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行书,中国行书书法鉴赏
行书作为使用和流传最为广泛的书体,为历代书家所研习和掌握,历代的行书经典作品成为我们学习、临摹和借鉴的范本。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书法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书法行书欣赏
中国书法行书1
中国书法行书2
中国书法行书3
中国书法行书4
中国书法行书5
行书的学习与创作
刘京闻
行书作为使用和流传最为广泛的书体,为历代书家所研习和掌握,历代的行书经典作品成为我们学习、临摹和借鉴的范本,而且行书的学习和创作能够促进其他书体的学习,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书家,行书这一关是一定要过的。
一、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行书?
自魏晋以来,纵观历史上任何一位优秀的书家,没有人离开了行书这一书体,无论是唐代草书大家张旭、怀素,还是楷书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等,还有离我们较近的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也都在行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而在当代,一些初涉书法的爱好者便拿起一本大草开始临习,有的则在楷书领域止步不前,如果没有行书的根基,往往会影响到其他书体达到的高度,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习行书!
1、行书的笔法最为丰富;
相对于篆书、隶书、楷书较为单调的笔法,行书的笔法已经达到的千变万化的高度,王羲之留给我们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笔法极其丰富,不论是起笔、行笔、收笔,笔势、姿态各不相同,因笔生势,因势生形,故历代学书者笔法能得其一、二,已属难得。
2、行书的结字灵动多姿;
因为行书笔法的丰富性,笔与笔之间产生的奇妙的关连,这种笔势的变化造就了结字的千姿百态,而且自然得体。
3、行书的学习促进其他书体的提高;
我们知道,楷书易写的滞而呆板,草书易写得流而不稳,如果加强行书的学习,熟悉和掌握了行书笔法和字法的基本规律,楷书就可以写到灵动一些,草书也可以写得留而不滞,畅而不薄。
4、行书易识而灵动也让行书成为最易普及和大众最易接受的书体。
二、学习行书一定要学习王羲之和王献之
现在很多人在批评当代书坛遍地二王,除了二王就没有什么可学的吗?以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我是二王的忠实拥护者,我谈一下学习二王的理由:
1、从书法的技术层面来讲,二王的笔法和字法最为丰富,也蕴含了书法学习最基本的规律;我曾比喻二王书法就像数学当中的定理,因为定理更具有普遍性,能指导你去做其他任何类型的数学题。其他历代大家的书法也都是非常经典的,但都或多或少地侧重了一个侧面,普遍性相对弱了一点,从学习书法的基本规律来讲,当然是普遍性的东西更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但坚决不能否定其他书家“特殊性”的存在,因为那些“特殊性”对我们掌握了“普遍性”以后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有很多的学生愿意去学习和临摹米芾、黄庭坚和王铎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书法作品,而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和临摹王羲之《圣教序》这样的范本,因为学习米芾、黄庭坚和王铎可以经过一段短时间的临摹和学习,就能找到一些笔法和结字的规律,甚至能很快应用到创作中;而学习王羲之《圣教序》可能学习了几年也未发现明显的个性能够掌握,更别说到创作了,这让很多人在学习《圣教序》时失去了信心,这些现象只是短时期内表现出来的,从长期来讲,学习有强烈个性的书法如米芾、黄庭坚和王铎等书家作品,会让学习者在他们的圈圈里很难跳出来,而学习没有明显个性的《圣教序》,一旦掌握了其内在的一些规律,很容易让学习者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因为二王的书法更具有包容性。
三、一定要重视行书的技术
当今有很多人在争论技与道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技术是初学者的事情,应重视道的存在;有的人则认为技术最重要,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些偏颇,因为技和道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选择和重视什么样的技术,有什么样的技术就会梳理出什么样的思想,技和道永不可分,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就以《圣教序》和王羲之手札为例来研究一下王羲之的技术。
1、《圣教序》中的笔法研究:
什么是笔法?历代的书论中经常谈到这两个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