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北京的抒情散文作品

2017-03-03

在北京沿着4号线在地上开就会在清华门口找到站下车。清华更大,比北大还大。这么大的校园,怎么找得到自己在哪啊,怎么看得见自己的下一站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北京的抒情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有关北京的抒情散文作品:北京

北京很大。五年前没有发现。

单从首都机场就可以看得出来。在两个航站楼之间坐穿梭巴士,居然要花掉十五分钟。想象一下要赶飞机的时候跑错了地方,那十五分钟会有多么的奢侈。新航站楼的设计也不外乎是现在设计师最喜欢用“中西合璧”的风格,相信当中应该蕴含了许多“理念”和“寓意”。很明显可以看出风水师有份参与设计。一个聪明的决定。是风水迎合理念还是理念创造风水呢,这我就不知道了。

从机场坐快线进市区要花二十五,然后花两块钱进地铁。北京地铁很大。算上正在建设的线路北京地铁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地铁系统,而票价却仍能保持在2元的低水平上,值得称赞。等待时间也不算长。当然其中不乏可质疑之处。不知道为什么在禁止饮食的4号线上有自动贩卖机,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在地铁站建厕所,最奇怪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在两条线之间换乘一下要这么麻烦。看似近在眼前,却需先出驿站,将自己曝于日晒雨淋之下吸收天地精华,而后周旋挨擦蜿蜒数匝,复入地上下起伏几番,更兼有无数五色斑斓之箭头令人不知所往。莫名其妙。当然其中原因参杂,不再细数。不知深圳地铁修得怎么样了。东门中还是单车道吗?

地铁直接通到北大门口。佩服在各个门岗哨上的保安战士们,不分日夜地劝说途人先将自己身份留下再踏入圣地。北大也大,刮的风也大。从东门走到我住的西门勺园可不是那么的惬意。尤其是进门对着图书馆的校道,劲风呼啸,夹杂着冰封在冬日中的冷冽,有席卷天地之势。不知北大有没有给此风弄上个啥寓意。路上人倒不少。抱着书的,拖着手的,躲着风的,从我眼前疾步而过。在北大似乎时间浪费不得,积点,王道者也。弃考不是一个选择,除非你狠的下心来交那几百块弃考费。这个费收的也很聪明,敦促学子自我激励的同时又能以“占用学校资源”狠赚一笔。不过能进北大的应该也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不像我们。

左边是理教,晚上也亮着灯。这在北大一点也不出奇。据说也有很多文科课在里面上。这算不算“占用学校资源”呢?前面是北大图书馆,前国家图书馆,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北大引以为豪的三件宝之一。图书馆是大学的灵魂。未能进入一探洞天,些许遗憾。北大的学生四年会有多少时间在这里度过呢?会有多少人毕业以后会懊悔在里面呆的时间太短,抑或者太长呢?

路边结着雪,铺在小块草坪上,挂在树上,堆在屋檐上。在机场快线向窗外看已经能看到,把画面闪成一片亮光。但除了第一眼的震撼,却没有给我这个南国人更多的感动。伸出手去抓,不是已经凝成冰,就是已经化成沙。这不是雪,充其量是死去的雪。不过不能要求太多。晴天适合出游,只是给少我一种体验。最低程度我以后可以在那些北佬斜眼戏谑“见过雪不?”的时候给一个勉强的笑容来回应。

绕过图书馆,向左走是光华搂、百讲、三角地、宿舍群、农园,等等等等;向右走是各种文史之类的老楼,一直走就到了湖和塔。路上没什么人,难道北大人没有浙大人逛西湖般的雅致来走未名湖。两条路殊途同归,却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左边是蜂拥的人群,涌现的是活力;右边是沧桑的冷灯,流露的是深沉。向左吃饭,向右回家,短短几天养成的定式。而那些早已养成自己定式的人,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生命的精彩,没有人留意到有一个人正在注视着自己的生活,想着如果当初他做的是一个不同的决定,四天的习惯会么拓展成四年。当然,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上面所有这些都不会成立。有得有失。

再往前走从西门出去,是一条食街。大,比浙大堕落街繁华很多,毕竟颐和园路是条大路。有家KFC,很喜欢播uptowngirl,有些人把它当成自习室,拿着个包吸着可乐翻着字典看着书。外面有个公交站。北京的公交系统有点奇怪,把各路公交车的点位都分好了。上车一块,刷卡更加便宜。有些车是分段收费的,多少公里后每加多少公里就多收多少钱。用卡的就只能上车刷一次下车刷一次。三个车门一个上车两个下车各司其职。车是那种深圳十几年前用过的长车,两节车厢连在一起。和我一样没有卡的人只能向售票员买票。北京售票员很舒服,有专用的座位,坐在上面悠哉游哉,不用像深圳的售票员那样从前面挤到后面再挤回前面。车长,但是位子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得站。

