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八势行功释义

2017-03-21

八势又名八须,每须对应人体三处,合为二十四法。但世上流传说法不一,除上述所例外,又有三敏(心眼手)三毒(心眼手)说。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形意拳八势行功释义。

形意拳八势行功释义

八势为:顶、提、扣、圆、抱、垂、横、顺 须知清,起落须分明。

一顶:顶有三义:头向上顶、舌顶上腭、手往外顶。

释义:

头向上顶,并非寓意用力有形的向上去,实与太极拳关于顶的要求相同,虚虚领起神意。具体的做法也就是向身前极远处平视,这是桩功的要求。在练拳行功时,当觉头顶百会上方处似有一物虚悬。若有此感,在临敌时,此处的意思(即此虚无之物)因敌来势而相应移动即可见功,这是在交手中做到或保持“居上游”的心法!

舌顶上腭,是连接体内气血主通道——任督二脉的关键。只须明白舌一离开上腭,督脉即无法连接任脉,舌尖就会在行功中或有意或无意自然常与上腭处触及,久则习惯成自然。舌与上腭融洽如一,常在接与不接的状态中,气机也能连而畅通。

手望外顶,是要舒伸手掌,使掌指的意思向外远去。(在体形为伸展,在神意为舒展)势如撑张,意思则是:手好象眼睛一样向外远望;不能是力贯掌指,以至肩肘都产生紧张,而显出坐腕翘指上挺外顶的形体现象!虽不能用力,但手掌又不能软缩,即不能失去手势要求的形状。手能外展,则精神自然可以因舒展而安适。

形意拳八势行功释义

二提:提有二义:尾闾上提,谷道内提

释义:

尾闾上提,前人解为塌腰。具体的行功做法是:腹股沟(两侧)隐收(无形动为隐)内敛,则腰胯随之即会松沉下降,因为腰胯的自动沉降,而尾闾处的上提感就会相应出现。这样可使腰部轻柔不受外力与己力(自身体重)。中盘和顺稳健,才能起到如船舵之与船的主要作用。多有先寻找到尾闾处,再加意上提,(有形或无形动)极谬!

谷道内提,学人多认为谷道即是直肠,是排滞大便的通道,所以就产生了“如忍大便状”的说法,来达到谷道内提的要求。如收缩肛门而上提,久则多成便秘之疾!实际上如前述放松收敛腹股沟即可。因为尾闾上提与谷道内提都是正确行功的正常产物,尾闾上提是初感,谷道内提是进一步的境界。或言尾闾能上提是入境感,谷道内提是境巧感,都是结果,不是因!如忍大便法实是倒果为因,决不可取!

其实先贤所传法理,都是教人明辜理而具体——即用身体来领会,表现事物的本理。神气要舒适而非放逸,心意要得劲而非用力;果虽由因起,但做法不是目的,错了自然感觉不好。所以大多学者久行无功,为的是不明因果!若明因果,完全可以自身的感觉来验证校对功法的正确与否,而少走弯路荒路错路!

三扣:扣有三义:胸要扣、手背要扣、脚面往下扣

释义:

胸要扣,前人解释胸扣是开胸顺气,使阴气下降任脉。具体行功是要胸脯(不动)而向左右用意开展,则体内气息自然下降,即为宽胸下气,但切忌有形!气能沉降,肩则会有向外向下复向前向上的澎涨感,胸与双臂自然扣合或为一体的因果关系。

通过胸部意思的开展,形成肩松肘垂,此时内在劲意随气息畅达梢节末端手指,自我感觉应该是:手上的意思是由展胸造成的!实则为展胸后中气下降通达丹田,所谓:“浊(阴)气下降”,而清气自然上升。清气即阳气,买为神舒的感识,即俗语说的神清气爽,这是运动合乎自然规律而得到的,所以不能用力下压肩部、使之内含而让背部鼓出、胸脯后陷来体现胸扣的要求。

手背要扣、脚面往下扣,则是指掌的意思向前舒展(手望外顶),手背就会有松沉感,意想向下与脚面融合(即把手放脚上),意手脚合而为一,手背自有下扣感;脚的指掌也放松外展,脚趴必然涵空,就会产生脚面的下扣感。切忌手掌脚掌用力向下挖扣,气血不畅,久必致疾!

