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创业政策

2017-06-19

创新驱动战略既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咸宁市的重大发展战略。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咸宁市的创业政策。

咸宁市创业政策:咸宁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面临的困境

(一)创新观念滞后之困。

⒈误以为创新就是原始创新。

⒉误以为创新就是一切从头做起。

⒊误以为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⒋误以为创新可以一蹴而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创新观念滞后之困,局限了人们的视野,阻碍着咸宁创新驱动的实践,既影响着人们对咸宁创新实践的评价,也影响着咸宁创新驱动的成效。

(二)创新体制不顺之困。

一个良好的创新体制应该是

⒈创新主体成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创新成果的体制,

⒉创新成果能够较高比例、比较顺畅地运用于经济过程、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体制,

⒊涉及创新的各类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各司其职、有效对接的体制,

⒋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能够很好结合、相互促进的体制。

但是在咸宁,许多时候是政府在唱主角,企业和科研单位都在唱配角,甚至当观众,好像创新是政府的事,是政府要创新,是政府在逼着企业和科研院所搞创新。

我们的创新主体还不够发达、不够成熟,各种创新要素的角色定位还不明确、不科学、不太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要素的流动还不十分顺畅,还存在肠梗阻现象,创新体制还有诸多不顺、不活。

(三)创新能力不足之困。

⒈发明家少,大发明家更为稀缺。

⒉企业家少,成功的大企业家更为缺乏。

⒊缺少风险投资和社会创新服务。

⒋政府保护创新、服务创新、促进创新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⒌对其它地区的创新资源的吸引力不强。

(四)创新成效不彰之困。

创新在咸宁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得仍然不够。

⒈创新产品不够。

⒉高新企业不多。

⒊创新特色不显。

⒋支撑作用不强。

咸宁市创业政策:咸宁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对策

(一)围绕产品抓创新,打造创新产品之都。

⒈壮品牌

对现有的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进行跟踪培育,采取得力措施加以重点扶持,重点培养。

⒉育新苗

以省著名商标评比为契机,以评促建,以建促大,培养出一批新的创新标杆,培育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⒊创新品

根据消费时尚的变化和消费升级的特点,开发一批个性化的新产品,并根据消费的新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改进和转换。

⒋重品质

高品质是经济新常态下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要通过宣传、执法、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企业家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把质量和品牌当成企业的生命。

⒌显特色

要围绕产品的特色抓创新。要通过创新供给来激活消费。要以咸宁特产和特色产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特色产品。

(二)围绕产业抓创新,建设创新产业之城。

⒈突出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发展就是一种创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健康养老、会展商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特别是依托咸宁的生态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业,依托咸宁的区位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和会展商贸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前景。

⒉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要敢为人先,大胆设计,精心谋划,以咸宁区位、交通、生态的叠加优势吸引周边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新兴产业落户咸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