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纸媒新闻冲击力的几点思考
如果发生什么大事,现在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上网浏览一下。不可否认,在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优势、影响力正在下降。据统计,现如今美国人中看报纸的只占一半,其中年轻人不到20%;而《消失的报纸》一书的作者Philip Meyer还在书中预测报纸会在2040年4月消失。不管这个预测将来会不会兑现,我想说的是,只要有需求,就有价值,就有存在的必要。正如电视出现后,有人说广播会消亡,但广播因收听方便,找到了生存空间且活得不错,如北京交通台投入少,人均创利却达数十万元。因此,作为纸媒要提高新闻冲击力,目前最根本的是应该面对现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主流新闻,而创新、策划新闻是纸媒制胜的关键。
发挥优势,做足权威新闻
众所周知,网络资讯丰富,能24小时供应新闻,特别是现在有了微博、博客等,一个人简直就是一家通讯社,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新闻。但是有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目前许多网上疯传的新闻,都是靠纸媒介入后炒热起来的。也正因为此,我们看到纸媒还是有它的优势的。
真实是生命。真实是新闻价值所在,是新闻媒体的生命之源。网络具有海量信息,但这恰恰是其弱点,因为“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而且新闻的可信度有多高,也让读者无法辨别。
网络上假新闻泛滥,给纸媒留下了发展空间。报纸上的内容是经过记者、编辑和值班老总等层层把关后才上版与读者见面的,因此可信度高。《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总编辑曾说过,《华尔街日报》读者相对稳定,靠的就是做权威新闻。所以,报纸上“据传”、“据说”、“可能”等新闻源不确定的新闻应该杜绝,不刊登未经核实的新闻。作为报纸,还应严格规范记者采访流程,记者一定要到现场采访,且应多方采访,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信息源,而在做批评性报道时,更要做到双方说话、权威说话和专家说话。
只要坚持真实这条底线,那么报纸肯定是权威新闻的发布者,必定是权威部门发布新闻的首选。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的很多新闻,要经过报纸记者重新核实采访后再见报,可见要看真实、权威的新闻,还是要选择报纸。只要有读者,报纸就有发展的空间。
精致是核心。网络信息太多太滥,让人看了很累。而报纸因为空间有限,决定其必须精编、精选并整合大家关心且有用的内容,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取有用信息。
比如《海峡都市报》(以下简称海都报)国内国际新闻,就采用“版主制”,推出“头条你来顶”栏目,细分读者群,更细分读者需求,每个板块都配有编辑评论专栏,以全新的理念、多维的视角和详尽的信息,给读者提供一个最佳的阅读平台。
所以,网络时代,报纸千万不要跟网络比信息量,只要抓住主流新闻并做精,就能抓住读者。只要把主流新闻该做大的做大,该做细的做细,该重点包装的版面前置,这样就一定能留住读者。
凤凰新媒体互联网负责人做过这样的预测:“网络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从强势的主导地位转化成基础内容的提供者。在文字的精致化、文稿的精短化、图片的高质化、先网络再印刷的时效化等方面,传统媒体既面临着来自网络媒体的挑战,也充满了机遇。”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面对挑战的同时,应时时把握自己的优势,把新闻做精致,把新闻做强势,才能提高自己的冲击力。
追求独特,避免同质新闻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和网络快速传播的今天,想拥有独家新闻并非易事,而且即使有独家新闻,拥有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因此,新闻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那么,如何打破“千报一面”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独立的见解、独到的思考、独特的视角提高信息加工档次,并采用不同的版面布局、字体字号等形式差异,让新闻脱颖而出。
策划制胜。如今新闻一发生,网络、电视、广播等早就滚动播出,特别是大事,很多人早就知道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纸媒不可能再仅仅满足新闻本身,而应该加强策划,挖掘更多的新闻内涵,才能真正做到“后发制人”,从而避免同质新闻。
新春伊始,福建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孙春兰特别强调: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海都报编辑部看到后,感触很深,编委会连夜召集采编人员开策划会,并推出大型策划“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寻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求学艰辛的贫困学生,发动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一起来帮扶这些贫困孩子。文章见报后,该报捐助热线电话不断,而让人高兴的是,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看到该策划后,表示要帮扶救助更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学生……这个大型策划远超同城其他媒体的简单消息,避免了同质新闻并成为亮点;对社会效应来说,也找到了主旋律报道和民生报道的最佳结合点。
新闻策划是报社的强项,也是网络等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其实,策划除了上面讲到的发生新闻后,顺势策划做大做强新闻、扩大影响外,还有一种是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做好主旋律策划,像海都报做的大型策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巡礼?空中看福建》等。
另外,活动策划也是不可缺少的。作为报纸,要想留住读者,一定要增强与读者的互动,让读者从策划活动中得到实惠,比如海都报推出的“看房直通车”、“海都金算盘理财讲座”、“海都大讲堂”、“阳光助学”等,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而且社会影响力也大大增强。
