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向上励志的文章1000字文章两篇
这是一个时刻在比较中获得成就感的世界,如果不具备足够强大的心理防御能力,很容易掉进万丈深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积极向上励志的文章1000字文章两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积极向上励志的文章1000字文章1
【20多岁的人生远算不上艰难,30岁的焦虑其实更痛苦】
曾经,我以为20多岁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为了某个人,瞒着家里人放弃直研,在毫无实习经历的情况下开始找工作。
跑到上海面试,被拒绝,淋着雨走在空荡的街头。这个城市,无情、孤独、阴冷、让人发慌。
原来一直以为的那个归宿,最终却只是过渡。一个月瘦了10斤,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止不住嚎啕大哭。
半夜突发急性肠胃炎,一个人爬到楼下去拦出租车。朋友赶来医院,抱着我哭了。我没哭。
工作一年,为了转行,薪资下降。但是进新公司的那年恰是08年经济危机,冻薪两年。在上海拿着南京的应届生起薪。
租的房子里,有时会有老鼠的声音。每当这个时候,只能躲在被窝里,不敢睡觉,也不敢起来去洗手间。
连续很多天加班到半夜之后,一侧耳朵突发性听力下降,后来就一边打吊针一边工作。
幸而,从小乐观,无论顺逆,都能活得很好。而且,鸡汤说,过了25岁就好了。
在26岁的时候,最终遇到了一个愿意容忍我的倔脾气、对待我家人就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的男人,最终转行成功,最终在上海交到了一群真心的小伙伴,最终把家人安顿在了身边,最终我还可以有时间陪伴我爱的人们。
所以多年后,依然相信爱情,依然信任遇到的陌生人,依然说话直率,依然是那个会把整只行李箱忘在酒店的“不靠谱”姑娘……
回头来看,其实,20多岁的人生远远算不上艰难,因为有方向,因为有希望。
30岁的焦虑其实更痛苦——莫名地开始焦虑。而且我连是否应该停止焦虑都无从判断。
然而,在30岁、也是毕业刚好7年的时候,我焦虑了。这种焦虑起源于我开始思考总结前面7年的人生。
我常想,我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我眼看着面前大片的油菜花长起来,那会让我知道意义。可是,当我对着PPT的时候,我会质疑:我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会想起,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我的理想》,大多数同学都写了老师、医生、解放军……只有我写了清洁工,因为我潜意识里面觉得,我要跟别人不一样。但是,我现在做的事情,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些思考让我变得很痛苦,我虽然继续着眼下的工作,但我不知道我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而且我无法倾诉。因为,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没有人能够理解。
于是,我看更多书,传记、畅销书、佛学书……什么都看。可是,看完之后我更加焦虑了,因为:
有人选择入世,说“活着就要改变世界”。有人鼓励遁世,说“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
有人追求成功,说“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人浪费生命,说“生命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3个月,30个人生,明白了些道理——我找那些不按正常轨道生活、而且看似活明白了的人聊天。既然看书不能让我走出焦虑,我便开始找人聊天。
我找那些不按正常轨道生活、而且看似已经活明白了的人,试图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我想要的那个答案。我希望看到,他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痛苦、纠结和快乐。我不仅聊天,还把每个聊天都写成了文章,启发我自己的思考,也分享给别人。我并不知道这能否解决我的问题,但我决定试一试。
三个月的时间里,我聊过辞职创业的企业高管,听她讲中年危机;
我聊过毕业就创业的年轻人,听他讲熬大鹰的故事;
我聊过自驾穿越欧亚非的大厨,听他讲一家人出生入死的故事;
我聊过四十岁辞职重新寻找人生的咨询公司合伙人,听她讲人生的意义;
我聊过辞职创业的扫黑刑警,听他讲走出体制内的不易;
我聊过把爱好当工作的旅游达人,听他讲曾经走过的那些迷茫;
我聊过职业生涯顺风顺水的外企职业经理人,听他讲对职业的热爱……
聊了30个人,写了20篇文章,有一些还在整理中。其实,有些答案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但是,我想我已经学到了一些东西,我想要做一个总结,把它记写下来。
1.焦虑始于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对社会尊重的渴望
物质需求被满足后,开始追求社会尊重。
辞职创业的外企高管说:当她实现了财务自由,想要追求更多时,发现现在的工作并不能给予她。
所以,她铁了心要离开原来的外企高管位置。要么换老板,要么换老公。
20多岁的时候,除了热血和激情,其它一无所有,操心的是生存问题,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30多岁的时候,生存问题解决了,家庭稳定了,于是开始寻求社会尊重和认可。
可这种认可不一定是眼下的职业能够给予的。如果同事与你志不同道不合,老板对你并不赞赏,公司价值观与你的价值观不相符,当前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你的期望不一致……你就会感觉到不适,想要逃离。
2.焦虑根源于与周围人的比较
这是一个时刻在比较中获得满足感的世界,如果不具备足够强大的心理防御能力,很容易掉落在痛苦的万丈深渊。
可是,到哪里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认可呢?不可能去做个调研,我们很可能是从自己社交圈里大家的行为和言语中得知,这就形成了比较。
所以,当周围人都开始到处旅行、追求生活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开始旅行、拍照、发朋友圈,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享受生活的胜利者。后来,周围人每天都在讨论,都说实现理想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又开始考虑辞职创业……
我们不断关注着周围人的价值标准,一旦发现有所偏离,就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意义产生怀疑;我们不断地把自己跟周围人比较,一旦发现有任何掉队,就马上调整自己的行为,调整不到位,就会开始焦虑。
这是一个时刻在比较中获得成就感的世界,如果不具备足够强大的心理防御能力,很容易掉进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