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两天旅游攻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绍兴两天旅游攻略,欢迎大家阅读!
桂花飘香时节,去了一次绍兴,因为鲁迅,这辈子是肯定要到这个地方去的。
一大早起床,乘六点零一分的T791次火车(新空调软座特快61元),于八点肆拾分到达。过去常听母亲说:“人是天边之鸟”,是啊!刚才还在上海,这会儿却已站在绍兴的街头了。
等出租车的乘客不多,不象上海火车站要排长队,一会儿我们就上了车,对司机说一声“锦江之星”,没有任何多余的话 ,车就上路了。几分钟后,过了一座桥,就看到了高高悬挂在马路边的“锦江之星”的招牌,汽车拐了进去,停在了旅馆门口。起步费5元加燃油附加费1.50元,司机很规矩的。
在前台办好入住手续,我们想要的双号房间暂时没有,就只好住朝着马路的单号房了,心想反正也就一个晚上,只要干净就行。
上了七楼,去房间放下了一个双肩包,我们就出发去景点了。
“锦江之星”的一张小小房卡还正管用,上面有去到各景点的乘车指南,而且在旅馆门口的一个叫元培中学的公交站,就能乘各路公交方便地抵达鲁迅故居、沈园、兰亭、柯岩风景区等景点,对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我们正是雪中送炭,心想这个旅馆还是挑对了,交通便捷哦!
第一要紧的自然是去朝圣鲁迅先生,我们早饭也没顾上吃就上了24路公交车,心想到那里吃臭豆腐去吧!
绍兴的公交车留给我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票价低廉,报站清楚明白。没有售票员的车,由高高悬挂在车厢前部和中部的移动电视显示站名,字很大,占据了整个屏幕,我这个近视眼也看得非常清楚,声音也确保每个人都能听见,而且车一启动,下一站的站名就预先报出来了,待到站又报一次。有售票员的车,售票员都挺敬业的样子,一直站在那里工作,那个为她设的座位好像是多余的。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和鲁迅的半身画像和一幅画,画面上有老屋、小街、小河,还有乌篷船。后来知道这叫“鲁迅故里景墙”。景墙前还有三个或坐或站的铜像,也是后来知道其中之一是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另一个是《故乡》里的闰土。
景墙前已簇拥着很多游客在照相,我们照完后就去一旁的游客中心领取参观票,同时租了一个电子讲解器,工作人员帮我把耳麦挂在耳朵上,按照讲解器上的标示开始了对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地方的寻访。
我心中敬慕的鲁迅先生啊!职业的使然,一遍遍地研读过你的《狂人日记》、《祝福》、《药》、《拿来主义》、《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对你再熟悉不过了,特别喜欢你写的《伤逝》,为子君发出过无数次的叹息 。今天来到先生的故里,让我也来感悟一下曾经哺育过你的这一方水土。
从周家老台门到周家新台门,走过了很多堂(厅堂、佛堂、香火堂……)很多房(卧房、书房、闺房、绣房、厨房、沐浴房……),边走边听着解说,隐约感受了一下过去大户人家的生活。心想,鲁迅家以前还是颇有钱的人家呢,只是后来败落了。
来到鲁迅笔下那充满童趣的百草园,如今倒真的比较乏味,两畦菜地,长着些毫无生气的菜,没有丝毫可留恋之处了。
周家老台门对面是寿家台门,乃鲁迅的塾师寿景吾的故宅。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就位于宅子里的东厢房。
