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如何迅速提高教务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日益复杂的教务管理工作,成为了各地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高校教务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文章内容。
高校教务员应具备的个人素质
1.高校教务员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
作为教务员,必须是教务管理工作的行家能手。教务员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要熟知各种业务知识。简单而言,高校对其任课教师的知识要求是“专”,对各院系教务员的知识要求便是“宽”。因为教务员要参与学校各个学科、院系教学计划的安排、审定,更要担负起组织、协调和监管教学活动的职责,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教务员必须懂专业知识、懂教学的规律。
教务员身处教学管理的第一线,要完成教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就必须有系统、全面的知识架构,具备教务管理的基础知识,诸如教学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材料撰写、课程安排、考试安排等,以及一些与工作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如思想政治知识、哲学知识、法学知识、组织学知识、文学知识等。所以,教务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要积极地去涉猎各方面知识,努力扩大知识面。掌握的知识越多,工作能力就会越强,在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高校教务员应掌握灵活的工作方法
教务管理工作确实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那么作为教务员,在管理的方法上,就不能太局限于既成的工作经验。
我们要发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先进精神,将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充分地吸收进来,努力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层次。而在工作方法上,我们在牢牢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力求做到灵活多样,面对具体问题时必须具体分析。对本单位发生的事情,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去处理,绝对不能盲目照搬其他高校、院系的方法,而忽视矛盾的特殊性。
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教务员,更加要重视计算机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当今教务员的工作中需要大量地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只有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把教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教学。
高校教务员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1.高校教务员应具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教务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管理体系的核心,其涉及面极广,工作繁杂多样。要使庞大的教务管理系统良好地运转,各单位、人员间就必须合理分工,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务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教务员要和本系统同事间建立起紧密的横向联系,还要和各上级管理部门间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纵向联系。[2]这样才能获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各项工作有效开展。而在面对教师和学生时,更能体现出教务员的水平和能力。
2.高校教务员应具备开拓进取能力
可以说,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非常烦琐、复杂,甚至枯燥,特别容易使人产生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态度和因循守旧、随波逐流的工作作风。但是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必须抛弃这些不良观念,与时俱进,开动思维,不断地去接受教学改革的新理论、新观念,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作为一名教务员,要有发展进步的眼光。对学校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要主动、认真地研究,积极地探索解决办法。
要努力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可以到全省乃至全国知名院校去参观学习,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学校来进行学术访问、交流、讲座,通过这些活动虚心吸取别人的宝贵先进经验,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务管理水平。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好地完成学校和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