深度养眼。在报道新闻的速度上,报纸不如网络这是事实,但在挖掘深度方面,报纸却有天然的新闻原创优势。比如,海都报在处理国内国际大事时,编辑会向国内新闻发生地的相关记者约稿,会连线国际新闻的相关专家进行评论,再综合相关媒体的报道进行整合,并配合该板块主持人的即时评论,这样哪怕天下大事,网络炒翻天了,海都报第二天见报的内容还是很厚重,还是有其独家的视角和独家的处理方式,还是有读者喜欢阅读的内容。
另外,国内国际大事也可进行本地化操作,做得有深度、有广度、有受众。比如,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宣布对华轮胎征收3年的惩罚性关税。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财经新闻,如果直接编发,那跟网络上没什么两样。但海都报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A股S佳通控股股东在莆田,是福建佳通轮胎,其出口美国业务占其总业务的三成,特保案使其受损严重。因此,记者深入莆田调查写出《福建佳通身陷美轮胎特保案》深度文章,这样本来只是一个符号的特保案,成了我们身边的事情,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并引起本地读者的关注。
而更为重要的是,本地新闻也需要深度化操作,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在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也是媒体能胜出的常用手段。比如,去年在福州发生的集装箱从高架桥上掉下来砸死人这个社会新闻,海都报除了做足新闻本身外,还经过连续追踪报道,挖出汽车司机为了自身安全,基本上对集装箱货柜不上锁这个潜规则;并促使相关部门出台规定,严查这种潜规则,集装箱不上锁现象因此得到有效控制,老百姓的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操作到位。新闻是活的,不同的记者去操作一条新闻线索,做出来的新闻是不一样的。这跟记者的采访经验、知识积累,对新闻的判断、写作手法、思维方式等都有关系。好的记者在操作新闻时,采访要到位,下笔时要有求新求活求深的创新思维,也就是常说的思维要活跃,要积极创造。内容上求新,形式上求活,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跳跃性思维,问得多,采得多,回来写稿时,可选取的素材就多,写出的稿子就会内涵丰富,可读、耐读。
栏目添彩。一张报纸如果有好的栏目,是很能吸引读者的,而且能让报纸上档次。培养好栏目既是避免同质化的手段,也是战胜竞争对手的利器。好栏目是报纸的拳头产品,会为版面添彩,会增强报社的竞争力。比如《人民日报》有“人民时评”、《新民晚报》有“夜光杯”等,这些栏目因为可读性强,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去年,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今晚报》的“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市场”,他们坚持了6年,由此可见他们追求品牌经营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决心。其实像这样的栏目,海都报之前也做过,但因为编辑轮换、部室调整等,使得没能长期培养出好栏目来。因此,好栏目是需要时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来打造的。而好栏目的社会回报也是很丰厚的,这一点应引起纸媒的关注。
优势互补,报网联动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都相应在原有电子报的基础上做大自己的网站,谋求报纸未来的出路。从各报的实践来看,强化报网联动,最大限度地留住读者是他们探索的重点。其实,报网联动是双赢的举措,可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做大做强。
动起来。利用网络可以实时更新新闻,同时滚动更新事件进展;而报纸在第二天则对这些新闻进行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解读。这样做不仅满足了读者对新闻的不断渴求,同时也弥补了报纸24小时才能更新新闻的“先天不足”。同样,网络上有好的线索,报纸记者可介入采访,做大新闻,互惠互利。
比如,海都网已开通值班热线,有专人更新新闻,而海都报记者在事件现场、会议现场等均可随时口播新闻给网站值班热线,该新闻短讯将很快在海都网的“快闻热滚滚”栏目中滚动播出。第二天海都报上将对这些即时新闻进行详尽报道,而且在网络、报纸上互相导读“更多信息可详见海都网或海都报”,这样做可互相培养读者群,改变目前网络和报纸读者重叠度不高的尴尬局面。因此,报网联动,不仅使新闻更活,而且很多新闻,网友可在网上发表看法,或者提供更多的线索,从而使报纸的新闻动起来,内容更丰富,并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
立起来。报网深度融合,提升新闻魅力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纸媒不约而同地做起视频新闻,从平面新闻向立体新闻进军。
海都报与海都网在当地推出的视频新闻就做得很不错。除了平时的现场鲜活新闻,要求配备摄影图片外,还要有视频新闻,并在海都网上强势推出。而且还要求相关部室根据各自部门的特点,每周推出相关视频专题新闻。
比如,省外部娱记推出“海都娱乐一起来‘八’”,搜罗娱乐界的最新动态、八卦新闻进行编辑,并由海都报娱记和海都网主持人联合出镜口播,由于视频编辑制作精良、可看性强、笑感十足,因而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热起来。报网联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线上线下一起做活动,使活动参与度更高,热度更深。
比如今年春节前夕,海都报接到一读者反映,她的两个孩子离奇走失,请报社帮忙找一找。报社接到读者线索后,除了联系有关部门、采访各方线人外,记者还通过海都报官方微博、海都网发布信息,该信息受到读者的关注,短短两天微博转发3万多条,留言5000多条,由于立体的强势报道,两个小孩儿两天之后被找到。
除了这种新闻的联动外,海都报与海都网还主动策划如“全城热恋”、“新生代农民工的‘微生活’”等活动。由于报网联动,优势互补,这些活动关注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以上是纸媒应对新闻竞争提高冲击力在新闻本身方面的应对之策,而除了这些,未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竞争是资本实力。这点不言而喻,做大做强新闻要舍得投入,而这些资金除了自身的财力外,还可利用纸媒现有的优势,整合资源,进行部分资产的股份制改造,走上市融资之路。有了资金实力,报纸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就有了财力保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新闻冲击力,真正做大做强报纸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