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经典书法

2017-06-03

行书开创与后汉末年。唐代张怀瓘《书断》上说:“行书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问流行,故谓之行书。”根据这一段说法,可以了解到行书即是正书的小讹。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行书经典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行书经典书法欣赏

行书经典书法图片1

行书经典书法图片2

行书经典书法图片3

行书经典书法图片4

明代行书的特点

明代自太祖、成祖至仁、宣、孝、世宗皆喜欢书法,神宗尤称笃好。国初令能书之士,专隶中书科,授中书舍人。虽然经过努力,政权又归汉人统治,但文化政策却未有太大的改变。明代行书最为盛行,专尚帖学,并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峰。明代的书法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早期倡导帖学,复古思潮盛行,“台阁体”泛滥。中期“吴门书派”崛起,改变了书坛的沉滞局面,出现“天下法书归吾吴”的兴盛时期。晚期“个性解放运动”促进了书法行草的鼎盛,名家辈出,流派众多。朱元璋虽然一介武夫,但也在天下太平时挥毫走墨,附庸风雅。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下诏征求善书之士,把书法较好的编入翰林院,或授中书舍人之职,专司缮写朝廷文告。更为独特的是,他还专门精选二十八人专学二王书法,精研秘府所藏法帖。所以,永乐年间,帖学最为盛行。后来的仁宗、宪宗直到神宗诸帝,均能留意翰墨,并重帖学。赵子昂是他们选择的对象,由赵上窥晋唐。而专重帖学的结果,是导致“台阁体”书法的产生。这种满足皇帝趣味的书体,技巧精熟而乏创造。明初行书也难出元人窠臼,然法帖之传刻最为盛行,如《泉州帖》、《东书堂帖》、《停云馆帖》、《戏鸿堂帖》、《晚香堂帖》、《来仪堂帖》、《崇兰馆帖》等,对书法的普及作用甚大。明代的书法普及运动是超越前代的。明初无宗师,名家却不少,基本上遍布于江南。尽管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但南方的经济文化都走在全国前面,对书法的振兴起了决定作用。明初行书有如下两个特点必须注意。

其一,明代书法的普及意味着世俗化和大众化,书法已经成为雅俗共赏的文明存在。新的书法款式挂轴和楹联、横披、扇面等形式已经非常流行,装裱工艺更加精致。书法作品也已经进入商品市场。南方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对文艺也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新的经济的刺激和市民的世俗审美要求,大大促进了江南书事的繁荣。

其二,明初皇帝重视楷书的规矩法度,认为行草与事功无关,就随意狂放,书写性情,反而促进了行草书的发展。皇帝对楷书名家比较赞赏,如明成祖称沈度为“我朝王羲之”,赞其楷书端雅平正,而对行草作品任其发展,无意中行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空间。下面对三个时期分而论之。

明初,朝臣中有三位书法名家:危素(1302—1372)、宋濂(1310—1381)、詹希元(生卒不详)。他们未必尽善行书,但培养了善行书的弟子。从明太祖到明成祖的五六十年间,书名最盛的有“三宋”、“二沈”、“一解”。“三宋”指宋克、宋醚、宋广,以宋克最为着名。“二沈”指沈度、沈粲兄弟;“一解”指解缙。他们代表了皇帝身边的书家水平和面貌。明初的小楷书有可观之处,然皆馆阁之体;行草虽妙,亦不出赵吴兴肘下。妍者易稚,媚者易俗,多不免斯病。因永乐年间台阁体的风靡,使得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四朝书法较为平庸,行书更是如此。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