来到三味书屋,才知道了“三味”的含义,惭愧!过去读书是多么不求甚解!“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看着这简陋的教室,想想从这里竟走出了鲁迅和周作人两位名垂文学史的文学家,不禁对寿景吾这位老先生肃然起敬。鲁迅评价自己的老师为“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五年求学期间,读了《四书》、《五经》、《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还读了很多课外书如《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心想,过去私塾的语文课正是很高效的。
走完了三个台门,就在街上品尝起臭豆腐来了,随处都可见臭豆腐摊,其实跟在上海吃到的也没什么差别,吃到后来就不想吃了。然后去参观鲁迅纪念馆。
从纪念馆出来,便顺着门前的这条鲁迅路,去找咸亨酒店,去寻觅孔乙己。走不多远,发现好几个咸亨酒店,有点懵了,不知哪一个是正宗的。问了一个当地人,自讨没趣,回答是“都是正宗的”。于是进了咸亨楼用午餐。第一个要点的菜自然是茴香豆(8元),然后是霉干菜烧肉(30元)、苋菜梗蒸豆腐(15元)……,不会喝酒,所以尽管有那么多正宗绍兴老酒可供选择,也是白搭。我想绍兴菜和上海菜不会有很大的区别,果然如此。
午餐后继续顺着路朝前走,才找到了正宗的咸亨酒店,标志是那曲尺型的大柜台。驻足细看店堂里的摆设,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便鲜活地呈现于眼前。在门口照了几张照片便急忙向下一个景点——东湖进发。
我们从鲁迅路走到解放路,顺便看了一眼这条据说是绍兴最热闹的马路。拐了一个弯找到了K001路公交站。2元钱/人到达东湖风景区。
进入大门,恰好听到一个带团的导游在解说:“绍兴东湖、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统称为越中三大名湖,如果说西湖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那么东湖就是一位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汉了”,哇塞!
都说绍兴有“三乌”: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还被冠以“三乌文化”的美名,来到绍兴肯定是要坐一下乌篷船的。在东湖可以满足这个愿望了。
我俩上了一条船(单程50元/船,可以坐三人),船老大即刻就划开桨载着我们漂流在享有“天下第一水石大盆景”的东湖上了。
人生难得这样闲适的时光,听着嘎吱嘎吱的桨声,在湖光山色的怀抱里摇啊摇。原本有点热的天气,此刻觉得阴凉下来了,真惬意啊!我发现船工这时是用他的两只脚在摇橹,动作非常娴熟自如。
“这是仙桃洞”,一路沉默的船工开始说话了,我们的船进入了一个两旁皆是笔立的石壁处,看得出这是人工开凿的。据船工介绍,这里的水是很深的。
从仙桃洞出来不多远,又进入喇叭洞,只听得前面船上的人在“哎……哎……”地大声喊叫,原来在听回音呢!
最后一个洞叫陶公洞,这个洞最奇,四周的石壁百多尺高,船工的介绍言简意赅:“井底之蛙”,果不其然,我们抬头一看,只看见了一小方天。低头看,墨黑的水,深不可测,老公指给我看水底下有网。石壁上刻有郭沫若先生的一首诗。船工用桨在崖壁上这里顶一下,那里撑一下,让船在“井”里掉头,出洞时又听得船工说了三个字:“一线天”,哦!正前面上方两旁边的崖壁之间只有一尺多的距离,难怪叫一线天呢!
三个洞游毕,我们乘的乌篷船也到码头了。登岸后,漫步湖边长堤,亭台楼阁皆收入眼中,但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柳树下的一窜窜红灯笼,三个一窜,上书“绍兴酒”,它们在风中飘荡着,一路送我们离去。
D2:早晨七点半上了3 路车,直奔书法圣地兰亭而去。
兰亭,因王羲之《兰亭集序》名闻中外,老公是书法爱好者,我算是追怀风流者去寻踪访迹吧!
