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怎么形成的
你听说过黄水疮吗?黄水疮是一种发于皮肤的急性传染性脓疱性皮肤病。本病以其破后渗流黄水,故名黄水疮,其次还有滴脓疮、天疱疮、火赤疮等名称。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黄水疮的相关知识。
黄水疮怎么形成的
中医: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湿热毒侵袭肌表,以致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而成;或小儿机体虚弱,皮肤娇嫩,腠理不同,汗多湿重,暑湿邪毒更易侵袭而发病。且可相瓦传染;反复发作者,邪毒久羁,可致脾气虚弱。
西医:本病主要由产凝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单独或混合感染所致。儿童皮肤娇嫩,易受摩擦等轻微外伤,且皮脂较少,皮肤也易脏,因此,易受化脓菌的感染致病。高温、潮湿、皮肤搔抓、体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常为致病的诱因。
黄水疮的临床表现
在我国,夏末秋初(7月-9月)为高发季节。脓疱疮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传染方式通常是通过人和人的直接接触。病人很容易通过搔抓感染部位将感染散播给自身或其他人,这种情况发生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常可导致小流行;其次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污染物,如梳子、玩具或图书等被感染。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主要见于儿童,以1-5岁为高发年龄。
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大疱型脓疱疮和非大疱型脓疱疮两型。
大疱型脓疱疮最常见于新生儿,好发于躯干和四肢,初起为散在水疱,在1-2日内迅速增大到直径2cm以上的浅表性大疱,疱液开始为淡黄色,清亮,约经1日后,疱液变混浊。由于重力作用,脓汁沉积,形成特征性半月积脓现象。由于疱壁薄而松弛,脓疱常很快破溃,通常见到的皮损多为疱破后遗留的表浅糜烂面,糜烂面干燥后形成淡黄色脓痂。此型多数无全身症状,少数可出现乏力、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新生儿可并发金葡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而致死亡。
非大疱型脓疱疮包括原发的传染性脓疱疮和继发的脓痂型脓疱疮,是脓疱疮最常见的一型,约占70%,是儿童最常见的皮肤感染。典型临床表现开始为局部出现一个2-4mm的红斑,红斑迅速发展形成一个小水疱或脓疮,疱壁很薄,极易破溃,其渗液干燥后而形成典型的蜜黄色痂覆盖在浅表糜烂的表面。一个皮损可直接蔓延至邻近的皮肤形成多个相似的皮损,或融合成一片。暴露于环境的皮肤表面有损伤处最易受累,常继发于瘙痒性皮肤病,如丘疹样荨麻疹、湿疹等。
黄水疮的治疗方法与护理
对于无并发症的轻至中度局限性皮损,局部外用治疗即可达到治疗目的。较传统一些的外用药有龙胆紫、新霉素 、红霉素和庆大霉素软膏等。近年的许多比较研究发现,假单孢酸A(商品名-百多邦),是局部外用药的一个较好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局部外用药前应先清洁局部皮损,去痂挑疱。清洁液常用1%-3%硼酸溶液,1:2000黄连素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等。
对于皮损广泛及有合并症的患者,系统应用抗生素是必需的。预防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皮肤损伤;发现患者及时隔离,尤其在托幼机构,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要煮沸消毒。
护理
1、夏季可服清凉饮料,体虚证患儿常服绿豆薏仁汤等。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避免搔抓及水洗。
4、积极治疗痱子、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各种皮肤损害。
5、患病时应注意隔离消毒,防止传染。
相关阅读:
化脓性皮肤病的概述
致病菌常为化脓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一常见病,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约占皮肤病的5%。人体对化脓性细菌无先天的永久性免疫,故可反复感染,又因系接触传染,在家庭或幼儿园、小学校内部都可互相传染,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战时部队的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及时洗澡更衣,易受外伤及昆虫叮咬而发病,平时影响军训,战时可使战斗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