爬上车,买了票,就可以安安稳稳看看窗外,找寻到惹人之景尽可下车亲身观赏。第一站是中关村。地方挺大,挺繁华的,人多,有点像升级了些的华强北,也是一样不管红绿灯,一样随便横穿马路。只是那两家电子产品大卖场实在不敢恭维。Sales的巧舌如簧和死缠烂打让逛铺子成了真人版超级玛丽。产品的质量应该同华强北货同出一门。在周末的时候有摊子摆出来在大街上,大多卖些暖手包键盘贴手机袋耳机摄像头诸如此类。也有直接在外面卖电脑的。有上前问营业额的冲动,抑制住了。卖吃的倒不多,而且不是在顶楼就是在地下,或者深入其中难以找寻,令人在肚子饿时头痛不已。欣喜不已地看到了一家七仔,但是没有鱼蛋,没有牛丸,没有小香肠,没有斯乐冰,只有它们一如既往最喜欢卖的TT和八卦杂志。有些失落,折返回去。

接着坐上808路,沿着地铁四号线走。晴天的北京天很蓝,晚上可以看到绚烂的星空。树好像不是很多。有一定数量的老楼,有些推倒了,有些还没有。一路看着它们让我在到国家图书馆时不至于感觉反差太大。它很大,但是看上去就似乎应该上拆迁候补名单,当然其中内有乾坤。可能不是节假日,里面没什么人。有一个看上去六十多岁的戴着眼镜左手翻书右手疾笔,神情专注。桌上一壶水,笔记本右前方堆着一叠外文书,三四本的样子。两三个人在书架间抬着头找书,没在意自己的脚步,差点撞到柱子上。影印处的大妈工作繁忙,等待影印的资料就一大沓,恰巧一部影印机坏了,师傅正在紧张地查看,看我在看着他,抬了抬头,又低了下去继续检查。论设备,这里似乎连浙大都不如。但是它是国家图书馆,这就意味着它不需要沙发和软凳,只需要蕴含其中的中国对文化理解的灵魂。

大图书馆旁边是国家音乐厅,和深圳图书馆音乐厅的格局相同。不同的是深圳中心区熙熙攘攘,而此地冷冷清清,令人无法久留。继续前行。有个站叫新街口,看不出来新在哪里。但是短短几站路就花费去了半个小时。北京太大了。不知道这里的人习惯没有。

到了西单,已经很接近核心区了。有个广场,有点像深圳邓小平画像广场,只是大些。有个图书大厦,有点像罗湖书城,只是小些。北京人对西单有深圳人对蔡屋围那般的感情么?

再过去,到天安门广场。总算找回一点记忆的感觉。看升旗的人还是那么多。里面一层,外面一层,我站在马路对面,透过公交车的缝隙看着国旗升起。理应感到很激动,很自豪,但是没有,反而有一种陌生。有过这种感觉吗?算了,不想还好。走了。

回去的路上波澜不惊。沿着4号线在地上开就会在清华门口找到站下车。清华更大,比北大还大。这么大的校园,怎么找得到自己在哪啊,怎么看得见自己的下一站啊。不知怎么,总感觉这里乏善可陈。转一圈,赶快就出来了。挺好的,挺漂亮,等到路灯点起来也别有一番趣味。这时你要抬头,亲眼看着夜幕降临。也就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去关心天什么时候开始黑。其实天时时刻刻都在变黑,在你生活中的每一秒,而粗心的你竟然没有发现。生活就是这样。我说过,北京的天空很美。在这里看流星雨最适合不过了。所谓的“美好的夜晚”不过如此。什么能使一个晚上变得更加美好?一个座边人是个很好的答案。一群也行。找个咖啡屋,坐下,抱个杯子坐下。人啊,总是不想弃下过去,却迫不及待追寻未来。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像这样。过去,现在,未来,在眼前相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冷夜中星火璀璨下的北京城很大,我们很小。聚在一起,还是很小。小一些好,一丁点的火光就可以带来足够的温暖。

我将我的祝酒辞,滴答在杯里。喝吧,我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这应该算是美好的一天吧。

有关北京的抒情散文作品:旅行北京

这是来北京看到的第一个场景——北京西火车站。

按照正常的时间我到达北京西站是早上七点,可是车次晚点了,直到九点多才进站。不过也好,因为早上七点的时候北京正好下雨,而九点的时候天已经开始放晴了。

雨后的天空是很漂亮的,干净得没有一丝灰尘,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下了火车,我不清楚方向,只好拖着行李包随着人群一起,把自己装成很熟练的样子,步子很大的走着。

我随着人群最多的一股出了站,原本我是要去地铁站台的,可是我一从看见的是好多公交车。原来我走到了公交站台。

此行的目的地是北京,既然现在已经到了北京,所以北京哪里都是我的目的地。

这里得说明一下,我爸在北京。所以我不用担心住处等一系列问题。虽然说此行也像是北漂,但我漂得不够彻底,只能算是北逛。

北京的公交很有特点,像是两辆公交链接在一起一样的,很长很长,而且有四个门,前边和后面各一个,中间还有两个。可能是因为北京人多的缘故吧!

