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实验随笔,关于高效课堂实验的随笔
高效课堂要精炼,在实验中老师有何心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高效课堂实验随笔,一起来看看。
高效课堂实验随笔篇一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灵性。
高效课堂实验随笔篇二
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心得,我倍感荣幸!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核心是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及小组合作学习。下面我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以及管理。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本班学习小组通常由8名学生组成。
(1)全面了解,组建小组。在组建小组之前,我先对全班学生的构成、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准则进行小组的划分。简单的来说就是组内成员男女搭配,优差搭配,性格搭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成绩我将每组学生编上序号,1、2分别坐在正重点,旁边做4、6和3、5。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2)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实践告诉我,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我认为学习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2)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3)学习成绩应该优秀(4)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5)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要有创新精神 。在确定小组长之后,还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确定学科长,记录员,发言人等,使,使每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车”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小组凝聚力。
(3)齐心协力,百花齐放。在学习小组建好之后,让小组成员共同磋商、集思广益,为小组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组名,共同制定组规,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4)方法导航,完善评价。实验初期,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我发现只有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在一旁看或听,合作交流变成了看热闹。参与交流展示的大多是学科长、小组长等能力较强的学生。组内的其他学生则是选择倾听。结果能力强的学生越来越强,能力弱的学生越来越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一方面改变了单一的群学模式,先给学生自学和对学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群学交流吗,答案一致的没有必要讨论,有不同观点再展开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我加大了对小组长的培训力度,要求他们在合作交流时,先安排组内的“潜能生”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完成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然后按座位顺序依次发言,最后由学科长补充。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鼓励,“潜能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感受到了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现在,全班同学课堂上都有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他们在展示汇报中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了学习欲望,增强了自信心,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队意识和自信心都有所增强。优等生成了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的小老师,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潜能生也能在本组学生的帮助和鼓励下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刚刚实施时,没有系统规范的评价依据,多靠即时的口头表扬来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尽管八人小组的学习形式已经建立,但是心连心的凝聚力却还没有形成。在学校数次培训和指导的启发下,我,制定了简单的课堂加分制度,并将加分的内容、形式、分值制成表格下发到各组长手中,节节做记录,天天做统计,周周做汇报,同时伴以明星组长、红旗小组等各种评选活动,利用班会或者晨会的时间大张旗鼓地表扬。这样以来,小组长的工作主动性被激活,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慢慢增强,大家都不想让自己小组的分数成为全班最低的,于是就有了强烈的上进意识和为集体争光的意识。这样的评价机制运行以后,不但让语文教学变得有序井然,而且激活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运行。此外,在评价方式上也尽量做到多元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堂评价与课文评价相结合,目前评价与长远评级相结合
二、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向盘。导学案中主要设计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它包括以下环节: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法指导、学习流程、教学反思等。刚开始由于什么都不懂,所以设计出来的导学单全是习题的堆积,从拼音、字词、句子到阅读理解,跟成套的习题集没有两样。拿到课堂上,课本全被抛到了一边,四十分钟尽组织学生做了导学单了。如何有效地使用导学单呢。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断学习和摸索,现在我的导学单基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自主预习;这一环节主要是从字(读音、多音字、形近字)、词(释义、造句、补全句子、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句(分析句子)、文本主要内容(课文梗概)、文本框架结构(板书设计)等环节引导学生展开结构化预习,通过预习,写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②研读探究;研读探究题是由学生生成和教师预设的,模式一般是围绕“重点句子分析、课后练习、文本写作特色、主题思想”来设计,探究题的预设2-3个即可。问题的设计要能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凸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读、写的指导,通过对重点字、词、句的品悟感悟,突出语文的读味、品味、写味。③拓展积累;根据所学课文类型的不同,拓展积累的内容也相应不同,可以是好词佳句的积累,可以是美文欣赏,也可以是课外知识的拓展。④学习表达。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在每篇课文学完之后,我都会引导学生对本课的表达特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尝试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完成小练笔;④当堂检测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巩固和提高。题目主要绕“字、词、句、课内文段阅读、课外阅读、链接生活”等来设计。大家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总之,导学案的编写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进行高效课堂试验至今,虽然品尝了许多令人欣喜的改变和成果,但也积攒了一些让我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从形式上表现的很细致扎实的结构化预习中,有许多孩子只是将课外资料上的基础知识或者和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不加筛选或者不分重点地罗列和摘抄,结果是书上画的花花绿绿,写得密密麻麻,但实质上一经抽查,连最基本的课文朗读关都不能过,字词认读关也是问题重重,暴露出的问题是不但使预习流于形式,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学习反而走向低效。其次,如何在语文课上合理安排时间,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也是一大困惑,一堂课35分钟,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有交流汇报的时间,真正用来进行朗读训练和写作指导的时间屈指可数。长此下去,会不会让我们的课堂失去了原有语文课的生命情怀和情趣情感呢?
高效课堂实验随笔篇三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校教师现已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活动的探索实践中。下面将我校本阶段英语组听课活动总结如下:
一、对“高效课堂”的总体认识
“高效课堂”的宗旨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效,基本思路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前置,老师先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提前自学,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内容,让学生提前自学解决,课堂上,仅仅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同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说起来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就很难了。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有时候前松后紧;有时候学生质疑、讨论、回答时热情很高,不好意思打断学生,因而用的时间较多,控制不好等。
2、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课堂上有时候对学生点拨还不是很到位。
3、缺少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课堂上教师还不能完全放开手。因此,老师应当切实转变观念,跳出传统教学的怪圈
4、为了赶进度或者怕学生思考不出来而代替了他们的部分思考,导致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体现不出来,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老师要提前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对于学生在课前自学中遇到的疑问,可先让学生们交流研讨、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对于学生们的确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可进行引导、启发,甚至进行难点讲解,同时,对于重点内容,老师还应重点强调。
高效课堂实验随笔相关文章:
1.高效课堂教学随笔
2.高效课堂随笔
3.语文高效课堂随笔
4.关于高效课堂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