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有哪些
在饲养公猪时,必须时刻注意它的营养状况,使其保持不肥不瘦。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生猪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生猪饲养管理技术
1)与传统养猪一样,首先要打好疫苗,控制疾病的发生;
2)进入发酵舍前必须做好驱虫工作;
3)进入发酵舍猪大小必须较为均衡,健康;
4)保持适当的密度:养猪的头数过多,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就会降低。一般7-30kg的猪0.8-1.2平方米/头,30-100kg的猪1.2 -1.5 平方米/头 ;
5)使用发酵床菌种之二厌氧发酵的生物饲料;
6)注意通风管理,带走发酵舍中的水份,天气闷热时,开启风机强制通风,以达到防暑降温目的;
7)日常检查猪群生长情况,把猪太小的猪挑出来,单独饲养。
发酵床垫料养护的注意事项
1)通风:室内应保证良好通风。
2)通透性管理:应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25cm左右,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
3)垫料补充: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表层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
4)湿度控制: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45~60%,应经常检查,如水分过多应打开通风口,利用空气调节温度。床面不能太干燥,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
5)喂料:为利于猪拱翻地面,猪的饲料喂量应控制在正常量的80-90%。可定时定量,亦可自由采食。
6)温度控制:夏季翻撬频次降低(7-15天一次),冬季频次增加(5-7天一次)。夏季如室温过高,可采取强制通风、水帘降温、喷雾降温等措施。
7)发酵条件:发酵条件(发酵床专用菌、通透性、营养物、湿度、酸碱度等)最优处者先发酵而且快发酵,发酵条件劣者后发酵而且慢发酵。
8)消毒:利用发酵床养猪,猪只本身很少得病,连感冒的机会都很少。但当遇到局部、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大的疫病流行,或整个猪场需全面消毒处理时,则仍可进行正常消毒,正常消毒几乎不影响发酵床的工作。消毒液只是对表层部分的功能微生物有点影响,不会对整个发酵床数以亿万计的功能微生物造成什么威胁。
9)防疫:应用发酵床养猪技术,正常的免疫程序不可减少,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尤为重要,但抗生素等药品的用量可逐步减少,减少量一般可达到50%以上,规模化猪场全部采用该项技术,正常运行半年以后,药品使用量还会锐减。
生猪养殖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在饲养公猪时,必须时刻注意它的营养状况,使其保持不肥不瘦。过肥的公猪整天睡觉,性欲低下,过瘦则营养不良,没有性欲。
(二)猪体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可刷拭一次猪体。并要求每天在运动场地运动2小时左右。此外,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良好的性欲。
(三)种公猪的饲养应以精料为主,粗、青饲料搭配,饲料种类要求3种以上搭配。配种旺季应加喂豆类、鸡蛋等蛋白质饲料,以提高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
二、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基本要求是保证母猪身体健康、按期发情,消除不孕因素,及时配种,提高受胎率。配种前母猪的膘情达到6—7成为宜,太瘦或太肥的母猪对受胎都不利。经产母猪由于哺乳,体况消瘦,应在配种前20—30天实行“短期优饲”,使其恢复体力。
三、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身体健康和无遗传疾患。后备猪应是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并来自无任何遗传疾患的家系。猪的遗传病有多种,常见的有疝气、隐睾、偏睾、乳头排列不整齐、瞎乳头等。遗传疾病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严重的造成死亡。
2、体形外貌的选择。后备猪体形外貌应具有品种特征。例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驱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要求。如长白猪毛色纯白,耳大且前倾,头小嘴长,体驱细长,后驱丰满,四肢细高,给人清秀的感觉。
3、繁殖性能的选择。繁殖性能是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猪应来自繁殖力高的家系,并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
