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灭亡的读史随笔

2017-02-14

六国灭亡有哪些原因呢?我们来看看相关的读史随笔,或许能找到答案。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六国灭亡的原因,希望你喜欢。

六国灭亡的读史随笔

秦国经七代努力,终有扫六和而并天下的结果。至于六国之所以破灭,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苏洵以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确实不是因为兵不利,战不善,六国岂乏精兵良将。就赵国而言,灭国前期尚有李牧、庞煖两位名将,而且能数次大败秦军。但六国之弊却不在“赂秦”,秦与六国的根本区别在于“务实”。

自秦孝公开始,秦国唯才是用,是故商鞅法家、张仪纵横蔡泽计然家、吕不韦杂家、尉缭兵家都能在秦国成就一番大业。秦国用人之道不在于学派出身,有才利国则用之。而六国对人才却是敬之而不用之,徒取“敬贤”的虚名罢了。譬如当时的战国四大公子门客动辄就是数千人,得势之时则人聚,失势之时则人散,究竟是“养贤”还是“养闲”?齐国大兴学宫论学,却不用士子治国,一切“治国长策”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秦非人杰地灵之地,历代的大才绝大部分都来自六国,若非秦国用人之务实,岂能吸引这些人才?相反六国人才济济,却置之而不顾。譬如魏惠王时期,先后放走商鞅,迫害孙膑,鞭笞张仪,无视乐毅。这些都可谓是治国之大才,每一个人之后都曾改变过战国的格局,魏惠王不用治国之实才,却只是礼待像孟子这种所谓的圣人。圣人的大道永远是摸不着边际的,讲了几千年的“大同”至今尚未实现。治国在于务实,所以孟子之道永远解不了魏惠王之困,也终导致魏国的衰败。秦国用人之务实还在于“用人不疑,疑人 不用”,正因为孝公与商鞅的青山松柏之情,所以才会有商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相反六国之才大多是怀才不遇,屈原忠心为国却始终不能得到大用;“廉颇老矣,一饭三遗矢”何其的荒诞,也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更有荒诞的是韩国派水工郑国去秦国大兴水利工程,名为“疲秦计”,最终导致秦国的国力昌盛,为之后的灭六国提供了充足的财力支持;战国的最后一位战神李牧也因“叛国”的罪名被杀,用人之不信,自毁其长城,赵国最终也将自己送进了坟墓。

秦国地处于山西,远离中原文明,所以春秋战国之时,那些儒家大师们都视之为荒蛮之地,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却唯独没去过秦国。及后商鞅变法,以法治国,六国以及后世之许多名士又以暴秦呼之。其真为“荒蛮”,其真为“暴”吗?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小盗只不过是偷偷钱财,而大盗偷的却是人之本性。圣人废置恬淡无为的自然风尚,喜欢用喋喋不休的说教来“感化”人民,最终也致使天下大乱。文明中充满了虚浮与奢靡,人性之美在于淳朴自然,刻意的雕饰,虚伪的礼仪华饰才是真正的粗俗,才会有“邯郸学步”的笑话。老秦人民风淳朴务实,所以现在陕西那边的人还保持这种淳朴豪放的风气。民风之务实也为之后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至于“暴秦”的称号,多因为秦法之苛刻。法不在严,而在不公。秦法面前才真正的是平等,秦惠文王太子时期犯法,导致两位太子傅受刑,自己也相当于被流放。秦法唯功封爵,废除了井田制,分田到户,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若秦为暴政,怎么会有如此雄厚的国力,灭六国只是尚能一边兴修水利工程,帝国之工程浩多,大部分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若没有都江堰,蜀地怎么会有“天府之国”之称。后世之人多揪着秦之过不放而忽视秦之功。相比之下圣人所提倡“王道仁义”治国,仁义道德成了虚仁假义,成了统治者的愚弄百姓的工具。导致了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局面,也难怪庄子会发出“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的感慨。利民务实而为暴政,虚仁假义而被称颂,诚为滑天下之大稽也!

所以秦之能统一天下并非运气,六国破灭也并非简简单单的“赂秦”二字。六国不务实最终导致灭亡,今人不思之戒之,终会走上六国的道路。

至于秦朝之迅速灭亡,贾谊说的比较清楚:“攻守之势异也”。不过个人以为还有一点就是吞并六国的速度太快。秦始皇用了九年秋风扫落叶般地吞并了六国,这无疑是一口吞下头大象。当初乐毅一口气拿下七十城,花了七年的时间也没能“化齐”,更何况六个国家。正如商纣之灭亡,很大程度战俘太多,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周给消灭了,历史的真相永远不是我等屁民所能揣摩,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至于始皇,后世多有争议。但功过须分开看,正如老毛后期也犯了不少错误,但其丰功伟绩还是不能被抹灭的。始皇一统天下,结束了几百的战火纷争。统一文字,度量,货币等,促进了后世的经济文化发展。兴修水利道路,为后世提供便利。不过执政后期确实过于骄奢淫逸,常被后人诟病的几件事有修长城、建阿房宫、焚书坑儒。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挡匈奴的入侵,其目的本身是好的,只不过操之过急;至于阿房宫事实上还未建起来,项羽所烧的是咸阳宫,杜牧的《阿房宫赋》只不过是虚构,后世文人对秦始皇多有怨恨,所以经常夸大秦始皇的过失,人言之可畏呀!最后的焚书坑儒,首先“儒”基本上都是方士,其次“书”大体上是《诗》《书》以及六国史书。相比之下项羽焚烧秦宫损失要大得多,楚人一炬,所有的珍藏典籍都化作焦土。后世之人只唾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却将焚烧秦宫的项羽视作英雄。自古中国推崇死亡崇拜,所以有“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之说,所以项羽乌江一抹脖子,一切罪证都化为 乌有,反成了备受敬仰的英雄人物。生死本都是自然之道,但都被挂载了太多的虚名。同样是生,勾践卧薪尝胆被称为“忍辱负重”;同样是死,谭嗣同慷慨赴义被称为“舍生取义”。如果都换做普通人,只会是“苟且偷生”和“轻于鸿毛”,其本质又有什么区别呢?后世之人多以虚名评判古人,用老毛的话来说:“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

今人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办奥运,建世博真能表明国力之昌盛吗?繁华的背后尽是虚浮,当今中国不差钱,差的是“务实”。

相关内容拓展一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能轻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在六国之后的却跟随六国灭亡的先例,这是比六国还要差了。其实,韩,魏,楚三国多次向秦军部队献上本国的土地,除了自身的软弱退让以外,还有最重要一点就是缺乏奋斗的精神寄托,以至于将自己最尊敬的列祖列宗们奋斗一辈子热血和青春而攻打下来的土地拱手相让给秦军,如果六国国君都能够为自己立一个目标,故意延长距离,激励自己激烈奋战的话,或许不至于被西方的秦国军队给击溃毁灭,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精神寄托或许是前进的比较重要的力量吧。下列图片就是我的精神寄托来源,我只是坚信一句话罢了: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优秀的女性 。拒绝堕落,以精神寄托为力量,迈步向前吧。

相关内容拓展二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读史随笔相关文章:

1.关于敬畏的散文

2.培根随笔句子赏析

3.《培根随笔》读后感2000字

4.培根文学随笔好词好句(2)

5.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0篇

6.培根随笔读后感2000字

7.关于明天与未来的散文

8.巴金短文两篇读书笔记

9.道家思想的读书笔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