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复习思路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复习思路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复习思路
1、公民:
(1)地位——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其地位是通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来体现和保证的
(2)3个政治权利与自由+4个政治性义务
(3)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3个) +主要内容(4个) + 4点基本要求(有序参与的途径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了解、相信、支持、寻求、监督)
2、 政府:
(1)性质、职能(4个)
(2)宗旨、原则
(3)依法行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4)自觉接受监督(为什么—怎么样)
(5)树立政府权威(含义、标志、体现、影响因素、如何树立)
3、人大代表:地位 + 权利(4个) +义务(3个)
4、人民代表大会:地位 +职权(4个) +民主集中制原则(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作用
怎么做?--执政方式(3个)+领导方式(3个)+指导思想(3个)
6、民主党派:性质、地位、参政基本点(一参加三参与)、与中共的关系
7、人民政协:创立、组成、性质、主题、职能
8、主权国家
(1)地位、类型、构成要素(4个)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4个)+义务(3个)
(3)我国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
9、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组织
(1)分类+作用(积极作用、局限性)
(2)联合国:(成立、性质、宗旨、原则、主要机构、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世界贸易组织+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性质、原则、宗旨、作用、主要机构、与中国的关系)
国际关系与国际形势
(1)静态:主要成员、国际关系(含义、内容、形式)决定因素、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2)动态:
①时代主题(和平问题:含义+总体和平的原因+世界仍不安宁;发展问题:含义+最突出问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2大障碍、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②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表现+意义)
③国际竞争:表现、实质、内容、如何应对?
公民专题高频考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政治参与的四个途径和意义。
1.我国的国家性质(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引述宪法规定)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其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其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
2.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说明)——3权利4义务;3准则4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遵循三准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注意:“统一”不等于是“对等”,更不能理解成先后关系,二者也不是对立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公民政治生活的四个主要内容:p12
3.怎样进行政治参与?-----4个途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1)民主选举: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评述具体事例,比较)
A.直接选举的特点是: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B.间接选举的特点是: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但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
C.等额选举的特点是: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
D.差额选举的特点是: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但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2)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列举),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体会)
进行民主监督的方式主要包括: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此外,还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3制度+3形式
(3)公民行使民主决策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列举)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4制度
(4)公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理解)
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 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他们在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管理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意义: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实行村民自治和城 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4、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是什么?------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序政治参与的准绳就是法律与规则。
为什么?------我国扩大公民(或公民积极自觉)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因
(注: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扩大权利)
(1)“有序”的原因: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2)“参与”的原因:
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公民权利;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②重要性
怎样做?——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
(1)首先(宏观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
(2)其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大基本原则。
(3)第三(微观上),注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自的具体内涵、途径和要求。
政府专题高频考点:政府的角色------管理者和服务者(4大职能);政府的地位、性质、宗旨、原则和 职能 ;政府依法行政和自觉接受监督。
5、政府行为的政治生活依据?-------原因类、依据类题型,一般要求至少回答5个要点
——回答为什么:这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政府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这 是履行xx职能、xx职能和xx职能的要求;这是坚持依法行政的要求;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这是维护公民权利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这 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
此外,从政府权威角度: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有利于建设责任政府、廉洁高效政府和服务政府;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有利于政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6.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措施类题型,一般要求至少回答5个要点
——回答怎么做: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要切实履行XX职能、xx职能和XX职能;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政府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 立政府权威。
7、运用举例:我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从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要求。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关注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3)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担负着重要的职能。关注食品安全、稳定物价、保障民生,是我国政府通过管理和服务履行维护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也体现了政府便民利民的作用。
(4)是我国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政府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政府权威的要求。
民主政治建设专题高频考点:4制度+3政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明)
(1)人大的地位和4大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重点是准确把握4个职权的区别)
(2)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4权4义:
人大代表法律地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4权利:人大代表除审议各项议案--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外--表决权,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3义务: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和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难点是掌握民主集中制的3个表现 p59
9、对中国共产党相关知识的应用
解决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可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
(1)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这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3)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这是由党的作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起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这是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需要,党的执政理念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这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解决党“如何做”某一件事,可从以下角度组织答案:
(1)党要坚持和完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不断完善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2)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党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4)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0、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人大的关系
(1)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党集中人民意志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经法定程序即人大的批准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3)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说明)——5点内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一点是共性,不是特色)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政协------通过政协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协商。
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阐述)
(1)我国现在的民族关系: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3大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民族团结原则(重要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地位: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决定因素: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③重要目的: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体现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注意三原则各自的内涵,明确其相互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⑤主要内容
⑥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3、关于民族团结的常考点
(1)为什么维护民族团结?——5是: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①政治基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额政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②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政策保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违法犯罪活动。
④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14.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了解)——4个方面
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包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坚持、完善我国四大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拓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渠道)。
当代国际社会专题高频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形势;我国的外交政策
通性通法总结:从静态角度全面把握国际社会基础知识
(1)主权国家的行为:从主权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等角度进行分析。
(2)国际组织的活动:从类型、作用角度分析。联合国的活动应该从其宗旨、原则、作用等角度分析。
(3)国际关系的变动:从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等角度分析。
从动态角度掌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对此应该准确理解、灵活运用。一是可以用来分析当今国际形势,如国家间合作加强、协力谋求可持续发展等; 二是热点冲突、南北不平衡等问题说明世界仍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不能以此否认两大时代主题;三是明确其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际恐怖主义等是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障碍;四是有效解决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并明确我国在国际新秩序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2)突出特点: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可用其分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合组织、欧盟等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的政治性原因、意义等。
(3)国际竞争实质:可以此分析各国加强航空等科技发展的原因、意义。
15.国际社会的组成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有四权(主权的内容):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P89
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有三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2)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记住重要的国际组织。
(3)我国与联合国(说明)
我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16.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评述)——重点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注意:不能说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17.国际形势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引述有关资料,表明)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追求和平)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两大障碍。
(3)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五个相互、五个共同(但国际新秩序尚未建立,国际旧秩序依然存在,并且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
(4)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但是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
通性通法总结:中国进行相关对外活动的原因
(1)必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要求。
(2)重要性:对我国,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益;可以创设有利的国际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实现包容性发展。
中国在对外活动中该怎样做?
(1)在事关我国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不结盟政策、睦邻友好政策等;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坚决反对外来干涉;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在相关国际问题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尊重联合国的权威,支持联合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坚持我国的基本立场,主张以谈判、协商方式解决争端;尊重其他国家人民的选择。
18.我国的外交政策(阐明)
(1)制定的依据: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性质: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内容:三个基本点: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重点把握独立自主基本立场的5个表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结果: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了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