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3篇

2016-11-10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1

要想让学生学会你所教的知识并且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让学生有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要让学生把你所教的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会,记得快而且能够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用精心设计的独特新颖的创意导入新课,在不拘一格,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装的兴趣。课堂教学的开头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段充满哲理或诗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笑话或小故事;可以用一处特定的情境,还可以几者相互结合,但是不论选取哪种方式都要切合文章的内容。例如,在讲授吴晗的《谈骨气》时,可以运用特设的情境,一位打工青年在外国老板制造的罚跪事件中宁愿被开除也决不下跪,多数人赞扬这位青年有骨气,然而也有一些人说:“只要有钱,跪一次又有什么了不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通过以上,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增强了学生装对骨气的认识又能鼓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劲头,由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不断创新知识传授方法,力求满足学生求异思维需求,在变更求新中激发学习兴趣,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讲课讲得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寻肯定是令人痛心的事。因此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断改变授课方法,并在变中求新,以新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例如:教师在讲《岳阳楼记》时,教师应当抛开古文串讲的方式,用逐步提问题的方法如本文描绘了岳阳楼的哪些景色?作者通过写哪些具体事物来写景的?为什么同样写了岳阳楼的景色,给人的感觉不同呢?写景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等等,学生为了找准找全答案,就会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去研读课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明显。

(三)要让学生唱主角,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为己任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以鼓励他们争取下一次的机会,答错了,应及时引导找出找准正确的答案。锻炼学生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兴趣是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要教给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可终身受用无穷。”所谓“授人以渔”就是指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与创新的能力。例如,运用衬托手法,可以突出人或事物,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杨万里诗中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句足见衬托在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何其重要。

(1)次要人物形象能衬托主人公的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在于勒回国前急切的盼望于勒的到来,当真正见到于勒时就一味的撤离“禁地”而若瑟夫则不同,他不为父母的做法所左右,而是毫不犹豫地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与父母的异常表现和作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主人公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2)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王原坚的《七根火柴》叙写了无名战士为保全七根火柴献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的革命事迹,文中七根火柴的火柴头成了无名战士忠诚于党的红心的象征,它所燃起的熊熊大火给革命带来了光明和温暖,通过写火柴头和熊熊篝火烘托了无名战士形象的高大。

(3)经“虚幻”的情景衬托现实社会,如杨朔的散文《海市》,作者描绘了一幅海市蜃楼的幻景图,影影绰绰若有若无。它实而不见,转瞬即逝,惚恍迷离,变幻莫测。其实醉翁之意不在海市而在用虚幻的海市衬托真实的长山列岛,它比起那飘缈的幻想景还要新奇,还要有意的多。通过衬托作者着力表现了故乡渔民的美好生活,赞美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歌颂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衬托的作用就是烘托人物形象或衬托事件伟大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把握衬托的作用,把做课内的阅读转化为做课外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俗话说“手”是人的第二面孔善于运笔的作者不再直接描绘命运的好坏,而是通过“第二面孔”的描写反映人的生活,折射人的命运,展现人的性格。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写了少年闰土的手是红活圆实的,同时也写了开裂的像松树皮的中年闰土的手,两次写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闰土在黑暗的社会里悲剧性的命运,从而反映了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了这一主题。阿累在《一面》中写到了鲁迅竹枝似的手表现了他为了党的革命事业累坏了自己的身体,凸现了革命斗争中人物的精神风采。通过以上两例主要让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抓住典型细节描写这种写法。使学生变分析课内情节转化成会分析同种类型的课外阅读段的能力。多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学习中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对语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在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求教师要有真正驾驭课堂的能力,多用启发式、讨论式、点拨式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2

龙门中学语文学科,继去年在全县中考成绩评估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之后,又连续取得较显著的成绩:今年4月份,我校学生王元强,在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教研室参与组织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前往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典礼;在今年中考语文成绩评价中,我校在过去九年连续名列全县前茅的好成绩基础上,又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作为一个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师资力量薄弱的乡村中学,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现在把我们的一点教学经验总结一下,请大家多多指导。

一、质量兴校的教育气候。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回想龙门中学语文学科取得一点成绩的这几年,也正是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几年。龙门中学的领导和老师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奋勇向前,使自己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去年以来,县教育局加大了教育教学管理和指导的力度,提出了“1836”的教育宗旨,制定了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七大工程”计划,狠抓校本教研,把“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抓落实,重实效。县教研室、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对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及时而有效的调研和指导,帮我们分析了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为我们出谋划策,鼓劲加油,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春天来了。

