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要求
陈氏太极拳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们生活中可以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首先我们就要了解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有哪些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其要领。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要求。欢迎阅读!
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要求
想要练好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必须要对其要求有一定的了解,要求头部正直摆放,头往上顶,但是要保持放松,不要僵硬。
随着动作自由变换位置和方向,头部的方向随着手部动作的方向转移,步调一致,面部表情自然冷静,下巴往里收缩但不能过于刻意。
眼神要随着身体的转动,注视前手(个别时候看后手)或平视前方,神态力求自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否则会影响锻炼效果。
其实主要的要求就是沉肩垂肘,使肩、肘两个相关联的关节放松,并且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就要非常注意肩关节松沉,这样才能有回旋的余地。
太极拳的动作一般都呈现圆弧形状,伸出和收回不可直来直去。对于手掌动作的要求是,虎口呈半圆形,手掌稍微弯曲,五指分开。发力的时候自然平稳,不可发蛮力。
手和肩的动作是完整一致的。如果手过度向前引伸,就容易把臂伸直,达不到“沉肩垂肘”的要求;而过分地沉肩垂肘,忽略了手的向前引伸,又容易使臂部过于弯屈。
总之,动作时,臂部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推掌、收掌动作都不要突然断劲,这样才能做到既有节分又能连绵不断,轻而不浮,沉面不僵,灵活自然。
练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方法
练习陈氏太极拳一定要有回旋的余地,首先就要掌握好步法和手法的单个动作练习,这是练习太极拳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
步法不得当都会造成重心不稳。如迈步过小、过窄,出脚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对,都会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稳等现象。所以步形要准确,出步要适度,保持稳定性及培养身形、步法的协调性,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下基础。
在初学太极拳时不要贪多求快,潦草从事,如果贪多求快造成错误的定型,再进行纠正就困难了。
心静体松,呼吸自然。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要完全的放松身体,呼吸自然,耸肩、僵脖、突肘、撅臀等动作都会影响太极拳学习,这样会造成由于动作不正确而产生憋气的情况,在练习完动作的时候记得注意换气,不然也会引起憋气的现象,影响动作的发挥,不能够很好的达到练习的效果,因此想要学好太极在练习自己钱就要做好这些准备。
结合基本防卫技术,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太极拳动作徐缓、均匀而细致,中学生尤其是男同学,总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锻炼的一种手段,导致学习及练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基本防卫术,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更能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挤、按、肘、靠等基本特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端正认识,一方面也要结合基本防卫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在一个个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充满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太极拳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利用多种教具和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效果。合理运用不同的教具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仅用单一的动作示范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利用挂图,电视录像等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加深直观意识。
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教具,如教“左右野马分鬓”时,有双手体前“抱球”的动作,光靠提示往往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如用篮球“抱”于体前,就能使学生更明确动作的要领。
如果想要练好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那么首先要掌握练习太极拳的气息。那究竟什么是气息呢?
