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7-03-14

【摘要】目的 探讨特重度烧伤病人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创面生理盐水清洗后用碘伏消毒,对头面颈部采用暴露疗法,躯干、四肢采用包扎疗法。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情况,防止创面感染。结果 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别在3-6周创面愈合,半年后回访患者轻度功能障碍1例。结论 创面采用碘伏消毒,保持创面无菌,减少感染发生再加之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特重度烧伤 护理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4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18—45岁,烧伤面积50%~85%之间,度数深II度~III度,主要原因为原油、天然气烧伤。

2 创面处理

2.1首次清创前,先剔除创面部及附近的毛发,修剪指趾甲。生理盐水清洗后用碘伏消毒创面,深度烧伤创面应及早切痂削痂植皮。

2.2对头面颈部、会阴部烧伤采用暴露疗法;四肢、躯干采用包扎疗法。将患者放在铺有灭菌床单和纱布垫的床上,使创面直接暴露在温暖、干燥、清洁的空气中;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暴露最好应用翻身床,用吹风机将创面烘干,并保持创面敷料清洁干燥,每日按时换药。

2.3抬高患肢,保持关节各部位尤其是手的功能位和髋关节外展位,适当进行局部肌锻炼,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3 临床观察和护理

3.1病人入院后,立即送入烧伤病房,要求室温一般在28℃至30℃,湿度在45%~60%之间,立即建立静脉补液通道,进行创面清创包扎、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等治疗。

3.2呼吸道护理

3.2.1严密观察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防止窒息。

3.2.2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护理:室内要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按时更换套管周围的纱布;观察伤口周围有无出血及皮下气肿,气道有无阻塞。

4 休克期的护理

4.1病房内要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定时室内消毒,减少探视,避免院内感染。

4.2由于烧伤后8小时内体液渗出迅速,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应根据患者的尿量、血压、脉搏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4.3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晶胶水分交替输入,特别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单一种类液体。

4.4伤后48小时内观察每小时尿量、尿液颜色及比重,并准确记录。

4.5观察意识和表情,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

4.6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血氧分压的变化。

4.7抗休克后应逐渐加强营养,以增加抗病能力。

5 感染期护理

5.1全身症状的观察和护理

5.1.1体温 并发败血症时,常出现39℃-42℃的高温,要按时测量体温,观察动态变化。

5.1.2脉搏 感染期脉搏随体温高低而变化,应严密观察。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应测心律,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5.1.3呼吸 严密观察呼吸的节律、深浅度的变化。

5.1.4胃肠道 禁服牛奶、糖类食物,观察胃肠蠕动及排气情况。

5.1.5神志 当出现精神症状时,应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保持病室安静,光线不宜太强。

5.1.6加强口腔护理,并保持口腔清洁。

5.2严格消毒隔离

5.2.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制度,接触创面换药或执行护理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

5.2.2病房定时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用500mg/L8.4消毒液湿式拖地,并保持地面湿润。

5.2.3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6 特殊烧伤部位的护理

6.1眼部烧伤 应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眼部分泌物,局部涂烧伤膏或用烧伤膏纱布覆盖,以保持局部湿润,遵医嘱按时涂眼药膏。

6.2耳部烧伤 及时清除耳部分泌物,耳周部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尽量避免侧卧和使耳廓受压。

6.3口唇烧伤 口唇上涂烧伤湿润膏,保持局部湿润,进食时可用吸管吸入流质饮食,进食后清洁口腔用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

6.4鼻烧伤 及时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及痂皮,鼻黏膜表面涂烧伤湿润膏以保持局部湿润。

6.5会阴部烧伤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创面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清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时放尿。

7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7.1护理人员要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安慰病人,稳定情绪。

7.2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不安和恐惧心理。

7.3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特重度烧伤病人因伤势严重,情绪悲观,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因此早期的治疗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对20例特重度烧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对创面采用碘伏消毒,暴露包扎疗法,根据烧伤创面的变化来改变涂药的药量及清创次数,同时给予抗休克、预防创面感染及采取有效措施,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准确为临床医生提供信息,协助医生制定抢救治疗方案,为疾病的康复起到了主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9,131-134.

[2]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8-132.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