二、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语文老师的工作尤其如此。在一个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基本的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人的创造潜能是会被极大的压抑,以至于消失殆尽的。只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充满激情地进行开创性的工作,从而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才华。我校的王明全校长对此有很深的认识,他在我校上任的第一天就向大家郑重承诺,要想方设法在我校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上任后,他更是身体力行,依靠“科学”、“民主”四字来治校。具体工作中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不以“校长”自居,对同志们总是坚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用人之长,略人之短,赢得了同志们极大的信任。正是校长的示范作用,同志们之间都能不存私心,坦诚相待。这样,龙门中学就形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语文老师形成了既大体一致,又各具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语文老师的个性化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安阳镇中心学校的张朝学校长在去年安阳镇中考质量总结会上,对龙门中学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他精辟地总结出了龙门中学的四种精神,即“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要求全镇老师向龙门中学学习。这四种精神在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种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正是这种拼搏精神,支撑着龙门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贫瘠的土地上一再创下奇迹。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校的这四种精神。

1.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是个合作的社会,只有搞好合作,团队作战,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龙门中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时”、“地利”都没占住,取得的这一点成绩全靠“人和”。学校领导班子对此有很深的认识,因此一再强调,大家要精诚团结,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了提高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学生在中考中能有出色的表现,我们语文教研组对各个年级进行了科学的分工:七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狠抓各种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全力以赴开拓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做好语言、生活和思想的积累,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八年级,在继续抓学生兴趣、习惯和积累的基础上,着重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大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力度;九年级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狠抓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离开语文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能独立深入地阅读文章;另外,强化文章写作技巧训练,规范学生写作行为;同时,针对中考,搞好专题研究与训练,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试素质。

2.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龙门中学的教师敬业精神是最强的。”中心学校的张朝学校长曾多次这样评价我校的教师。是的,在龙门中学,学校的人文环境越是宽松,老师们越是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随时随地可见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更感人的是,在下班期间,无需领导监督,教师却都能以校为家,或深入班级,或留恋办公室,或对学生集体辅导,或与学生促膝谈心,耐心交流。真可谓“马不扬鞭自奋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比家长好,学校比家里好,学着比玩着好。正是这种“好“的感觉,为学生扬起了前进的风帆。也正是老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学生,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龙门中学有着良好的校风,浓厚的学风。我们语文组所取得的这点成绩,也正是这种奉献、敬业精神的结晶。

3.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

当今时代,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很快就会落伍,被滚滚前进的时代大潮所淘汰。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如此。过去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做一个水龙头,要源源不断地流出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知识,能力从哪里来?要从不断的学习中来。龙门中学的教师队伍是一个不甘落后、勤奋学习的队伍。我们通过订阅报纸杂志,上网,集体说课,互相听评课,到兄弟学校学习,参加教育专家、学者的报告会,积极参与各种培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等方式,努力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把这种新学到的东西尽可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虽然我们的学校地处偏僻,但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念从来没有落后过。这是我们取得一点成绩的重要保证。

4.专注执着的钻研精神。

龙门中学的语文教师都具有一种专注执着的钻研精神。为了弄懂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一个个的向组内、组外的老师请教;为了备好一节课,我们可以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分析、钻研、思考,搜集资料;为了摸清中考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我们可以从网上搜索上百个案例,一一分析研究。靠着这种钻研精神,我们各自对教学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这种钻研精神,为龙门中学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后劲。

四、潮头冲浪的教学改革。

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没有科研的引领,就不可能有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构建了新的“三主”教学模式,着力提高教学实效。大家熟知的“三主”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我们构建的“三主”模式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上以课程标准为主导,在教材驾驭使用上以教师为主帅,在课堂教学组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研组要求,各位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在教材的驾驭和使用上,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的限制,在确定好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允许教师仅仅把教材作为一个范例,鼓励教师将更适合于落实教学目标的课外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进行精讲,创建个性化的校本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坚决反对填鸭式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热情参与,积极思维,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二,实施“四步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经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语文教研组总结出了文章阅读“四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指:第一步,提出目标,介绍方法;第二步,实践应用,示范讲解;第三步,耐心辅导,尝试自学;第四步,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以议论文教学为例,第一步,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学习议论文的目标,介绍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把握论证结构,进行整体感知,如何寻找论点,如何分析论据和论证的作用等;第二步,教师应用自己所介绍的方法,示范讲解一两篇范文,让学生对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个感性的认识;第三步,指导学生自己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自主阅读课文,学生互相帮助,教师做好辅导;第四步,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要有针对性地精选几篇议论文,强化阅读训练,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其它各文体,均可依此法进行。我们的这种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作为科研课题在县里立了项。今后,我们将在这项课题研究上作出更大努力,争取使之成为一项较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第三,目标分解,滚动训练,稳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王永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尤其好,取得了显著效果。王元强同学的作文能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正是这种作文教学法效果的一个验证。本人在这方面也颇有体会,并将其撰写为论文,分别在国家级期刊和市教育学会发表或获奖。正因为如此,每次中心学校的语文统考时,阅卷老师一看到字迹工整、文通字顺,训练有素的作文就要说:这又是龙门中学的。我校学生的语文中考成绩十分优秀,作文优势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外学”洋思”,内学”居峪”,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积极学习“洋思”经验,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大家都能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极力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由本人总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撰写成的教学论文《语文课堂合作式学习方式浅探》,在全国语文报刊协会举办的论文大赛上获二等奖。另外,大家还克服了以前毕业班教学以抓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弊病,做到了重心下移,面向全体,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

