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活着活着就老了》-2010年版基本信息,《活着活着

2017-06-21

相关话题

    一 : 《活着活着就老了》:《活着活着就老了》-2010年版基本信息,《活着活着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散文集。其中包括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四部分。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既能让读者忍俊不禁,又能给读者的新的启迪。

    活着活着就老了txt_《活着活着就老了》 -2010年版基本信息

    《活着活着就老了》作 者:冯唐著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0-4-1版 次:1页 数:283字 数:220000印刷时间:2010-4-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SBN:9787547008218包 装:平装

    活着活着就老了txt_《活着活着就老了》 -内容简单介绍

    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像”,他的随笔“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任何一页都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本书收录的随笔,全部是冯唐近年来的代表作。这些随感而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既能让读者忍俊不禁,又能给读者的新的启迪。

    活着活着就老了txt_《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简单介绍

    冯唐冯唐,男,1971年生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美国Emory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居香港,就职于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从事旧时被称为军师、幕僚或师爷的工作。被2005年人民文学评为“年度青年作家”称号,70年代文字第一人。其小说语言清新,技巧圆熟,被认为是王朔,王小波的传承人,受到1大批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喜爱。著有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1个姑娘》、《欢喜》、《北京北京》,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

    活着活着就老了txt_《活着活着就老了》 -读者评论

    冯唐的博客自己很早就订阅了,这是他的主页//www.fengtang.com/。当时没有怎么细看,觉得一般,后来因为偶然的因素,知道了《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跟李海鹏的那本《佛祖在一号线》一起买的,书来了之后就?口气给看完了,酣畅淋漓。看《活着活着就老了》之际有受惊的感觉,因为这样美好的文字并不多见。只是在看王小波的文章时有过类似的感觉。冯唐的文字犀利,直指人心,笔触细腻,但又笔锋正健,诙谐幽默,文字有趣味性,又很漂亮,可读性强,让人一开始就爱不释手,不一口气读完是不会罢休的。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像”,他的随笔“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任何一页都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我一直很奇怪,他这支生花妙笔是怎么炼成的呢?那他的话来说:这文笔就像女人长奶子一样是需要幼功的,小时候没有天赋、没有熏陶,靠长大以后的努力,是不行的。首先得承认,人跟人是有差距的,有些人是有天赋的,这是怎么努力都办不到的事情,怨就怨你爸妈在制造你之际用的原材料不好吧。其次,从书中也可以看到冯唐是下过功夫的,他看过很多书,国内的、国外的。或许这就是原因所在吧。冯唐的语言很幽默,他的比喻也很搞笑,经常拿姑娘、两性来打比方,常常有惊人的表现力,让你忍不住要笑上好一会,这就是他的文字的魅力。这些随?而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既能让读者忍俊不禁,又能给读者一些启迪。活着活着就老了txt_《活着活着就老了》 -书评

    假如你见到冯唐本人,对他说“我觉得你的随笔写得比小说好!”,估计冯唐的反应会是先无语微笑,再顾左右而言他。但是,我认为冯唐的随笔的确非常好看。最近出版的随笔集《活着活着就老了》就收集了冯唐几乎所有的非小说类文字。随笔这种东西,虽然好写,但不容易写好。小说可以依靠人物刻画、故事情节出彩,随笔却更要依赖于作者的文字水平,拼的是基本功。冯唐的过人之处在于,读他的随笔,即使文章中没有什么独特的观点或新颖的内容,但仅凭那些肆意、幽默、有气势、无遮拦的文字,就能让你得到1种享受。这就好比1个会聊天儿的人,什么普普通通的事儿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听着就那么有意思呢?冯唐属于70后作家,这拨儿人和更年轻的一代作者,其实有个共同的遗憾,就是文字功力平平——太白、太嫩、少见大家风范。我觉得,冯唐是个特例。冯唐的文字节奏感好,大气;作为1个同时迷恋《世说新语》和亨利?米勒的人,冯唐的遣词造句似乎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西化文字的共同影响,结果呢,调配出来的是1种很特殊的效果:儒雅中夹杂着嬉皮、有理性也有性情,时而很文气,时而很痞气。《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中到处可见让人过目难忘的冯唐式文字:“千百年后,肉体腐烂,凡心消亡,而某些俗人的事功文学,仍然在后代俗人的凡心里流转,让这些凡心痛如刀绞,影响他们的肉体,让这些肉体激素澎湃。”(——《人活不过手上那块玉》)、“曾国藩牛啊,把自己的肉身当成蜡烛,剁开两节,4个端点,点燃4个火苗燃烧,在通往牛逼的仄仄石板路上发足狂奔。”(——《愤青曾国藩的自我完善之路》)、“香港地仄人稠,你在中环皇后大道中放个屁,几10个人嗅到,七8个人听见,一2个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推了一下他们的腰眼,没有1个人回头看你。”(——《二楼和地下室的风景》)。如今大多数中文随笔似乎走的都是清淡、婉约、书卷气十足的路子,而冯唐属于1个异数。冯唐写随笔有1种“浑不吝”的态度:文学、姑娘、饭局、城市体验、人生规划——什么都聊,聊之际嘴边没有遮拦,笑话、狂话、黄话、俏皮话——全都一股脑地喷泄在纸上。如果说大多数好散文像是一杯清茶,那么冯唐的随笔更像一碗浓汤。翻阅时下的文学刊物,假如我们不看作者姓名,随机拎出一段文字来读,有多少青年作者能保证他的这段随机文字有质量、有趣味、有独特的风格以至于让人一看便知作者是谁呢?我觉得,冯唐几乎可以做到这一点。