记得以前看关于北京的纪录片的时候,这种加长的公交就已经见过,不过没有体验,现在机会到了,肯定是不能错过。只是可惜没有相机把它拍下来。

上了一趟公交,早就没有座位了。花了一块钱买了张去天安门的车票。虽然肩膀上还背着自己的行李包。

对于天安门一直以来都是很向往的。小学的时候读书就天天念我爱北京天安门,那个时候啊,哪里知道天安门是个什么东西啊,现在是有机会了,当然得去见识一下了。

有关北京的抒情散文作品:北京北京

听着汪峰所唱的北京北京,想着那个陌生而又繁华的国都,思绪会一点点被放飞,我爱着那里,又恨着那里,我知道那里历经沧桑,那座城是无罪的,他留着古老的痕迹,有着无数让人痴迷难以忘记的回忆,而作为一座城因为有了太多的人,太多的竞争太多不公平,让些人在那里艰难地生存,繁华的地方多是有着太多爱恨,太多贫穷和富有的对比写照,他是本饱受争议的老书,我所想的不是停留在那里生存下去,我想读懂他,然后离开。

最初的时候,翻看母亲的老照片,那时的她豆蔻年华,站在仿佛看不见尽头的红叶堆成墙的背景下,静静的笑着,我知道蒙娜丽莎,但那是绘画艺术所营造的技巧之美,但我更爱那张老照片里的她,纤瘦的身影配着女性应有的天然羞涩和自然的美,那天我问她这是哪,她说,北京,香山。于是透过一张张挂着岁月痕迹的老照片,我看到了香山,天坛,天安门,颐和园,那是我未曾看到的,未曾触碰过的世界,我抚摸着照片,像是手掌轻抚过那座城,我想去那里,我和她说着,她说,那你要好好用功啊,我看到她笑了,我也笑了,然而,之后我才明白,也许去北京只需要好好用功,或者一张火车票就能到达,可是留下来,谈何容易。

人都是往前走的,去过太多地方,走过太多的路,旅行者也会疲惫,开始想要停下来在天地之间寻一宁静不染凡世吵杂的地方,于是我又爱上了江南,爱上了西藏,我喜欢雨后带点灰色的天,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江南雨巷的小路上,最好能有一次安静的邂逅,或是擦肩几位过去的旧人,看青砖青瓦的房子,在雨的冲刷下绿了江南,听工业城市听不到的,雨水叮叮咚咚敲响了屋顶;或是驻足在西藏,看大雪白了一片又一片的连山,有风雪交加的一天,就穿厚实在雪上轻轻走过一段小路,回头找被雪掩埋着的足迹,听寺庙里声声悠长的的唱佛声,就伴着晦涩的诵经声,也像走过了轮回,经历了往生,于是,放空了自己,也懒得去惹京都那扰人清梦惹人忧的浮华。

然而,中国学生的求学路,中国家庭的生活,总是不允许你那么自在,你要踏踏实实的在一个地方生活,安安静静的在一个地方学习,漂泊?是万不可能的,搬家也很少因为喜欢一个地方,更多的是因为利益,更多的是为了生存,我不是谁,所以不会有谁青睐我,宠幸我而给我例外的自由。被生活束缚了,就应该用力挣脱这种束缚吧,我安安静静的呆在学校,或是踏上公车奔波于两个学校,往返于两个学校,见着相同的脸孔,听着相同的声音,但我能感觉到心底最深处的欲望和冲动,我要奔跑着离开,自由才是我所追逐的,于是已记不清是第几个不眠夜后的上午,好友新城说着前些天他在北京所遇到的事,如今的香山,人比红叶多啊,我也不好意思捡,我用几串羊肉串和一个小孩换了一兜,结果过了一会,那个小孩拉了一堆小孩来和我换,我笑了,他的北京之旅是那么惬意,也忽然想到八月份时候去北京比赛的同学们,发来地铁站或是隧道旁,抱着吉他弹唱的追梦者,生活的苦涩围绕着他们,而他们却把它当成了咖啡,因为加了梦想的糖而变得微甜,也就在疲惫后有了慰藉,那一刻,我和新城笑着,那一刻我想去北京了。

我想,北京,有我这样怀旧者深爱的古老记忆,有着各种记载着历史的老玩意,北京,有着心怀大志的青年学生,要在这里拼出一片天地证明自己,北京,也有着冷风中哪怕寒冷,依旧追梦不停不放弃的朋友,如果我遇到,我想我的性格,一定会停下来拉出吉他和他一起弹奏,临走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北京,北京,得到的人在那里失去,失去的人在那里寻找。

我们在这欢笑,我们在这哭泣,我们在这活着,也在这死去,太多的人去了那,太多太多的人离开了那,北漂的朋友,在这北国寒冷的冬里,你不孤单,更多的人正在朝那个方向出发,上路。北京,我愿意陪着他们,一起读懂你,读懂你的传奇。

有关北京的散文:

1.关于北京的经典散文-描写北京的散文

2.关于北京的名家散文

3.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

4.歌颂北京的散文

5.关于北京的散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