第五,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扎扎实实搞好语文积累。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语文积累,就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功”,必须坚持练这个“功”,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在语文上的真功夫。我们语文教研组对此认识深刻,于是引导老师们认真学习了“大语文教育观”,并以此指导学生搞好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词汇本、精彩语段摘抄本、生活观察日记等,早已成为我校语文教研组的必查常规。正因为如此,我校学生的语文能力都不仅仅只是一点“花拳绣腿”,而是有那么一点真功夫。

第六,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搭上了现代化的快车。我校的王明全校长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很有远见,并且采取了许多得力的措施,如向教师开放微机室,组织微机高手王永对全体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微机培训,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用自制课件讲两节优质课等。通过这些措施,我校的微机高手越来越多,大多老师已经能够利用远教资源,熟练地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语文学科,更是从中受益匪浅。正是远教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搭上了现代化的快车。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3

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这一点在许多学校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非重点学校尤其如此。分析下来,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语文考试成绩难以拉开差距,并且往往成绩与实际程度不符,导致学生不愿花力气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试方案是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则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地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初其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应该说,我们还没有找到最佳的道路,只是在摸索中积累了一些做法,介绍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一、夯实基础。

(一)早下手,抓反复。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况且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初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初一刚开学,我们就分发了一套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的材料,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为了克服遗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们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即在初一一开始就让学生彻底弄清楚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做虽然在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再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便有了较快的初始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用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H版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初学生的能力。

六册书的课内文言文我们几乎全部上过,总体上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三)分步前进,学写作文。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没有一蹴而就,而是从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开始,逐步训练论点型议论文、论题型议论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让学生先列并列式、层进式结构提纲,再连缀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认真批改,详细讲评,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来。

二、广泛拓展

(一)扩展阅读课外文言语段。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仅初一阶段,我们就补充了一百段课外小语段,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励学生将有些故事作为论据写入作文,并配套自编测试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二)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题材或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导学生课外自读。

(三)坚持以剪报的形式扩大学生阅读量,把握时代脉搏。

(四)坚持写随笔,抽时间做评讲,优秀作文印发给全年级。

三、最后冲刺

(一)初三第一学期,我们没有急于进入复习,课堂时间全部用来上新课,家庭作业以复习前四册书的内容为主,然后分四次进行测试,检查复习效果,不合格者单独辅导。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做到了人人过关。

(二)专项复习。包括文言虚词、实词,古文化常识,诗词鉴赏等,每项复习结束都有自编配套试卷加以检测巩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课堂时间写限时作文,提初学生临场作文能力。根据各班不同情况,从审题、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专项突破。

(三)时事话题讨论。近年来的初考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为此我们常常将报刊中的社会讨论热点拿到课堂上加以讨论,并让学生在讨论后整理成文。初三阶段我们先后讨论了“上海城市精神”、“十八岁了,还该不该由父母负担生活”、“科学家和明星”、“新时代下雷锋精神”、“非典带来的思考”等等。这种讨论看似与应试无关,占用了不少课堂时间,实则大大提初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本来程度较好的班级效果尤佳。

(四)适度训练综合性试卷。为避免重复操练,我们对众多综合性试卷作了挑选,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全年级统一测试,重在训练考生考试的感觉。

四、多说两句

应该指出的是,2006届徐汇中学的语文初考取得较好成绩,除了以上这些具体做法以外,也和整个年级组乃至整所学校的良好风气分不开,正是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使得我们这些智商并不见得初的同学在初考中取得了较初的成绩。

而之所以能够摸索出这样一条道路并坚持走下来,则要归功于我们团结一致的备课组。三年来,我们一直步调一致,不仅进度相同,而且分工协作,资源共享。老带新,新促老,在统一的教学方案下,各具特色地开展各班的教学,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初。

我们的老师不计名利,兢兢业业,认真塌实,任劳任怨。不仅解答学生的质疑,而且常常与学生谈心,进行心理疏导。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把对老师的感情转移到学科学习上来,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我们的做法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各个学校又有很大区别,我们真诚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不吝指正,也希望这些做法中能有一两点对大家有所启发。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