    二 : 活着

    安逸的生活让我从没想过生与死的问题,当我看完余华所写的《活着》,再想想这几年身边所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后,突然间觉得活着的人是那么幸运的,至少还可以感受人世间的一切,有着自己的思想,知道你还存在着,还有着希望。

    小说中的富贵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他的经历让人感概,感概这一生的坎坷,可他并没有被命运吓倒,在一次次的绝望中,又一次次的看到希望,他珍视生命,奉行着一句所有人都知道,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的一句话:好死不如烂活着。他的勇敢,他的坚强,让我感动。在失去所有亲人的残酷现实中,他没有选择逃避,没有失去对活着的信念和希望,勇敢的面对,最后只有一头牛陪伴着他,视它为亲人!命运使富贵无法掌握,可他乐观,残酷没有让他倒下,绝望没有让他放弃,他始终坚信活着就是希望,多难能可贵!

    再看看现代的我们,来自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使我们内心脆弱,可是与富贵相比,那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咬一咬牙就能挨过去事情,却弄得那样复杂,甚至是结束可贵的生命,看看富贵,再看看我们,心中满是遗憾!!翻一翻网页,到处可看到自杀的新闻,那样草率,那样不理智。脆弱,使我们缺少了富贵的乐观,没有像富贵那样珍视生命,更没有真正理解活着的意义,我们太软弱,没有勇气接受现实,以至于更多的悲剧发生!草率的结束自己生命,那是不负责,是不珍视生命的价值!想想那些想活着,却又不能摆脱命运的人,我们会发现,我们是那样的幸运!

    有了希望,生命才精彩,有了希望,才有力量接受挑战!或许现在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富贵,勇敢乐观的面对现实,心中总是充满了希望,真正的理解活着的意义,而不是选择逃避。

    三 : 活着

    在XX镇的某条街上,有一栋比较特别的房子,人们不肖进门,只需在离它六七米的地方,便可听到铺天盖地的“咔呲咔呲”机器运转的声音。这是这个小镇比较有名的一个书包加工厂。首先是因为它位于小镇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其次是它的规模较大,一整栋屋五层楼都是它的基地。

    在大楼的二楼挂着一副大红的横幅,上面写着:“高薪聘请XX工,月薪包过5000!”。横幅之下便是红漆木做的大门了。它终日紧闭,只在出货时才会打开。要想进厂,便只能走那小小的偏门。从偏门进去就是那宽敞的一楼了——一半停着一辆较大的面包车,一半摆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的成品书包。工人们真正做工的地方在二三楼。你还站在一楼楼梯口的时候,那机器发出的响声便震耳欲聋了,生人一听到这,太阳穴那都会阵阵发痛,而那些熟悉的人早就不以为意了。越近一步,那响声便越大。上了楼,入眼的便是那密密麻麻的机器。机器周围全是做书包的零件,堆得半个成人高,而工人便在那堆零件中间,像只困在笼中的雀。做工的什么人都有:有正值壮年的青年妇女,也有年过五六十的老人和十二三岁的少年少女。他们统一地埋头苦干,有时候做累了便找附近的说说话,那些正值壮年的单身汉也偶尔开些玩笑,吐出些污言秽语。

    工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住在四楼。屋子里走廊上都被木板分成好几个小房间。里面小得只装得下一张床一张桌子外加几个桶子脸盆。小房子并不封顶,可也特别沉闷,墙上只开了个十立方厘米的小窗子,用来通过连着电的排叉。冬天除了气闷些倒也不冷,可夏天却非常难受了,就算把风扇开到最大,也闷热得难受。工人们想尽千方百计降温,有的甚至把凉席全都泼湿直接躺在上面。虽暂时睡得着了,可第二天身上却起了密密麻麻的疹子。

