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春散文

2017-03-22

不知不觉,春天迈着轻轻的脚步走近了我们,看着这里一种被称为迎春花的黄色小花,就会想起家乡的春。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北国之春的散文。

北国之春散文 北国之春

知行北国的春来了,没有似锦的繁花,没有如缎的细雨,只有蔓延层叠的绿,一望无际,无遮无挡,绚丽地绿,温和地翠,娇嫩地绿,虽没有桃花娇艳,没有牡丹芬芳,没有茉莉馥郁,倒也是淡雅自在,无边无际,空灵缠绵,看来不倦,空气中自早到晚弥漫的清新是杨柳的情意,轻轻地吸一口,沁人心脾,像六月的连天碧荷,一股芳香的滋味儿。

是的,杨树那翠得发亮的嫩叶像能吃似的,嫩绿的叶子,一段儒雅风流的意蕴,绿得如绸缎一般的俏,如野草一般的汪洋一片,自如潇洒,没有局促之感,无拘无束,那样自得地绿着,蔓延到天边也不觉疲倦。

更有那多情的细柳,摇曳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摆动,阳光下恣意地生长,像是要把贮蓄经年的绿都释放出来,细细地柳叶嫩的出水芙蓉一般,一团团,云雨一样美丽,在如画的蓝天的映衬下,绿变得高远、深邃,像是春的心愿,这是春天的心吧,嫩嫩的,绿绿的,不厌其烦,自由自在,不管春风吹到是天涯,我自寻访,也只有柳树有这般风情,密密层层地绿,了解春的意愿,知晓春的心意,茂盛、自然,没有压抑,没有犹豫,一望无际,到天涯,潇洒如意,这边疆的柳,带给人的除了诚意,还有情意,重重的嘱托,别忘边疆柳,来年自生发。阳光透过柳叶洒下温凉的光,光影摇摇晃晃,如痴如醉,教人怎不思量,自春来,日上柳梢,年轻岁月,光阴如水,且欣赏这美丽的春光吧,将一切的烦忧都放置一旁!

放眼望,绿草长得极茂盛,一丛丛,一簇簇,叶子尖尖的,像刀,像剑,又像戟,铺张开来,绿毯一样,踩上去,软绵绵的,走了一小会儿,就离去了,是在不忍心继续踩踏,绿草知晓人对春的情意,总是不用多么盼望就奉献一片片的绿,绿海茫茫,春意盎然,生机无限。

小草是春天的使者,送来温暖,带来闲适,总是那样体贴仁义,如你踏春,绿草如荫,彩蝶翻飞,尽付韶光,东流春水,微风摇动,打几个滚,踢几脚球,大自然馈赠给人的生命,直须看尽满山的野花,才能与春草道别,绿绿的草儿,暖暖的的风,洋溢着温情,满含着暖意,伤春自古伤离别,看看长势旺盛的草,那忧伤会淡一些,生命的张力会孕育一个更旺盛的春,就连细雨如丝也无法阻隔草的生长,人生自是有离恨,不关风云月。

春光明媚,杨柳依依,绿树含情,野花吐蕊。彩蝶翩翩,蒲公英飞,一别春日,又是一年。春光亦醉,我且赏花,花娇人美,春衫单薄。山林含翠,北国知春,春宵苦短,我辈努力。

北国之春散文 北国之春

“婷婷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木兰花开山冈上,北国的春天已来临————”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日本歌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吕远先生译成汉语,从此风靡大江南北。这是一首思乡曲,是流落在外的儿女对远方的家乡和亲人无尽的思念的乡愁,真挚感人。

家乡,是漂泊在外舟马劳顿风尘仆仆的游子心中的圣地,是长满茅草的山道边篝火旁甜美的记忆,是抹去汗水尽一杯浊酒后惬意和安慰,是风餐露宿衣衫褴褛时温暖心怀的梦境。没有长久地离开家乡或是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是很难体会出思乡的感情和暗藏心底的焦灼和泪水。对家乡的思恋和对母亲的思恋是相同的。家乡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或脑海里。

乡愁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文人们最常使用的题材,日本也是如此,尤其是日本古代的和歌、俳句,描写乡愁的题材非常丰富。

可能是一片白桦树林,也可能是几株,孤独的立在木兰花盛开的山冈,有南风悠悠吹过,还有清新明丽的天空,就构成一幅完美的春天的图画,传达着春天的信息和气息。我们对此都不会陌生,我们也都会感觉亲切。这是十分熟悉的景象。我想,就在木兰花和白桦树生长的山冈上,还一定残留着斑驳的积雪和已经变得脆弱的冰碴。这样的景色尤其会长久地烙印在童年的记忆里,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时地在我们的心里放大,显影,乃至定格,成为永久的精神珍藏品。经历了长时间的严冬,一朵瘦弱的黄色迎春花,一枝挂满芽包的柳枝,一棵刚刚拱破地皮的蒲公英都会使人砰然心动,我们对此记忆犹新。

