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孟子的恻隐之心看当代社会精神危机

2016-11-12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

整个事件就像当初的“犀利哥”事件一样,通过现在媒体的广泛传播作用,又一次的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在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却是更深层的问题,而往往现象背后的事实本身,却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恻隐之心作为人生而有的善端,实质上是我们内心道德的体现。

那些“路人”该如何救赎

纵观整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面对一个弱小生命被蹂躏,那些“路人”采取的都是各种不同的态度,而在整个事件被曝光之后,在场路过的人又出来面对镜头忏悔道歉,可以想象,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每个过路人的内心活动应该是怎样的,而这样对生命如此的漠视,又该如何来救赎?

整个事件中,司机的道德沦丧以及路人的漠视,透视出的是巨大的社会不信任感,其实在这些“路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初衷是想去救人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造成人这种最先在的恻隐之心泯灭的罪魁祸首,媒体是难逃其责的,现在社会媒体已经脱离了自己的原本职责,即将人民最根本的社会事实反映出来,代表的应该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最需要改善或者最真实的状况,而现在的媒体由于利益熏心,一味的追求娱乐效果,一味的追求新闻价值,而忽略了人性的东西,“犀利哥”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媒体的报道,使得原本逍遥自在的犀利哥一下子成为公众的焦点,同时让他连原本安身的场所都失去了,因为媒体的报道,使得更多人对他进行关注,一时间跟他合照的,对他采取帮助的,一下子搅乱了他原本的生活,使得他开始退缩,甚至害怕,恐惧,当然不能忽视的是通过媒体的报道也使得政府对此事件进行关注,从而使得他获得帮助,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中。而在“小悦悦”事件中,为什么那些“路人”最终没有选择伸出援助之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害怕,担心。因为媒体对一些现象的大肆报道,使得人们内心树立一种“救人就会被讹钱”的错误观念,致使最终大家都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致使惨剧的发生。

恻隐之心与良知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带来的后果就是畸形扭曲了人的恻隐之心,切断了人与社会的联系,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考量成了首位,而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责任感的分散,都造成了此次惨剧的发生,每个人都本能的在等待他人来救援,这种“围观反应”是一种畸形的责任泛化反应,认为别人一定会去救援,而自己没必要去做。从这点可以看出,如果是一个人单独出现在当下,实施救援的几率会比几个人一起在场要高的多。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德性上来说,人皆有此心。对恻隐之心的有无问题已经无可争论,人,至于是作为一个人来讲,就肯定是有恻隐之心的,但是恻隐之心存在一个“隐显”的问题,有隐显,就是表现不表现的问题,表现则显,不表现则隐,隐不代表无。而对于恻隐之心的表现与不表现,是靠经验教育的引发,而外在的经验条件,就来自于我们所生活的外在社会环境。

恻隐之心乃是道德本性,作为实践的先天根据来讲的,也就是为内在固有的,将这种本心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恻隐之心“显”出来的,其心即是此本心之流行。而不表现此心,即“隐”此恻隐之心者,则是私欲之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迷茫的混沌状态。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不是任何人创造的,是定然无疑的。人的良知作为天地万物之本,同时也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意义。

在孟子那里,是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分裂开来的,前者为养小体,后则为养大体。他的“性善论”也是由大体的“心之官则思”出发的。在孟子看来,仁、义、理、智四端,有能存之者,有不能存之者,存之者则为人,不能存之者则为禽兽。而人若能扩充此四端,即可以尽其性。因此,孟子所主张的是人性中存有良知良能,亲亲敬长即此良知良能在仁义上的表现,而孟子的这种“性善论”是与他的天道论相关的,由于人性直接与天合一,那就不但促使客观的世界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且使得存在的万物也皆备于我了。其“性善论”则是以“耳目之官不思”为恶的根源,以“心之官则思”为存义养心的先天根据,孟子的恻隐之心学说为其仁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孟子则以恻隐之心为起始点对伦理道德领域的“仁德”和社会政治领域的“仁政”予以探讨,分别论述了二者的内涵、实质及“由己推人”的实现方式。

道德的问题,必须从道德本身入手。现在社会当要不要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都成为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时,透视出整个社会的道德精神的缺失,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危机的警示。越来越繁荣的物质生活让人们渐渐迷失在物欲横流之中,忽视了内心的呼唤,淡忘了还有精神层面的追求需要我们去完善,在残酷的饿现状面前,我们必须主动面对道德问题滑坡的现状,必须从道德根本入手来解决道德问题。

跳出“小悦悦”事件,当今中国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儿童牛奶奶粉安全问题,以及最近爆出的“毒胶囊”问题,到底什么才是让老百姓放心的东西?如今,连吃进肚中的食物都不能保证其安全卫生的来源,衣食住行为人之生存之本,而民又以食为先,食物的安全隐患,让人们不得不审视这个社会,现在有不少黑心商贩为了谋取商业暴利,根本置人民安全不顾,肆意的在食物中增加添加剂,甚至化学工业用品。我们盖的被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里面存在黑心棉花,而你生病吃下的胶囊,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昨天你刚刚丢进垃圾桶的那双破皮鞋。种种安全问题,不得不引起当今人们的反思,到底是什么蒙蔽了我们原本善良的心灵,是来自外界的物欲诱惑,还是来自内心的刻意回避。生存在今天的我们,不得不为这个问题好好的思考一下,到底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丢失了什么,是不是丢失了我们最宝贵的那一份心灵的洁净。人类的心灵可以说是互相反映的镜子,这不但是因为心灵是可以互相反映它们的情绪,而且情感和意见这些也都是可以相互反射的。财富对于人来说,是可以使人享受人生的一切乐趣,而人们对于财富的也本能的具有着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既是财富的本质,所以它必定会成为由财富所发生的一切情感的最初来源。自然所给予身体的是一些欲望和倾向,并依照身体自身的需要或者情感情况增加或减少,而自然对心灵也同样是给予了这样的情感活动。

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已经被很多外在的物质以及其他东西所蒙蔽。处在当今物质如此繁荣的社会,我们应该整理自己的精神,社会转型太快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在心灵这一方面的代价就是道德的缺失,这就犹如一根刺,扎入到每个人的心里,我们在睡前,应该摘下自己的面具,面对真实的自己,反省自己今天都做了什么。这个社会缺乏的是对自己的反省,缺乏的是对真实自己的面对,而恻隐之心,道德本心,恰恰存在于那个真实自我的世界。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