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单元测试
相关话题
学习了文言文,及时通过单元测试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很重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单元测试,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单元测试
填空:
《 孟子》的作者名叫( __________ ),这部书是( __________ )学派的经典之一。
《师说》中对“师”的作用进行解说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 )。这篇文章是作者专门写来送给( __________ ),表扬他好学的。
《 过秦论》的作者是( __________ )朝最有名的( __________ )家。表明这篇文章写作动机的那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 ) .
《劝学》选自( __________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__________ )的文集( 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 孟子》的作者名叫(孟轲),这部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师说》中对“师”的作用进行解说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篇文章是作者专门写来送给( 李蟠),表扬他好学的。
《 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朝最有名的(政论家,辞赋家)家。这篇文章评论秦朝灭亡最经典的一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
《劝学》选自(儒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况)的文集(荀子)。
字词学习题
辨析带点字的音义。从选项中挑出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疾”的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
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也()
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君有 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海瑞)素 疾大户兼并()
会长老,问之民所 疾苦()
2. “绝”的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渡,④停止、消失,⑤很、非常。
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则请立太子为王,经 绝秦望()
3. “致”的常用义:①达到,②送达,③表达、传达,④招引、引来,⑤归还、交还,⑥意态、情趣,⑦尽、极。
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 致也()
罗敷前 致词:使君一何愚()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 致矣()
不专心 致志,则不得也()
4. “用”的常用义:①任用,②使用,③采用,④用途、用处,⑤物资、财用,⑥因、由。
用 心一也()
又备经年裹物之 用()
愿早定大计,莫 用众人之议也()
皇上欲大 用 康先生()
5. “强”的音:①qiáng,②qiǎng,常用义:①健壮、强壮,②强大、势力过人,③优越、好,④有余、有多,⑤勉强,⑥竭力、尽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
秦贪,负其 强,以空言求壁()()
学有未达, 强以为知()()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 强()()
……吾去矣!将军 强留之()
【参考答案】
辨析黑体的词的音义。从选项中挑出恰当的,将序码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疾”的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
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也( 4 )
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4 )
君有 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1 )
(海瑞)素 疾大户兼并( 3 )
会长老,问之民所 疾苦( 2 )
2. “绝”的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渡,④停止、消失,⑤很、非常。
非能水也,而 绝江河( 3 )
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 4 )
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1 )
则请立太子为王,经 绝秦望( 1 )
3. “致”的常用义:①达到,②送达,③表达、传达,④招引、引来,⑤归还、交还,⑥意态、情趣,⑦尽、极。
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1 )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 致也( 4 )
罗敷前 致词:使君一何愚( 3 )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 致矣( 6 )
不专心 致志,则不得也( 7 )
4. “用”的常用义:①任用,②使用,③采用,④用途、用处,⑤物资、财用,⑥因、由。
用 心一也( 6 )
又备经年裹物之 用( 2 )
愿早定大计,莫 用众人之议也( 3 )
皇上欲大 用 康先生( 1 )
5. “强”的音:①qiáng,②qiǎng,常用义:①健壮、强壮,②强大、势力过人,③优越、好,④有余、有多,⑤勉强,⑥竭力、尽力。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 1 )( 1 )
秦贪,负其 强,以空言求壁( 1 )( 2 )
学有未达, 强以为知( 2 )( 5 )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 强( 1 )( 4 )
……吾去矣!将军 强留之( 2 )( 6 )
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百亩之田,勿 夺其时
王无 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有席 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却匈奴七百余里
学不可以 已
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
【参考答案】
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
百亩之田,勿 夺其时。夺,这里指侵害,妨碍的意思。
王无 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责怪,归罪。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其,语气词,难道。
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学习到的小的方面。
有席 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里都有形容泰国势力强大,占有一切的意思。只是更加形象。名词作状语。“象……一样”。
秦有余力制其弊,追亡逐 北。北,通败,失败。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原意为退却,这里有赶走的意思。
学不可以 已。已,停止。
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就,靠近。这里指拿到石头上磨的意思。
阅读领悟题
翻译下列语句,并解说每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比我出生得早,他了解道的时间本来也在我的前面,我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比我出生晚,他了解道的时间也在我前面,我也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我师从的是道,哪管他出生的年月在我的前面或后面呢?
解:这句话很鲜明地表达了韩愈对从师问题的看法,即就他来说,他始终以道德仁义或事物的本质规律为标准,作为自己交法学习的对象,至于对方的出生年龄等等本来就是属于非本质的东西,不是事物的根本,他基本不放在眼里,表明了韩愈看问题很深刻的一面。
3.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如果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让他们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
解:让老百姓分享土地,并且安排他们合理耕作,就能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这里可以看出孟子对老百姓的权利与生活的关心,同时也看出了孟子的某种管理思想。
2.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比我出生得早,他了解道的时间本来也在我的前面,我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比我出生晚,他了解道的时间也在我前面,我也会跟从他,以他为师。我师从的是道,哪管他出生的年月在我的前面或后面呢?
解:这句话很鲜明地表达了韩愈对从师问题的看法,即就他来说,他始终以道德仁义或事物的本质规律为标准,作为自己交法学习的对象,至于对方的出生年龄等等本来就是属于非本质的东西,不是事物的根本,他基本不放在眼里,表明了韩愈看问题很深刻的一面。
3.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 谁料陈涉一介武夫起来发难,秦朝的社稷就毁灭了,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原因是什么?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造成攻守的形势发生变化,最终结果大不相同。
解:贾谊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即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失去民心,结果自然只有灭亡之途。
4.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并没有蛇鳝一样的洞穴可供容身,原因就是它心浮躁的缘故。
解:荀子在这里用蟹来比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