形意拳八势行功释义

四圆:圆义有:脊背要圆,虎口要半圆。胳膊、手腕外顶腿都要呈月牙形。

释义:

脊背要圆,是要求,而脊背圆是成就的功夫境地!胸扣的要求达到了,脊背自会产生圆涨感。

虎口半圆,要先有形:五指宜先生力伸直分开,尔后松肩垂肘,手指的意思随神意向外舒展!就此止于静地,久则指掌本力爽然若失,虎口半圆的境识就存在并感觉得到了。不必要再想:五指在意用力,好象握拿一圆状物体的形状。依此理,肘弯、手腕(上侧)、脑窝都要先求形具,弯曲程度如初二三四的月芽!成为定规,时间久了,即使有时舒直了,而月芽的意思已自然存在。形意相合,圆自存矣!

五抱:抱有三义:丹田要抱、心中要抱、胳膊要抱

释义:

丹田要抱,是要以点滴的意思在丹田即抱元守一。行功时小腹随腹股沟的吸收内敛而向内隐,则腰腹都会出现空虚感,即为抱丹田。但注意腹收不能有形,所以脊背也没有后弓的形状。丹田是中转站(出处),并非万事万物的源头,所以用意决不可大!大则为意念,久则气滞!

心中要抱,是指行功姿势定位后使心气平和,注目面前平远处,双手双脚的意思随视线远去,觉己身立于大地中轴正线上,心手相应。手即心的表现,自身可顿获轻松感,心如江河源,手如河水无穷无尽流出渐与天地相合。此即心中要抱后的境界,不是心想如抱一物的意思。

胳膊要抱,则是双手臂通过松肩垂肘开胸收腹等一系列行功(如果方法正确〉会产生向外向下复向前向上的膨涨旋转感,此时视线若再远去、则双手臂即会在松沉中得到相合相抱的意境感识及肢体肌肤气血的体认,并非有意或用力使双手臂如抱一物。从前又有“两肘“抱肋”的说法,则是指:在有上述意境时,自我体会:两肘与肋部也产生有相合连抱意,而非用力使两肘相夹肋部。

六垂:垂有三义:气垂丹田、膀尖下垂、肘尖下垂

释义:

气垂丹田,实指体内中气向下松降。

膀尖下垂,膀尖即肩头,意至于地下,就是松肩退力之法。

肘尖下垂,则肘尖的意思深入地下,是松肘退力法。肩松肘垂则中气自降,心中自觉平和。

气虽下垂至丹田,而丹田的要求是空虚!而不能填实,所以决不能蓄积中气于丹田中!世人多误气沉丹田乃是以内气充满于此处(丹田腹部),应该有形凸出,谬甚!如此日久努力使气,连带胸背都会僵紧。

降于丹田者,实为一团和气,来至此地,“润物细无声”,清理体内垃圾,净化脏腑环境,杂物一去,心胸空明,何须存气?况气乃周流不止之物,一停即滞,即俗语“气结”!所以要明垂沉之理,而去蓄留之弊。膀尖、肘尖的意思常垂于地,即是使肩、肘击人也要使肩肘之意在地下运行,自有出人意料之效!

七、横顺须知清与八,钻翻须分明

先贤语:横者起也,顺者落也;起者钻也,落者翻也;起为横之始,钻为橫之终;落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足起为钻,足落为翻。气是去,落是打:起亦打,落亦打。无论如何起落钻翻往来,总要肘不离肋,手不离心!

起橫落顺之理,前人言之极详尽!具体在行功时无论手足,只要动即向前向上钻,即为起橫;心中“看人如蒿草”,自然横行无忌!并非是橫向运动的意思!向前向下落为翻为顺,有“打人如走路”的意思,自然顺!但横起只是意,不可有横行之形!待有橫起形时,便决不可肆意横行!

顺落则求如释重负感。拳经有“起是去、落是打”的说法,不可误为:既然是打,就要蓄劲攒力,奋勇向前!而是如风拂杨柳,迎面钻进将人如垃圾一样扫逐至圈外极远处,再倾倒至深渊中。知解了橫顺意,自然也就明了了钻翻理。钻翻也都是以意导体而自然成就的外部形象。起钻前先要使心气下降,待到丹田乃至周身上下内外轻松舒适后,则翻的意思自然具体而生!不可使两臂用力扣含夹裹,而向上向前螺旋起钻!否则遇敌则成蛮力比拼,失拳术开合之道。

落翻有将物翻动推出的意思,仍严是在意不在形,切忌向前向下合力猛推!要在神意领起而如隔山跨海,徐铮铺展,所谓“意当存高远”,意远劲始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