春天里想起妈妈。谚语云:儿行千里母担忧。老妈妈一定是住在北国的乡村里,可能很少出远门。现代工业使城市变化得难分季节或者是季节不清晰明朗。到处是高楼到处是车流到处是人山人海到处是霓虹灯闪烁,城市对春天的到来显得麻木,或者是根本觉察不出春天的到来。这些对妈妈来说都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妈妈深深地体会到北国的寒冷,她一定非常想念儿子,也一定想象得到儿子的衣衫单薄,难以御寒。她把对儿子的一片爱心全部寄托在一个小小的邮包——那是她为儿子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冬衣。她以为儿子虽然身在城市可还处在冬天的严寒里。儿子手上捧着带有妈妈体温的冬衣,他心里感到一阵阵温暖,虽然他现在并不真正地需要冬衣。于是他想到了家乡的白桦等等熟悉而又亲切的景物。这句歌词的日语原文直译是:季节在城市里不明确,我收到的是妈妈寄来得小包裹。吕远先生对歌词所蕴涵的情感把握得十分准确,译出了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把母亲对儿子的挂念和儿子对母爱的怀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精彩极了。我读过许多《北国之春》的翻译歌词,有的出自一些日语教授之手,但几乎都是就字面而直译,对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缺少美感,实际上是对歌词的整体内涵没能够理解。

一首好歌之所以百听不厌,首先要有感情真挚的歌词,然后要有优美的配合词意的曲子,最后是歌唱家对词曲进行的二度创作和演绎——演唱。《北国之春》正是因有国画一样的歌词,浸透了母亲和游子的思念,并且把这种思念放在一个清新的解冻的季节里,放在一个阔大无比的空间里,自然地打动人心,使人在淡淡的惆怅后多了一份亲切回忆的和向往。这就是它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原因。后来也有一些歌,按此曲填的词,听起来有些驴唇不对马嘴的味道,滑稽得很。

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接触到这首《北国之春》,后来又得到日语原词,喜欢的不得了,不但爱听,更爱唱,单位搞联欢会或是朋友相聚去歌厅,总是情不自禁唱上一遍,而且一直唱到现在,估计还会一直唱下去。

因为,我也是一个游子。

北国之春散文 北国之春

当东风开始解冻了大地,远山上的皑皑白雪隐去了痕迹,春天的气息接踵而至,蛰伏在地下的生机暗流涌动。转瞬,清明的细雨打醒沉睡的原野,浅浅的新绿像含羞的小姑娘,悻悻然露出了头,在桃红梨白竟芳菲,柳堤嫩绿千丝翠中春天的鼓点擂响了四月的序曲。

行走在春天里,沐浴在春光下,春风拂面,久违的舒心惬意悠然而生。春光明媚,春色恼人更撩人,发现美,寻找美,讴歌美,躁动着沉闷在漫漫寒冬的心,此时鲜活了跳动的思维。大好春光,呈现给我们如诗如画的山水风景岂能错过。还是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日情怀的美意吧。

北国之春在喜悦黄昏的晚霞里点起了希望的流火,在晨光四溢的朝阳中改换了时光的定义。像一卷用排笔轻描平铺的彩色油画,又是一幕用长焦相机广角镜头扑捉的宏阔视野。是一幅尚未完结的艺术佳作,带着崭新的画笔清香和水墨气息展现在眼前。

北国之春少却了江南水乡的细雨迷蒙,原野虽已换上新的戎装,也只在淙淙溪涧的水声中荡起绿意满地的泥土芬芳,春风浩荡的诗意不再是李清照的清丽婉转和温庭筠的空灵朦胧。南雁北飞长空鸣叫中多的是辛弃疾的戎马倥偬意境悠远。

北国之春,最有气势和震撼力的变化莫过于远山雪消,黛青巍峨。一眼望去,远山共长天一色,白云在其中飘舞,宛若浩渺的大海,展现出无边无际的耀眼和憧憬。在春风里一起涌动气势壮观的波浪。河床两岸,杨柳轻风曼舞,婀娜多姿。垂柳俯身亲吻清澈的流水,紫燕曼妙的尾翼荡起无数的涟漪,春天的的灵感顺着水面荡漾开去。岸边青草绿地,奔跑的牛群在春光里追逐,有健壮的公牛摆开角斗的架势,用力量决出春天的勇士,远处的牛犊在草滩上漫步,偶尔在小跑和玩耍中增进彼此的友谊,成年的情侣们用身体亲密摩擦接触。在河滩上不失时机的释放着爱的信号。这个季节里所有的生命都在快乐和幸福中悠闲徜徉。

北国之春塞上景,所有的生命都是鲜活奔放的,不分高低贵贱,都在争先恐后扮演春的使者。北国四月春潮奔,黛青鹅黄争相涌。杨柳渗绿草渐青,户户野外赏春景。游目骋怀,惠风和畅;前尘凝眸,黄土厚重。天蓝如浩海,阔野展风采,置身其中,我们恍若人间的杨柳和花朵,伴随着一份心境和心灵的涤荡,无拘无束的季节,一眼春光,一路愉悦,欢笑在美景中释放,美好在心田中驻留,灵魂在自由的飞翔!

北国之春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北京的经典散文3 篇

2.冬去春来的忧伤散文

3.北方雨天散文

4.白落梅散文精选3篇

5.感悟春天散文3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