4、生长和育肥性状选择。后备猪的生长育肥性状或者和其同窝猪的育肥性状都是挑选后备猪的依据,包括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方面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
2、配种初期的母猪应少受刺激,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母猪。
3、适当运动,在妊娠的第一个月为了恢复母猪体力。重点是保证营养供给,使用猪充分休息,少运动。一个月后应使妊娠母猪每天自由运动2~3小时,以增强体质并接受充足的阳光,妊娠后期应适当减少运动,临产前5~7天停止运动。
4、疾病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易引起流产的药物。
5、注意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温,注意防病和猪体卫生,并要避免因机械损伤造成流产。
6、母猪产前1周进入已消毒过的产房,准备好接产用品,接好红外保温灯。
7、进产房后,根据哺乳母猪膘情,逐渐减少饲喂量,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
8、注意观察母猪的临床每1次征兆:产前1周外阴红肿,尾根两侧下陷,产前1天左右乳头能挤出奶水。
9、产前6~8小时地方品种叼草做窝;引进品种用嘴拱地或用前足扒在地面,精神不安。来回走动,排粪排尿频繁。
10、分娩过程中有专人看守,整个分娩过程为14小时,一般5~25分钟产出1头仔猪,胎衣排出后立即清除,防止母猪因吃胎衣后吃仔猪。对于难产,应肌肉注射催产素20~30单位,同时注射强心针,如果半小时后还未产出仔猪,需要人工助产,消毒手臂后伸入产道,掏出大的胎位不正的仔猪,如产道过窄,应请兽医做剖腹产。
五、仔猪饲养管理
(一)哺乳仔猪
1、抓好乳食,过好初生关。一是要做好接生,防止仔猪被压死、冻死或难产而死,降低仔猪出生死亡率。二是要在出生24小时内剪犬齿和尾巴,防止咬伤母猪乳头、咬尾和互相咬架,影响哺乳和猪的安全。三是要固定乳头,吃好初乳。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丰富,又含有免疫抗体和镁盐等。初乳除将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增强仔猪抵抗力外,还具有轻泻性,促进胎粪排泄,初乳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仔猪的小肠内几乎全被吸收,有利于仔猪生长。初生仔猪开始吃奶时,往往争抢乳头,为了使同窝猪生长均匀和健壮,应在仔猪生后2~3天内由人工扶助采取扶弱抑强的办法,让仔猪吸吮固定的乳头,即尽量把弱小仔猪固定在前几对乳头。四是要抓好防冻、防压、防病。母猪在冬春季节分娩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冻死或被母猪压死,因此加强护理,做好保温、防压、十分重要。五是要做好防病。主要是预防仔猪黄、白痢,多见于产后3~5日龄和15~20日龄。防治黄、白痢,一般可采取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药品。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一是补铁、防贫血。仔猪出生时体内贮存的铁约50毫克,每天生长需7毫克,而仔猪每日从母乳中仅能获得1毫克,如果得不到补充,一般10日龄前仔猪就会因缺铁而出现食欲减退,被毛蓬乱,生长停滞和发生白痢甚至发生死亡。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天内每头注射100~200毫克铁剂。二是补硒。仔猪出生3天内和断奶时,分别给每头仔猪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0.5~1.0ml,防止僵猪和断奶后患水肿病、白肌病。补硒可和补铁同时进行,注射铁硒合剂。三是水的补充。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要水量较多,因此从3~5日龄起要补充饮水。据试验,用含盐酸0.8%的水给3~20日龄的仔猪饮用(20日龄后改用清水),有补胃液分泌不全,消化胃蛋白酶的功效,可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四是及时补料。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料,方法是在干燥清洁的木板上放少许料,待开始采食后换放料槽中。开始补料时,一定要按“少喂勤添”的原则,每日饲喂4~6次。及时补料的目的是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解除仔猪牙床发痒,降低断奶后吃料的应激。
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母猪的泌乳量在分娩后21天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而乳猪所需要的营养是不断增加的,21天后母乳无法满足乳猪的营养需要,所以必须尽可能多地让乳猪采食全价配合饲料。乳猪料要求营养高且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