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

2017-06-18

对于素质教育,社会应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探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篇一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 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盛越来越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取决于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应对只是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知道,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培养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祖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输送一批批一代代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信息化,知识经济,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主要处理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提高教师素质

发挥素质教育中的主导性

教师作为学校中专门的教育力量,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素质教育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的任务。因此,具有扎实的知识底蕴,具有独立的教育风格与追求,一集在实践中您局生成教育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师,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为民族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以下做起:

(1)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它决定了教育工作的方向,是塑造教师教育行为的基础,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益的重要一环。

(2)形成多元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下的教育内容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内容社会化,学科科学整体化这就要求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需要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扎实的专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更多的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3)具备完善的能力结构

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时间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造,是自己的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的魅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

激活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大胆彩线给,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确立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生观

“学生主体观”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是培养和发展主体性,而是释放,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学生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赋予的。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逐步的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发展转变的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主动的得到发展的前提。

(2)创设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

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是再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参与什么活动,就发展什么能力,参与活动的成都的水平决定了学生能力的成都和水平。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很好的外围条件,创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重返自由发展的氛围。

(3)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同意,冲上服从的观念影响极为深远,在家长的观念深处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其影响,喜欢听话的,顺从的孩子几乎是成年人的普遍心理倾向,在这种氛围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最欠缺的就是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因此,要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是他们的创新人格。

三、做好教育评价

确保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其效果如何,发展方向是什么,这就需要做好教育评价,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1)依冲上创新的价值观对素质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

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是人类生活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这就是人本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即以“人为中心,以种种和关心“人的正当需要为根本标准,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结果,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使他们像成人一样得到尊重,自由和幸福。在这种宽松的环境汇总,通话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各种活动,培养出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生气勃勃,敢想敢干,独立自主,善于创造的人才。

(2)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对素质教育的结果进行评价

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不是一部分的素质,评价素质教育的质量不应该漏掉一个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在于为社会培养各式人才。学校应重视大多数人才的培养,但是也不能忽视哥哥方面“拔尖的人才的培养和对落后生的扶持,否则也同样是一种不公平。

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教师要以更新的观念为前导,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培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时代人才。为祖国经济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陈旭远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刘芳总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3]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心理素质》贾晓波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4] 《教育评价与督导》刘淑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探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论文篇二

《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立足语文课改实践,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主导;主体;非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减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72-02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课堂教学始终跳不出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思”,重“灌”不重“趣”的怪圈,束缚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实施素质教育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一切决定于教师。”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这句名言,清晰地表达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孕育,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组织学生“自我运动”。“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提出问题和讲评点拨”。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钻研、挖掘教材,让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动手、动脑,掌握知识,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探讨了几种设疑的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1)引趣设疑法,我在讲《孔乙己》一课时,开始提出:“孔乙己姓什么,名谁呢?”由于这一设疑问得精妙有趣,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同学私下争论的同时,纷纷在课文中找根据,找答案,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新课文的兴趣。(2)悬念设疑法。如我在讲《蝉》一文中,提出了“作者原来对蝉是抱有成见的,最后为什么又情不自禁地赞美起蝉呢”这个“悬念”,学生一时无法解答,但又很感兴趣,于是带着疑难兴致勃勃地看书学习,待把课文读完了,回过头来,解答之,水到渠成,获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要有目的性,一题一个侧重点,做到题题有得,得得相连,形成一个小小的知识网络。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认为,教师上课离不开讲,但“少讲精讲,多听学生的见解”,转换一下自己的角色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那该多好。因此,我采用了“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把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四个人,教师先确定小组长,让师傅自愿选择小组长,最后让学困生选择自己的师傅。学困生自愿选择的师傅,都是他们认可和信赖的同学,很自然就会听师傅的话。这样,师傅检查辅导学友,学友督促师傅,开展读书、背诵、表演及各项学习活动,师傅通过帮助学友自身得到了提高,学友(学困生)也得到了进步。起初,仍然是那些原本就爱发言的学生说,其他学生无论怎样启发,还是一言不发。怎么办呢?我采用“逼”他们说的办法,我利用每堂课前5分钟让学生自由漫谈,说新闻也行,讲故事也可,说成语,背课文……五花八门,每天三个小组,组长要找小组里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上台,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胆量及口头表达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那些不爱说的学生开始说了,不敢讲的学生开始讲了,课堂教学出现了生机。有了表达的基础,我又在作文课上引导学生用口头作文的形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述出来,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学生很喜欢这种评改方法,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三、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要注意培养非智力因素

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教师应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表达方式的艺术性,表达方法的灵活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做到声情并茂,情感动人,把上课作为一种美的享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做到学而不厌。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让懒惰的学困生动起来,让好动的学困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且充分利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为了小组能在竞争中取胜,小组里的师傅会主动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也有机会求救于其他同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在竞争中表现了自我,增强了团队意识,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整个小组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另外,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只有教师的情感融洽,互尊互爱,民主平等,互助合作,学生才会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实施素质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教是为了不教。”这正是我们课堂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境界。在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通过给小组定目标,然后组长再把任务分配给几对师友,目标不宜过高过长,可设立短期的学习目标,如:一周或几周能背会几首古诗,掌握多少个生字词,能写几百字以内的日记等,每次月考多考几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我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如对课前预习、合作交流、小组展示、拓展提高、当堂检测、复习考试等进行指导,组长对学困生进行督促提醒,使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白了每节课、每天、每一个星期都要做什么,怎样做,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的。

五、实施素质教育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应试教育下,学海如苦海,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枯燥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呆板、厌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活泼地发展。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就采用了“功在课前—力在课上—化在课后”的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即:课前要精心备课,精心筛选,以一当十,课堂要交给学生,课后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在快乐的环境中融化每个学生的特长。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要发挥课堂教育的多种功能,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是学生参与学习,而且使学生学会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只要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就能在这个主阵地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蒋念祖.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韩军.现代中国语文的八大关系[M].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洪忠(1963-),男,河北省承德市人,河北省承德市第四中学,教研组长,本科学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