气息分为什么
气分五种,五种清气,五种浊气。
五种浊气
(1)、横气就是横气填胸,上下不接气,在运动时呼呼发喘。
(2)、邪气就是呼吸不正常,时有时无,在运动时嘴发青,脸发白。
(3)、逆气就是在运动时肩上挑,肘上架,不知道沉肘松肩之法。
(4)、滞气就是在运动时中气堵塞,使周身之气不能流通,久之有停止之患。(不同于逆气的是―――逆气是由于挑肩架肘而造成,使中气逆行,如洪水倒流,百病丛生。
(5)、浊气就是运动时上重下轻,外散内空,完全用的是后天之气,使一切浊气上涌,练久人就生病。
五种清气
(1)、先天自然之气就是由母体降生时带来的气。
(2)、乾坤正气就是阴阳之气,也是刚柔之气。
(3)、太和之气就是丹田之气,就是心肝脾肺肾五气团聚的地方,也叫五气朝元,就是人之生死,病之轻重必先看元气存在的道理。
(4)、浩然之气就是运动纯清无浊,练一趟拳,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在作战时能以沉着应战,养我浩然之气。
(5)、混元一气就是功夫练成时,把全身之气团聚不散,混元一气,如铁石之坚,攻之而不败,破之而不散。
老年人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养生功效
太极拳作为一种老少皆宜,内涵丰富的养生健身之术,已从中国走向世界。但是,广大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大多对太极拳的定义和内涵,都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俗话说:“吃饭防噎,走路防跌。”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病,不慎摔跌,轻者伤筋伤骨,重者卧床不起。如何防摔跌,太极拳是较为理想的运动项目。
姿势中正保持平衡
古书有传,拳术精湛者头顶碗水、书本而不震荡溅出和翻落。说明姿势中正的习拳者能始终保身躯平衡,久而久之,任凭风吹雨打,也不前俯后仰、东摇西摆。
动作缓慢谨慎小心
太极拳动作如抽丝,行步如猫行,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久而久之,习拳者自会养成谨慎小心的良好习惯,如遇危急也不慌张、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习惯,行路处事也就轻盈自如,不易跌倒。
虚实相间和谐平衡
一前一后、一虚一实,迈步前进。习拳者久经锻炼,更能应付紧急。如:前脚踩于香蕉皮,必然打滑虚空,后脚坐实,就如树根紧扎大地不为所倒。再有,久练太极拳者拳架特低,根据物理重心低则稳,就更不易摔跌了。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
练拳是一种意气运动。在行拳时充分体现要用意不要用拙力,才能达到意到、气到、力到,每一动作意念要走在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只有心先想到,动作才能位。心想开展,两臂及周身才能展开,心想合,周身全体才能一起合住。打拳时不要想气在哪,在气则滞,滞则不通,就要生病,只要把意念注意到动作之中,气自然就到了。
(二)快慢相间,连绵不断
快慢相间是陈式太极拳独有的特点。 初学时动作要满,但不要有呆相,不可有停顿现象。由于动作舒缓,便于去掉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动作柔顺自然,也可以检查动作的准确性。熟练后逐渐加快,但要沉着,快而不乱,最后又复慢,这是慢、快、慢三层功夫。
在行拳过程中,要做到转关时慢,转向时快(逐渐加速);蓄劲时要慢,发劲时要快(做到柔行气、刚落点)。这种快慢相间的变化,要具有均匀的变化幅度,做到“匀清”。
(三)螺旋缠绕,舒筋活络
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中指出:“太极拳,缠丝法也”。短短四个字讲清了陈式太极拳的根本,就是缠丝劲。他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见缠丝劲是何等重要。太极拳的缠丝方法有单手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等多种缠法,初学者很难弄懂。
缠丝劲训练方面,多做单运手(左右)、定步运手,加强对顺逆缠丝的理解和运用。在缠丝劲训练中,要注意贯指尖,使气血畅通,达到经络终端,对养生、健身、技击都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练柔成刚,刚柔相济
陈式太极拳应练成刚柔相济的拳,这是练拳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化掉人们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它柔顺,这是化柔时期,这个时期长短因人而定。对明拳理刻苦练功的人,相对短一些,也有的练一辈子拳也不能去掉身上的僵劲,把陈式太极拳练成硬拳、刚拳。不能登堂入室。
(五)蓄而后发,松活弹抖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要求做到蓄而后发。蓄劲是发劲必要的准备,将弹簧卷紧,是发劲的基础。蓄劲就像把弓张开一样,将劲蓄足增加发劲的弹性力量。蓄劲时要周身合严,松腰圆裆,气沉丹田,脚趾抓地,稳固如山,把劲卷紧。如当头炮,缠一圈后不放劲再缠一圈,然后痛快淋漓地把劲放出。只有蓄得足才能发的头。
(六)心意平和,松静自然
心平气和则得。打拳时心要平静如一泓清水,不起波澜,视动犹静。做到轻轻运行,默默停止,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才能调养气血,疏通经络。这是追求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成功之路。虽有时发劲,也是发之前没有劲,发之后没有劲,只是劲发出一瞬间如水面上陡起一朵浪花,即刻消失归于平静。练拳之前先要去掉一切杂念,平心静气,静以待动,这样练拳不是手足运动而是意识支配下的全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