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象山石浦旅游攻略
象山石浦 ,石浦,600余年的渔港古城,位于长三角经济中心区的南翼,浙江中部沿海,宁波市象山县南部的石浦港畔,依山面港,陆地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其中沿海岛礁176个。石浦因渔而兴港,也因港而兴渔,使她成为历史上沿海中路一个重要的渔港、商港、军港。而散落在岛礁港湾、屋后庭前、茶余饭后的海洋文化、渔文化,也成了港城的一段历经岁月的家酿酒。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宁波象山石浦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象山石浦文化特色
渔文化:石浦的渔港、渔区、渔村、渔民、渔宅、渔盐、渔埠、渔汛、渔事、渔行、渔节、渔商、渔史、渔谚、渔俗、渔具、渔服、渔饰、渔船、渔风、渔食、渔市、渔歌、渔号(子)、渔谣等每个渔字都是一本书,都是一笔宝贵的遗产。石浦渔文化的富集性、典型性和历史性,是其他地区无法取代的。在前不久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象山共有四项入选,其中以石浦为代表展现渔文化的便有三项:石浦妈祖信仰及迎亲习俗,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象山晒盐技艺。一个海边小镇,坐拥三项“国”字号文化项目,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海鲜文化:石浦港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国家中心渔港,十八里港湾岛山环屏,五门罗列,可泊万艘渔船,可航万吨海轮,早在汉时就被人们认识利用。数以万计的渔船装卸渔货,补给物资、桅樯林立、渔火灿烂。特别是海鲜之多,实属罕见。400多种鱼类、100多种甲壳类、80多种贝类在这里汇聚,流向世界,被誉为海鲜王国。色、香、味俱全的石浦海鲜美食,作为全国新八大系列之一的"甬菜"石浦海鲜是主要组成部分,驰名大江南北。
海商文化:历史上明州(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已证实,吴越大量的丝织品和越瓷通过明州港走向世界,而这支庞大的船队自唐朝以来即将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向东南亚、西亚和非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而石浦就是海商文化的桥头堡。它的市场之开放,商业之繁荣,资本之集中,经营方式之世界性在县内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个早已步入商业化社会和城市化走向的一个商埠。
海防文化:元代起即称石浦为“浙洋中路重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因地处海防要冲,调昌国卫守御置前、后二千户所,筑堤捍守。石浦所城“南面海,西北依山”,“高二丈,广六尺,周六百有七丈。辟西、南、北三门。辟水门于(西)北、南二门之侧。罗以月城,城上雉堞一千九百六十,警铺二十九,敌台十三。”东南开“濠一百十丈。”下辖石浦巡检司和大金山、后山、前山、下岙、松岙、土湾六烽堠。逢汛期,卫拨游哨兵船防守。清顺治,改置石浦陆、海二汛。康熙二十三年,仍设官防守,重筑所城。东、北面相接,长约700米。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居高控港,素有“城在港上,山在城中”之称。现在仍存有金鸡山炮台、二湾摩崖、古城墙、古城门、古炮台、摩崖石刻等海防遗迹。
象山石浦名胜古迹
石浦港:自北而南折东西走向,呈弯月形,为国家一级群众渔港、二类口岸。渔汛期盛时渔船6000余艘,港内渔船商舶交错,桅樯林立,千舟竞雄。夜晚渔火隐现,星星点点,随波闪烁,美不胜收。
渔港古城:石浦古城沿山而筑,依山临海,人称“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头连着渔港、一头深藏在山间谷地,城墙随山势起伏而筑,城门就形而构,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镇”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老屋梯级而建,街巷拾级而上,蜿蜒曲折。2005年开发成为中国渔港古城景区,有瓮城、港城沧桑、耕海牧渔等十多个场馆。
皇城沙滩:沙面平展,沙细质纯,海底无乱石。沙滩附近风光秀丽,远山如黛,近岭滴翠,崖下怪石峥嵘,千姿百态。沙滩两端各有鹅卵石滩,如斗、如豆,斑驳陆离,五彩缤纷,为海滨浴场,游览胜地。2004年开发成为中国渔村阳光海岸景区。
半边山:是一个濒临浩瀚东海,三面碧水相拥的小小半岛。因她有半壁冲天的山崖,临海兀立,因而得名为半边山。山崖周边,卵石有滩,礁石丛生,高者其状如冲天之鹰,低者沉浮海面如蛟龙戏海。无论海上岸上,半边山的礁石生相奇特古怪。将开发为滨海旅游休闲胜地——紫象天堂景区。
阳明山庄:位于渔港边延昌后岗山,有主建筑是戚继光纪念堂,还有含放院、晓云楼、群力坊、敬音亭、观音阁等,占地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50平方米。青瓦铺顶飞檐翘角,画梁雕栋;龙绕立柱,灯挂翘角;绿树隐映,鸟语花香。
鱼师庙:渔民为感谢鱼师,建立鱼师庙,奉鱼师为鱼师大帝,香火不绝。每当出海或返航,渔民携带妻子儿女,到鱼师大帝前祈祷,求其保佑平安丰收。海江猪不辱使命,每年洋山来临之时,成群结队从铜瓦门入,至庙前,频频跃跃叩头,顿时搅得石浦港海浪飞溅,旋涡四起,蔚为壮观。
此外,还有中街、延昌街、后街、城隍庙弄、后山路等具渔港传统风貌的老街古巷,又有城隍庙、二湾摩崖、古城墙、瑶池冰雪牌坊、花纹山摩崖、金鸡山炮台、全山书院、五眼桥、江心寺、东门天妃宫等反映海防和渔港历史的文物史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