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创业成功的故事
很多年轻人对自主创业很神往,那意味着挑战、智慧、财富、价值。看看那些回家创业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回老家创业成功的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回老家创业成功的故事一
67岁果农做做电商网上卖起冰糖橙
“政府大力宣传互联网+,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看年轻人都用电脑卖橙子,我也想把我的冰糖橙放到网上去卖。学会怎么卖后,我也开始了二次创业。”
郴州永兴,最适宜橙类生长的地方,这里有上万亩无公害冰糖橙示范基地,这里有一群“新农人”,他们紧跟时代潮流,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农村”中的机遇,向互联网伸出了创业触角。
67岁的果农曹戊生便是其中一员,在接触到电子商务后,他就开始研究互联网,琢磨如何在网上推广自己的冰糖橙——“元气”橙,现在的他已然成了当地玩电商的名人。10月11日,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来到永兴,近距离接触了这名67岁的“新农人”电商。
从“笔耕”到“农耕”
曹戊生是永兴县便江镇碧塘村人。他的果园占地80亩,亩产约1000公斤,总产量约80000公斤。
在1973年,他曾是永兴县碧塘镇的一名小学语文民办教师;1982年“民办教师”被取消,当了9年代课教师的他离开喜爱的讲台,回家务农。
离开讲台后,曹戊生在家里承包了几亩鱼塘,开始养殖鱼苗。“每天早上就要挑着鱼苗出去卖,一天至少要走五六十里路。”曹戊生说,挑担卖鱼每天早出晚归太累人了,收入也不是很高,养了五六年鱼苗后他又开始尝试着养猪。“养猪加上养鱼一年才赚5000块钱,成本也高。”曹戊生又开始寻找另外的赚钱之道。
1995年,永兴县开始“丘冈开发”,政府发动村民大规模种植冰糖橙,曹戊生抓住机遇在自家地里种上了4000多棵冰糖橙。
刚开始种时,曹戊生对种植冰糖橙一无所知,于是他买来冰糖橙种植的专业书籍,一边研读一边改良种植技术。定期施肥、按时剪枝、
科学管理……曹戊生种植的冰糖橙在当地声名鹊起。自2006年永兴县首届优质冰糖橙竞选开始,他种植的冰糖橙连续两年获永兴县优质果品“二等奖”。
“育树”犹如“育人”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曹戊生说,当时种植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所以冰糖橙树苗一般要种植8年后才开始大规模挂果,“开始种植的前几年虽然也有挂果,但产量低很难回本,一直到2002年才开始略有盈利。而且当时的冰糖橙没有推广,价格也比较低,才1块多钱一斤。”
原本以为果树大规模挂果后就可以营收了,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灾让他的美好希望顿时破碎。2008年,我国遭遇百年不遇的冰灾,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17个省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01亿亩,曹戊生的冰糖橙种植园也未能幸免。“当时的果树基本上全被冰雪压断,结的冰柱子都有手臂粗。”曹戊生说,50天冰灾不仅颗粒无收,果树还全部损坏。那段时间,望着满园的果树他辗转难眠。冰灾刚过,曹戊生便迫不及待地跑进了果园,开始一棵一棵地对果树进行嫁接恢复。“要把断枝剪掉,让它们再次发芽。”为了“拯救”果树,曹戊生一头扎进果园里,没日没夜的一干就是大半个月,家人曾多次抱怨过他“要树不要命”。对此,曹戊生笑着说,“育树”就要像“育人”一样,不仅要认真对待,而且还要负责任,“做一件事,就把这件事做好。”
此后,曹戊生的果树越长越好,冰糖橙的销量也剧增,“以前我卖的橙子要放在马路边上卖,等过路的车子停车买,生意不好时一天都卖不出几斤,每年的橙子至少要卖两个月才能卖完,现在还没熟就开始有人来预定了。”如今,曹戊生的果园收入每年能达10万元以上。
“元气爹爹”初遇“互联网+”
2015年,永兴县政府大力宣传“互联网+”,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4月,永兴县政府明确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地方配套政策及优惠措施,同时还召开了该县电子商务千人培训大会。67岁的曹戊生成为了当届培训会上年龄最大的学员。也是在这个培训会上,曹戊生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
网络运营、众筹……刚接触到“互联网+”曹戊生对这些“新鲜”名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看年轻人都用电脑卖橙子,我也想把我的橙子放到网上去卖。”
此后的每一次培训,曹戊生都会从9公里外的便江镇上赶往县里参加。一副老花镜、一支圆珠笔、一本笔记本,这是曹戊生每次参加培训的必备品,每次培训会他都会坐在最前排,认真记录,不懂就问。由于他年龄最大、学习最认真,而且每场必到,众学员们纷纷称他为“元气爹爹”。
5月,由邮政主导的永兴电商协会成立,同时引入了冰糖橙果园溯源技术。电商协会的成立吸引了多家科技公司、电商企业、当地农特企业等200余人加入。“这将是果农的新机遇,希望通过互联网能把我的冰糖橙传递出去。”曹戊生积极加入了电商协会。