    五楼便是老板住的地方了。一条走廊连接着两套四室一厅的房子。一套是老板夫妻和刚满十八岁的小儿子住的,一套是两个女儿一家住的。虽在一个楼层,可这房子也是有差异的。老板那一边的房子在这一带应该是装修得算好的了——墙壁都贴了一层厚而较奢华的墙纸,卧室地板上也都上了一层漂亮的木板,家具应有尽有。女儿那边虽然都是新屋子,但却是最简单普通的白墙地板,且各自都是成家的人,这四室一厅分下来也就不大了。在老板夫妻眼中,只有儿子才算得上是自家人,他是将来要继承家业成为这家书包厂老板的人,而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又因着女婿们没本事,他们对女儿一家也就愈发看不起了。女儿们一家和普通工人的区别也就是住宿条件好一点罢了。

    老板一家看起来都比较斯文,唯独大姐老华是个例外,身材高高壮壮丝毫不输男子,五官虽说不上丑,但到底粗犷了些。她不到十六岁便嫁了出去,对方是一个比她矮了半个头的瘦小男子。俩人站在一起,颇有点母鸡保护鸡仔的意味。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男人家里穷得响叮当,据说在老家的那栋屋还是老华自己担了将近一年的红砖才建好的。两人结婚不到四年便有了两个女娃、一个男丁。家里的收入大部分是靠着老华那双手。现在她已经26岁了,依然高高大大,只是眉目间添了许多沧桑。三个孩子都上了小学,每年开学的那段时间就是老华最烦心的时候。夫妇两每日从七点多一直做到凌晨一两点。丈夫手笨,一天下来也才老华的一半。两人拼死拼活一个月也就勉勉强强上个七千。老华是顶能干的人,尽管身边无数个跟她一样埋头干到凌晨一两点的人,但很少有人突破五千。他们不愁没事干,厂子基本上每天都进新零件,要是有人偷个懒,休息了半天或早早就睡了,老板还要嚼点舌头。

    帮三孩子交了学费,再除去吃穿用,老华夫妇的工资基本上也没剩多少了。孩子还小,小学的学费也不是贵得吓人,可他们再大些,上初中上高中了呢?为这个,他们也不是没吵过。一吵架,老华便面红耳赤,尖声地控诉丈夫的懦弱与无能,不留一丝面子。她悔恨自己怎么就嫁了这么个窝囊废。最初的时候,丈夫只铁青着脸一声不吭地任凭老华骂个饱,次数多了,便也动起手来。两人不相上下,在地上厮打在一处,从卧室打到走廊,惊天动地。老板以及工人们都赶来劝架,费了好大的力才把他们两分开。两人都挂了彩。老华鼻涕眼泪混在一处,哭着骂着就要去跳楼,老板半骂半劝才渐渐缓过来。

    他们两吵架的时候是令人感到恐怖的。但是不吵架的时候又是非常恩爱的,厂里的人老把他们比作新婚夫妇。从外观上看,他们两并不匹配。最初的时候,他们两也并不被亲朋好友看好,直到三孩子出生了,他们两感情依旧,大家才渐渐觉得他们是真正的一对。老华对丈夫是极好的,帮他煮饭洗衣烧热水,要是丈夫衣服鞋子破了点她必定给他置办一套新的,她自己倒无所谓体面不体面。她其实还算得上年轻,可从不懂得修饰自己,衣服也是常穿的禁脏的灰色黑色,看上去竟比同龄人老了十岁,加之常年在机器上坐着,她的肚子竟像怀孕四五个月那么大。但并不见丈夫嫌弃她。厂里年轻的打扮入时的女性也不是没有,但并不见丈夫对谁特别过。他的眼只有望着老华的时候才是暖的热的。

    生活虽然苦,所幸孩子们都懂事。一放学从不在路上逗留玩耍,回了家第一件事就是帮爸爸妈妈做工。剪线、翻袋子、叠书包……只要是他们这个年级力所能及的事都会争着做,而且做得又快又好。厂里的工人都用歆羡的眼光看着老华夫妇,心想要是自个儿也有那么懂事的儿女就好了。老华虽然也会为他们的懂事感动,可心里总觉得忧心,孩子们成绩虽算不上差,可也说不上好,老在中游这么漂浮着。每次当工人们开玩笑跟她说这几个孩子长大了必定是个做书包的好料,她心里就不是滋味。可她又无法辩驳什么。厂里也有几个知识分子,都是大学毕了业的,可结果呢?还不是跟寻常百姓一样在这里做书包,而且身体娇弱吃不了苦,做事也马马虎虎,白白浪费了那么多读书钱!看看那些笨手笨脚的大学生,再看看孩子们乖巧的脸庞,麻利的动作,老华的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川”字。

