的日期分别是1月1日、5月1日、6月1日、8月1日、10月1日、9月10日,其中10月1日最接近3月21日或9月23日,昼夜长短差异也就最小,而1月1日最接近6月22日或12月22日,昼夜长短差异也就最大。

参考极值:3月21日或9月23日,昼夜长短差异最小;6月22日或12月22日,昼夜长短差异最大。

②若从地点上考虑:

例:说出夏至日哈尔滨、北京、上海、海口四城市中昼夜长短差异最小的是哪个,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哪个。

分析:赤道上全年始终昼夜均为12小时,昼夜长短差异为0,夏至日,除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昼夜长短差异均为24小时外,其余地区越接近赤道,该地区的昼夜长短差异也越小。从纬度位置考虑,哈尔滨离赤道最远,昼夜长短差异最大;而海口离赤道最近,昼夜长短差异最小。

参考极值:赤道上昼夜长短差异最小。

三、极昼极夜范围大小的变化

例:说出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北半球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情况。

分析:以北半球为例。6月22日,北半球极昼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从6月22日到9月23日,北半球极昼范围由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缩小到北极点。12月22日,北半球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北半球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又知,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由此类推,12月22日到3月21日,北半球极夜范围由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缩小到北极点。而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北半球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参考极值: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极昼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极昼极夜范围最小,几乎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例:说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