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文化的论文赏析

2017-06-08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论文赏析,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赏析1

茶文化与茶具设计关系研究

摘要:陶瓷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发展研究,对中国的饮茶之风与茶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的茶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茶具;造型设计

1茶文化发展概述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茶文化与历史发展背景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茶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民风也成为中华民族最亮丽的风景。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陶瓷茶具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被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特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陶瓷茶具也显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对茶文化习俗的介绍,以及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分析探索,能够对中国传统茶具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我国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从种茶、制茶到饮茶,与茶相关的每个环节都展现了丰富的茶文化特色,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民俗特色。我国茶叶种植面广,茶叶种类丰富,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和再加工的花茶、速溶茶、茶饮料、保健茶、花草茶等,不仅饮茶方式丰富多样,而且不同茶类表现出不同的茶性特点,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茶叶有色泽翠绿、味道醇香等特点。在古代,人们最早将茶看作药用材料,古籍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遍百草,在遭遇七十二毒后以茶解毒。随着人们对茶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饮茶的好处也不断被开发出来。茶也从最早的药用逐渐转变为饮用。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既能清热化痰,提神醒脑,也可延年益寿。据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五百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等物质,能够起到降血脂、降血糖、抑制肿瘤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爱茶之人,更对茶叶爱不释手。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较广,因此,茶也带有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从古至今,历代文人都与茶有着不可言说的微妙关系,对茶的喜爱不言自明。唐代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都是爱茶之人,他们将对茶的喜爱渗透到文学创作中,先后创作了大量关于茶的诗词作品,为后人所传诵。现代作家鲁讯、郭沫若等大家也以茶为题创作了不少的文化佳品,为世人贡献了大量的茶文化精品。此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茶歌茶舞,使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饮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对饮茶十分喜爱。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饮茶风俗和习惯,茶与茶具种类也各不相同。例如广东福建地区喜欢饮功夫茶,即茶具较小,茶汁较浓,用小火烹制,慢慢品尝,细细感受茶的清香以及茶具的精美,以感受饮茶的闲情逸致。功夫茶对于茶、水和茶具等都十分讲究,饮茶不仅品的是茶,更是茶具及一种闲适的心情。功夫茶的水多选自山泉之水,茶具以紫砂陶瓷为主,更突出了功夫茶的高雅品质。四川、江苏、北京等地区也各自有着独特的茶文化特色。各类茶社、茶馆等场所也成为人们休闲饮茶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可以获得身心的放松,与好友沟通感情,互通信息,加深友谊,使精神得到更大的满足。丰富的饮茶形式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和雅兴,体现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茶与陶瓷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饮茶之风的盛行有效地推动了陶瓷的应用与推广。我国许多的陶瓷产区不仅有天然的原料和工艺,而且大都也是茶叶产区,这种天然的自然地理优势,也使茶与陶瓷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产生了陶瓷茶具,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而且散发出浓厚的茶文化气息。例如越窑和浙江茶区、景德镇陶瓷和婺源的茶等。在唐代以前,饮茶要放一些香料,例如盐、姜等,将茶叶捣碎然后烹煮,叫茶粥,饮茶时将茶叶一起喝下去,茶香弥漫。到了唐代,饮茶讲究饮纯茶。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对茶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介绍,其中提到“邢州瓷白,茶色红;岳州瓷青,茶作红白之色;寿州瓷黄,茶色紫……”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对于陶瓷茶具与茶之间的对应性做了精辟分析。唐代的饮茶之风盛行,茶盏普及,而且还出现了盏托,使饮茶的工具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有的茶具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由此可以说明,唐代饮茶不只是饮,更在于品,品的也不仅仅是茶,还包括茶具的品评。景德镇在唐代既是产茶区也是产瓷区,这里的茶具既有越瓷、邢瓷,又有黑釉、彩釉等,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造型多样。到了宋代,开始流行斗茶,茶盏也是斗茶的专用茶具,是将半发酵的茶饼碾成茶末,沏入沸水,轻轻搅拌,茶叶则显现泡沫。斗茶是通过茶汤水痕及水温耐久性的比较决出胜负。斗茶讲究茶的色、香、味、形,也讲究茶具造型的艺术美观性。宋代的饮茶法对今天的日本茶道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明代的饮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团茶改为散茶,煮茶改成沏茶。饮茶风俗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也有力地推动了陶瓷茶具的发展,明代最流行的陶瓷茶具是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青花瓷。清代的茶具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茶盏不仅有了托子和茶盖,而且出现了茶碗套具。民国之初,饮茶开始流行盖水杯,不仅兼容了杯和壶的优点,而且容量适当,携带使用方便,一直应用至今。

