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有哪些原因导致的
大便出血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管内与硫化物相结合而生成硫化铁,故大便呈柏油样黑色。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大便出血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大便出血的原因
一、外感六淫
湿热之邪,侵及肠道,络伤血溢,从下而泻,可致大便出血。
二、酒食不节
饮酒过多或过食辛辣,一则湿热蕴积,损伤胃肠,熏灼血络,化火动血,而致大便出血。二则酒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虚失摄,统血无权,血溢脉外,也可导致出血。
三、劳倦过度
脾主肌肉,身劳伤脾。劳倦过度,可致脾气损伤,气虚失摄,可致血溢脉外而大便出血。
四、病后诱发
久病热病之后,由于正气损伤,气虚失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
大便出血怎么办
1.肠道湿热
【主症】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湿热蕴结肠道,肠道脉络受损,以致便血。肠道传化失常则大便不畅或稀溏,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苔黄腻,脉濡数为内有湿热之象。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地榆散以地榆、茜草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淡渗利湿。槐角丸以槐角、地榆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燥湿;防风、枳壳、当归疏风利气活血。两方相比较,地榆散清化湿热之力较强,而槐角丸则兼能补气活血,可酌情选用。
2.脾胃虚寒
【主症】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随大便而下,故血色紫黯,甚至色黑。中虚有寒,寒凝气滞,健运失司,故腹部隐痛,汗热饮,便溏。脾胃虚寒,气血不足,故血色不华,神倦懒言,舌淡,脉细。
【治法】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加减。方中以灶心土温中止血;白术、附子、甘草温中健脾;阿胶、地黄养血止血。黄芩苦寒坚阴,起反佐作用。可加白芨、乌贼骨收敛止血,三七、花蕊石活血止血。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加鹿角霜、炮姜、艾叶等温阳止血。
大便出血的辨证论治
治疗便血,应针对各种便血的病因病机,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
一、治火
火热熏灼,损伤脉络,是血证最常见的病机,应根据证候虚实的不同,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并应结合受病脏腑的不同,分别选用适当的方药。
二、治气
气为血帅,气能统血,血与气密切相关,故《医贯•血症论》说:“血随乎气,治血必先理气。”对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三、治血
要达到治血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根据各种证候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其中包括适当地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 便血为胃肠脉络受伤所致,临床分肠道湿热与脾胃虚寒两类,其治疗分别予以清热化湿和健脾益阳为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