到“兰亭风景区”站下车,进到景区,游客还不太多,空气异常新鲜,顿觉心旷神怡。
先看到的是“鹅池”碑亭,亭内碑上的“鹅池”二字据说是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合书而成。“鹅”字把左偏旁“我”字写在了“鸟”字上面,特别漂亮,传说王羲之一笔而成,儿子续写的“池”字,我等外行看来是天衣无缝,似乎与上面的“鹅”出于同一人手。
接着看的是一块“兰亭”碑,乃康熙的真迹,自然“兰”字是繁体字。
印象最深的一块碑当然是那块堪称江南第一碑的“御碑”。它高六米多,宽二米多,正面镌刻的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兰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兰亭即事》诗,祖孙二代皇帝的书法作品刻在同一块碑上,已属罕见,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过去皇帝好像都是书法家,一笔字写得那么好,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都处理得如此到位,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我练一辈子也写不出这么漂亮的字啊。转来转去欣赏良久才离去。
还有一块“太”字碑,据说是王献之写了一个“大”字,给父亲王羲之看,王羲之看后,在“大”字中加上一点成了“太”字,意在纠正原先上紧下松的结构。
后来王献之把写的字又拿给母亲看,不曾想母亲说,这么多字,只有“太”字底下的一点写得最好。我想,有如此眼光的母亲无疑也是一位书法高手。
最后我们在兰亭最主要的建筑王右军祠里鉴赏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大书法家临摹《兰亭集序》的手迹。我也在这里弄清楚了《兰亭集序》的来龙去脉。
王羲之,当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有王右军之称。他于永和九年,暮春之初,邀好友41 人在兰亭饮酒赋诗。这帮文人雅士那天共作了37首诗,编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写下了墨冠中华的《兰亭集序》。此墨宝传到王羲之的七世孙后,才传给外姓人即弟子辩才,后又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去,并带入棺材,自太宗死后,《兰亭集序》的真迹便再无人见过。但据说在唐太宗的陵墓中并未发现这件殉葬品,是否能在他儿子的墓中寻得,现在还是未知数呢!等日后乾陵发掘了才能破解这个谜吧!
欣赏了各朝代诸多著名书法家临摹《兰亭集序》的各种手迹、刻石。离去时,买了一把扇子,正面有“兰亭”字样,反面乃《兰亭集序》,以作次行之纪念。细读这篇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想见当年之情景也!
十点在兰亭风景区站搭乘3路公交,到针织厂站转77路公交至柯岩风景区下车,因为很想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所以来到这里。门票一百元好像挺贵的,说是有三个风景区可游,并能坐两次游艇。
自然是先进鲁镇看看。挺失望的,这个人造的鲁镇,没有一点人气,空荡荡的,除了三三两两的几个游客,看不到镇上有什么人。就看看老屋,小桥,流水,一个小饭铺。竭力地想象祥林嫂在那河边淘米,却总也真切不起来,怏怏地去游艇码头等待。
坐游船到鉴湖景区,也就是一个一般的公园。然后又可以坐游艇去最大的柯岩景区。我们没耐心等船,就自己步行到了那儿。
沿途人不多,跟两个大学生结伴同行,一起找前行的路。他们和我们一样,不想登山,舍弃了山上的景点,就在下面转转。柯岩还是值得一游的,风景秀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座突兀的石刻大佛,用一高达十几米的岩石雕凿成山洞样,弥勒佛就坐落在山洞里,跟四川乐山大佛又不一样了,但也是属于看过难忘的。
由于还想去沈园,所以走马观花地把柯岩走了一下,很多地方都未及细看,有点遗憾。
一点乘77路至鲁迅故里站,步行到沈园。陆游与唐琬的婚姻悲剧,吸引我们一定要来这块伤心地看看。
这个私家花园与苏州的一些园林颇相似,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此刻游人如织。
在刻有陆游唐琬两首《钗头风》词的残垣边,很多人在静静地聆听一位导游小姐声情并茂的朗诵:“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唐琬和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真乃一对才子佳人,留下两首爱情绝唱,雷倒后世人无数。我打心眼里佩服唐琬在诗词方面的修养,如今少有这样的才女了!
离开沈园时,我还在感慨,过去的封建家长对儿女的婚姻可以横加干涉至逼迫离婚的地步,现在恐怕鲜有这样的事了。
因为买好了16:46的回程票,所以没有时间再去其它地方,匆匆在鲁迅故居景区购了些土特产,直奔火车站而去。
这篇流水帐游记断断续续写了两个月,今天一看已是零玖年了,赶紧煞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