2陶瓷茶具造型设计分析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精华和缩影,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茶具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陶瓷茶具为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展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陶瓷茶具的设计就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消费喜爱和心理,丰富陶瓷产品的种类,从色彩、造型和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使陶瓷茶具能够适合不同的消费人群,扩大陶瓷茶具的使用范围。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和经济功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设计师要以茶文化为基础,充分把握好茶具的造型、功能、材质、审美等因素,使茶具体现出完美的比例和高雅的品质。其中,茶具的实用性是其基本要求。例如要喝功夫茶,则不能使用一般的茶具。由此,茶具的功能要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相适合,当前茶具市场上有一种过滤套杯,功能齐全,十分适用。此外,茶具还要考虑拿放方便,壶把手与壶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同时壶嘴的设计要使倒水更流畅。公共所场的茶具也要考虑到其特殊的使用功能,结构、容量都应符合一定要求,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造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在茶具造型设计中,美观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优雅美观的茶具造型能够给人愉悦的精神享受,人们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从茶具的色彩、工艺等外在形式来评判茶具,进而达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沟通,以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在茶具设计中,设计师要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通过开阔的思路和方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美观和谐的设计造型。陶瓷茶具造型设计是由不同元素构成,简单的直线设计给人以简洁明快的体验;曲线造型更加流畅柔和。一般在古典造型中运用的曲线造型较多,以突出其工艺特性,在现代造型中运用的直线形设计较多,以突出其简洁大方的特点。古典与现代造型的结合使线型更丰富,在不断的长短、强弱变化中形成整体的统一,使茶具造型更加和谐含蓄。在茶具的装饰中,诗词绘画和文字运用较为广泛,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充分展现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简洁、流畅的茶具造型配以古色古香的诗词装饰,再运用细腻的陶瓷材质,堪称成功的茶具设计。例如一款茶具套装中,在茶具外层绘以梅、兰、竹、菊的画面,整个茶具造型小巧流畅,以玉青釉装饰,人们在饮茶时不仅感受到浓浓的茶香韵味,同时也在茶具中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从中体会到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此外,在茶具造型设计时,还可以运用不同材质进行设计,例如在设计提梁茶壶时,可以选择金属、藤竹等作为主要材料,不仅色泽淡雅美观,而且极具品味,提升了茶具的品质。如今的陶瓷茶具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功能也逐渐扩大,除了饮用功能外,更多的成为了人们室内的装饰品,尤其是一些精美的陶瓷茶具,还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陶瓷茶具的材质也在不断拓宽,主要有骨瓷、白瓷、精陶等,其中的紫砂壶收藏价值较高,也是爱茶之人的必备茶具。对于茶具设计师来说,体现茶具的艺术美感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3结束语

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对陶瓷茶具的产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是单纯的饮茶器具,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陶瓷茶具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需求有着密切关系。陶瓷茶具设计师要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以及消费者的喜爱及生活水平选择合理的设计元素,既充分体现出陶瓷茶具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同时也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陶瓷茶具造型设计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和依托,通过现代理念与技术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制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陶瓷茶具,以推动茶具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寇丹.茶中的美与禅———应韩国《茶的世界》杂志特约而作[J].农业考古,2004(4):209-210+218.

[2](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付秋芳,程进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李雨苍、李兵.日用陶瓷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何晓佑,谢云峰.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08

[5]樊佳.传统文化理念下茶的器具审美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6]聂桂平,姜佳稚.后工业化时代陶瓷茶具造型语言的多元化[J].设计,2012(2):82-83.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赏析2

茶文化通感现象下有效翻译思考

摘要:作为一种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也被称之为“移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研究通感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料。而品茶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在对香茗进行品鉴的过程中,应在保持内心平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触觉、视觉、味觉、听觉和嗅觉,而这五种感官彼此之间也同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无论是在《续茶经》,还是《茶诗三百首》中,都存在大量运用巧妙的通感修辞方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翻译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通感;翻译;茶诗;续茶经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而作为我国茶文化典籍中的璀璨明珠《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在本文的研究中所引用的“茶诗”主要是指以茶、茶文化为表达内容的中国古代的“写茶之诗”,其主要特点为:“诗中有茶”。客观上来说,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交汇的产物,茶诗在艺术表现力、美学价值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而《续茶经》作为我国茶文化史上的巨作,和陆羽《茶经》并成为茶文化百科全书,涵盖了茶叶从采摘到品鉴的一系列内容,在国内外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本文研究中,以《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为研究语料,对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通感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望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翻译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从而让我国茶文化重新走向世界,创造更为灿烂的茶文化。

1通感相关理论

1.1通感的定义

纵观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当前能够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通感定义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词汇和句法的运用,使感觉发生转移的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情况下可根据语言环境、表达目的而将人的触觉、听觉、味觉、视觉以及嗅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和融合,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感官转换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实际上,通感修辞手法不仅仅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同样可以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映射,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有着广泛定义应用[2]。

1.2通感的分类

在国内专家学者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中,由于参照系的差异,形成了大量分类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如高明芬等,根据发生转移的感觉,将通感划分为:“听声类形”、“由嗅类形”等若干情况。而在本文的研究中,在系统分析《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的通感现象过程中,也同样参照了这一划分方法。通常情况下,通感为低级情感向高级情感映射、简单情感向复杂情感映射。按照其复杂程度,可以划分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由触觉映射到其他感官的通感手法是最为常见的,而通过大量语料资料的分析,也同样验证了这一观点。笔者将在下文研究中为这一论断提供必要的论据支持。

