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分两部分,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描述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小编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知识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知识点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
文章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样式是“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说明地处偏僻的山区,“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课文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词句知识点
【词】
闽:福建省的别称。
粤:广东省的别称。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奇葩:奇: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花。
营垒:军营和四周的围墙。
夯筑:夯:砸实地基用的工具。本课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筑厚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
骚扰:扰乱;使不安宁。
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
崇尚:尊重,推崇。
贮仓:贮:储存,积存;仓:库房,仓库。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酷热:形容非常热。
和睦相处:睦,和好。彼此友好地相处。
安然无恙: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
【句】
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和比较的方法,概括地说明了客家圆形围屋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民居”比较,是一朵特殊的、罕见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居住地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
2、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难怪外国友人远远望见圆形围屋,禁不住发出惊叹──“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
3、八卦布局图,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4、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这是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所以,傣家竹楼是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傍:靠近,临近。“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
5、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家家户户的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使村寨更充满诗情画意,真正可以说是“树满寨,花满园”。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知识点测试题
【字词荟萃】
1、给下列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辟 扁 感
( ) ( ) ( )
2、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数以千计(shù shǔ) 处事(chǔ chù) 空地(kōnɡ kònɡ)
3、把词语补充完整。
( )拥而至 喜( )洋洋 遮天( )地 整齐( )一
【句段集锦】
读句子,回答问题。
(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奇葩”的意思是 ,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 。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
(2)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 。 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 。
【课文链接】
摘抄能体现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的句子。
【课外延伸】
1、阅读:
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 )还有桑叶,( )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 )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 )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用“ ”画出与文中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4)在朗读“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一句时,应带的语气是疑问和( )。
A。惊奇 B。焦急 C。轻松
(5)我们应该向蚕学习什么?(在文中找)
2、写话:
请以客家民居或傣族竹楼的口吻作一个自我介绍。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
僻 (偏僻) 偏 (偏心) 憾 (遗憾)
辟 扁 感
避 (躲避) 编 (编写) 撼 (震撼)
2、数shù 处chǔ 空kònɡ
3、(蜂)拥而至 喜(气)洋洋 遮天(盖)地 整齐(划)一
【句段集锦】
(1)指珍奇的花,也比喻出众的作品;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很多。
(2)因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楼为主;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课外延伸】
1、阅读:
(1)参考:虽然……但是…… 如果……就……
(2)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很焦急。
(3)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4)B
(5)为别人着想。
猜你感兴趣:
1.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
2.六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材解读
4.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和田的维吾尔同步指导
5.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6.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7.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同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