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黑板报设计图案大全图片
法制教育,人生的预防针。我认识到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好奇心、求知欲强,在很多没有开化的领域还不懂真善美,还不懂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当。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法制黑板报相关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法律黑板报:青少年犯罪形势的科学分析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谈及青少年犯罪时实际涵盖了两部分人群的犯罪:一部分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一部分则包括18至25周岁刚踏进成年人阶段的成年人所进行的犯罪。鉴于该年龄段人群对于国家未来所具有的深远影响,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该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社会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我们预防犯罪研究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该研究。
要综合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研究工具,大力加强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趋势研究,为有针对性地采取社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可以选择几个社会比较关注、自身研究力量相对较强的问题,如青少年犯罪问题、网络犯罪问题等,集中力量开展研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对此,今年我们加大了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的力度。
关于法制的黑板报图片
上面提到的问题其实也是我们研究中所掌握的一个情况,我们发现,这种说法不仅国内媒体上有,甚至在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中文网站上也有。然而,从我们已掌握的数据分析,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样说是有一定根据的。
据公安机关统计:近20年,除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国刑事作案人员的比重基本保持着下降的态势。1989-2003年,青少年作案人员占全国刑事作案人员的比例从75.7%降到43.4%,下降了32.3个百分点。2005年该比例有所回升,上升为46.8%。2006年又迅速回落,降至43.5%,降幅明显,为近年来最大降幅。2007年继续下降,为42.2%,比前一年下降了1.3%。上述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上升幅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法律黑板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有关法制的完善
从所办理的这些青少年犯罪案件看,青少年犯罪具有其特殊性:一是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有策划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二是犯罪故意的突发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三是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四是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立,能够获得平等的权力和尊重,不愿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关于法制的黑板报图片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青少年自身的因素是内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只有那些不注重思想修养,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放松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改造的人,才会成为"害群之马",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外因有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过分溺爱,也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往往会使一些子女养成自私自利和专横跋扈的性格,当他们无限的物质欲望和不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有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学校的教育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近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法律教育从总体上看是在不断加强,但是发展不够平衡。学校文化生活单调,课余生活缺乏管理和引导,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教师自身形象等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世界观的改造。社会环境的影响对青少年思想的变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高消费的意识的刺激下,获取物质的欲望恶性膨胀,从而走向犯罪。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违法人员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有的甚至教唆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