网上众筹推“元气橙”
“在4月份开展的那次千人大培训上,来的人都是年轻人,曹爹(曹戊生)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但却是学得最认真的一个。他对互联网知识的渴求,和对创业创新的渴望,感染了我们,我们一定要帮他实现创业梦。”永兴县电商协会负责人龙辉对记者说。9月,省邮政公司为永兴冰糖橙专业立项,曹戊生的橙子成为首批推广对象。
“当初起名时,协会问我起个什么名好,我说既然大家都叫我‘元气爹爹’那干脆就叫‘元气橙’吧。”曹戊生笑呵呵地对记者介绍,他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县政府、县电商协会、邮政企业等都在为他出谋划策。“电商协会专门聘请了柑橘专家,为他的‘元气橙’把脉传经,湖南邮政还为我的‘元气橙’做了营销策划,在淘宝网上开展上线众筹,采摘打包、物流配送、品牌推广等等,连包装盒都准备好了。”
“从10月7日开始到10日,4天时间,淘宝网上的众筹资金已经有了1.9万元。”曹戊生说,他的每个橙子都有专属编码,全程种植都可以溯源。“我果园里马上将装置摄像头,大家以后可以通过扫二维码来全程监控橙子的生长情况。同时还引进了无损伤糖酸度选果分选线,实现9级分选,保证‘元气橙’糖酸度在13度以上,酸度误差低于0.2度,而且大小基本都一致。”经过几个月的“触网”学习,曹戊生介绍起他的产品来专业术语层出不穷。
如今,人气有了,众筹资金有了,政策支持有了,扶持企业有了,但曹戊生每天还是要到果园里去转转,“看着果树挂果才放心”。他说:“我准备了300多天,为的就是给大家送上最甜、最精致的冰糖橙。”
“现在我这果园才80亩地,稍微小了点。”初尝电商甜头的曹戊生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我现在又开始在准备种油茶了,等‘元气橙’销售走上轨道后,我想把油茶也放到网上去卖。现在开始也来得及,我要二次创业。”
回老家创业成功的故事二
张林友养蜂赚钱的创业故事
——张林友的养蜂故事
四周群山清秀苍翠,山上绿树成阴,各色花儿竞相绽放,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成千上万只蜜蜂飞舞,忙着采集花蜜。5月25日,记者在水北街镇翁村马安看到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生灵”的主人叫张林友,今年72岁,有着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几群土蜂发展到现在的100多箱中蜂,把“甜蜜事业”做得红红火火,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蜂王”。
提起养蜂人,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些载着蜂箱寻蜜源、哪里有花去哪里的游徙养蜂人的生活。他们风餐露宿,与蜜蜂为伴,在辛苦中收获甜蜜。然而,张林友却与众不同,他守在自家大门口,不用外出就能收蜜,过着颇为自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村历年来就有着保护生态的传统,这些年来,大家宁愿日子苦点,也不动山上的一草一木,村子四周有着绵延10里,面积5000多亩的生态公益林,这上好的环境给蜜蜂提供天然的蜜源,也酿出了马鞍源独有的口味蜂蜜。”说起自己的村子和蜂蜜,张林友颇为自得地告诉记者。
“活到老,学到老。养的时间长了,也就能摸索出养殖蜜蜂的一些规律。”张林友说,他还向我们展示了他最新“张氏收割蜂蜜技术”,蜂箱里的蜂框,原先都是整片的,取蜜时放入摇蜜机,虽然摇出蜂蜜,也把里面的幼虫给破坏了,影响蜜蜂的成活率。而现在把蜂框分上下两层,只要把上面一层拿出即可(蜂蜜80%都在上层),这样节省劳力,又提高幼蜂的成活率。
“养蜂虽然是个苦力活,可每次取蜜时是最幸福的。”张林友说,这些年几乎每天都被蜜蜂蜇,现在手背上密密麻麻的黑斑,就是被蜜蜂蜇的。每年的五月,山上的槐花、栗子花等花开始,都是最好的蜜源,这时也进入了蜂蜜的高产期。为保证蜂蜜的浓度,他一般都会选择在次日上午收割前一天蜜蜂采回的蜜。他说,蜂蜜经过一夜的风干,水分会很少,由于货真价实,他家的蜂蜜不出家门就卖光了。年景好时,80箱蜜蜂,一年能产蜂蜜500多公斤,年收入可达8万元。
由于技术好,前来学习养蜂技术的人络绎不绝,张林友的“甜蜜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他成立了马鞍源蜂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71户,蜂蜜不仅在福州、厦门等地销售,还卖到台湾、马来西亚。去年,合作社销售9吨蜂蜜,年收入140万元。今年预计可产蜂蜜15吨,销售额在240万元左右,合作社还打算注册商标,把马鞍源蜂蜜做大做强。
“最初养蜂,是想靠养蜂赚钱。现在不管亏还是赚,我都愿意养,比起赚钱,养蜂更像我的一种爱好,一天不跟蜜蜂打交道,我就浑身不自在。”张林友说,四十多年的养蜂经历,蜜蜂早已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平常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蜂箱旁看看,夜里也是常常梦到蜜蜂的事,经常会因为梦到自己的蜜蜂死了而哭醒、吓醒。看着蜜蜂在空中飞舞,听着蜜蜂嗡嗡作曲,感受着蜜蜂在手上痒痒爬动,他觉着这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