1.3通感现象的解释性研究

以当前已有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对通感加以阐述,是通感现象解释性研究的核心内容。而随着世界范围内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郑克鲁波德莱尔首次提出“通感”相关概念之后,认知角度对通感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经越来越多,并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2茶诗、《续茶经》中通感的分类

正如本文开始部分所介绍的,在本文研究中,将按照通感中感觉转移方向来对《茶经三百首》以及《续茶经》中的通感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本文将根据通感中感觉的转移方向来对茶诗和《续茶经》中的通感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两部茶文化著作的简要分析,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由触觉映射其他感官、由视觉映射其他感官、由嗅觉映射其他感官[3]。下面我们将按照这种划分方式加以详细阐述。

2.1由触觉映射其他感官

从触觉向其他感官映射是最为常见的通感修辞方法之一,在本文所研究的两部著作中,也同样如此。这种情况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触觉是最为低级的感官之一,因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同样习惯于触觉的运用,而通过触觉来表达其他感官的感受,也同样成为通感手法中最为常见的通感表达方式。笔者从《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挑选了几个较为典型的由触觉类形的例子。

2.1.1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选自《续茶经》

2.1.2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跂石人。选自《西山兰若试茶歌》

2.1.3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选自《续茶经》

2.1.4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选自《茶笋》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触觉中的“重”被用于视觉感官的描写、“冷”被用于味觉感官的描写、“轻”也同样被用于味觉感官的描写。这种运用方式,为读者提供了眼前一亮的表现方式,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感官的色彩,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这些茶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中,茶的视觉增添了重量,茶的味觉增加了质感,无疑极大的强化了表达效果,给读者以更为深刻、强烈的阅读体验。

2.2由视觉映射其他感官

2.2.1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选自《咏茶花诗》

2.2.2盖建茶之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选自《续茶经》

2.2.3又名玄茶,其味皆似天池而稍薄。选自《续茶经》

2.2.4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选自《同公择咏茶碾诗》视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相关报告,人类信息的获取,有超过九成以上都是依靠视觉完成的。因此在文学表达中,利用视觉来对其他感官加以表现也同样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较为典型的如:“车声绕羊肠”,就是用视觉通感的方式表达煮茶的声音的绝佳例子。

2.3由嗅觉映射其他感官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2.3.1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选自《西陵道士茶歌》

2.3.2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选自《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首先我们对2.3.2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例子,代表性方面较弱,其通感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通过溪水流动过程中“潺潺”的声音来表达爱茶之人不忍离去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将时间已晚、暮色渐深的时间背景表达的淋漓尽致。而2.3.1则是一个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通感用法,主要是通过嗅觉中的香味感官来表达净水在口中甘甜的味觉感受,这也是《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较为少见的嗅类形的用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各种通感用法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运用层出不穷,极大的生动了整体画面感,而这也同样在客观上对我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通感的翻译

通感的翻译,始终是传播我国古典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通过英语来合理的将传统文化中的通感修辞方法恰当的表达出来,不仅需要有相应的技巧,也同样要有丰富的经验作为依托。而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通感修辞方法的翻译也同样有一定的技巧,恰当的利用能够帮助我们保留原汁原味,并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我国古典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在“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的翻译中,用“thetendersweet”来翻译“嫩香”,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直译方法,将原文中所引用的通感表达手法直接的保留了下来。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各民族人们群众有着广泛的共通之处,而英汉在通感方面也同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通感的翻译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进行,这不仅能够原汁原味的展现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风貌,同时也有效的展现了语言美,让不同国度的读者能够直接的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所在。不过我们也同样应该注意到,由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英汉通感上也同样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汉语中,“酸”和“脸”搭配之后,只能在一些方言中形成“一副酸溜溜的脸”的意思,而英文中“酸”和“脸”(asourface)则是“一副愠怒的面孔”的意思。而在茶文化通感现象翻译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例如在“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一句的翻译中,并没有用“heavy”表达“重”,而是用了“deepcolor”来表达“厚重”的意思,这是非常典型的意译翻译通感修辞的例子。因此,为了将意思表达的更为精确,我们也同样应该根据多种因素而选择意译的翻译方式,淡化原文中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免影响理解。

4结束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按照感觉转移方向进行分类并分别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其翻译过程中的直译和意译问题进行了介绍,指出通感在中英文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必须以保证不影响原文理解为前提。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在《茶诗三百首》、《续茶经》等茶文化古典著作的翻译过程中,大部分通感修辞手法都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这对于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直观的展现我国古典文化魅力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而针对一些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习惯所导致的原文、译文无法对等的通感修辞的翻译,则应从具体的语句含义出发,采用意译方式,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钱钟书.钱钟书集•七缀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岳东生.漫谈通感[J].当代修辞学,1994(5):26-27.

[3]李国南.论“通感”的人类生理学共性[J].外国语,1996(3):34-40

[4]高明芬.通感刍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1)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