    几年以后,机器声依然“咔呲咔呲”地响个不停,小镇依然是那个小镇,只多了好几家书包厂,上演着百家故事……

    四 : 活着就快乐

    满屋里都萦绕了中草药的清香,这是水沙已经熟悉了很多年的味道,自从手术失败以后,水沙再也不能拒绝这黑色的液体在身体中漫延。每一次疼痛,尤其春冬相交的季节,她都依赖着它从生命的低谷回来,望着那一树一草渐渐加深的绿意,她感动生命还醒着,她还醒着。她渐渐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淡淡的味道,生命淡淡的味道;习惯了被这些淡淡草香温暖包围的感觉。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但水沙没有感觉到节日的气氛,因为她照常去了诊所,那个她最信任的诊所医生说:今天是你们的节日呢,没打算到哪去玩吗?“哪也不去呢。”水沙回答。“今天说什么也得让他带去出去玩啊,傻瓜呢!”医生开玩笑说。“呵呵,都老夫老妻了,还到哪去玩呢?”水沙也笑着回答。“成都去逛啊!”医生一直微笑着。……自从大医院回来以后,水沙一直只相信这个小诊所,因为只有他能将她的痛驱散,他已经熟悉了她的病情。每次痛了,她都会去那儿,每一次都能被他耐心治愈。而其他诊所或者医院,根本不懂她的病,每一次检查都说正常,要么直接说没病来看啥病呢!好些年了,水沙跟这里的医生已经熟悉可以随便开玩笑了。尽管水沙痛了才来看医生,却感到心情畅快。因为她知道只要她愿意来这里看病,生命就还会继续!生命醒着,她就醒着。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她知道哪也不能去,因为她要喝药,但她感觉有一种平淡的快乐。丈夫对她很好,很爱她,这是她这辈子幸福的原因。尽管生命给她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将一种无法拒绝的疼痛注入了她的身体里。但她没有责怪命运,她要与命运抗争,她珍惜生命的每一天,珍惜拥有的每份心情。天朦朦亮,丈夫就载着水沙去了诊所,路上飘起了春雨,有一些冷,但水沙感觉被春雨淋着很快乐。丈夫说,别感冒了,穿上雨衣吧。哦,好的。水沙躲在丈夫温暖的后背,拥着丈夫的腰,水沙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爱意又回来了,原来两个人相濡以沫就是这种淡淡的幸福!她拥紧了他,他也转回头对她傻笑。回到家以后,时间还早,水沙又回到了温暖的被窝,丈夫已经开始忙起来,一边为水沙熬药,一边弄早餐了。丈夫对水沙说:“我不能承诺给你什么,但今天我一定要让你快乐!”“那明天呢,明天就不让我快乐了么?”水沙马上反驳了。“不,不啊,明天我要让你更快乐啊!”丈夫傻笑着赶忙回答。“你拿什么可以让我更快乐啊,不守信用的人我最讨厌的呢!”水沙想,他怎么可能会找到让她更快乐的理由呢?“你不是常常说,活着就是快乐,活着就是幸福吗?活着,你就会感觉到更快乐!”丈夫摸摸脑袋瓜子说。活着就快乐,活着就美丽,活着就幸福!这不是最简单最朴素也是最可爱的生命哲学吗?水沙醒了,因为生命醒着,所以她快乐,因为生命,所以她一定要好好活着!

    五 : 活着

    ??一??阿K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人该怎样活着?他一直不能弄明白,所以他活得很麻木,一直随波逐流,从来没有坚持要做过什么事情,总是看着大家去做,自己就去做。??就这样他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他读研究生了,他一直还在思考这个问题。阿K特别喜欢古典诗词和外国文学,特别崇拜中国现代小说家郁达夫,他的“自传体”的写作方法深深的影响了他对写作的看法。??郁达夫曾经天天泡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里,据说借书都是一排一排的借。阿K也学着郁达夫的样子,一排一排的借,可是书借回来就把它们枕在枕头下面。本来是想一天睡在床上方便看,可是常常被忽视了,等到下次去图书馆****膨胀,又要借书时才发现,上次的书都过期了,又不得不回宿舍去拿书还了。??就这样,阿K也在这么多次冲动中学到了一点东西。他读到西方柏拉图,就会想起他的话:人要永远坚持走向上的道路,坚持正义与智慧!读到但丁,就会记得大师的教导:人生本来不是为了像动物一样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读到雪莱的诗歌就会知道他的一身都在诠释他说的一句话:除了爱,一切的希望全是虚空!读到莎士比亚就会想到哈姆雷特思考的问题: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是啊,莎士比亚在几百年前就提出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急于寻找生与死的意义,却最终没有答案,我还是在大师们的思想下继续过着从前的生活。??我日复一日读着这些西洋书,我被“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深感染。开始学着思考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因为所读不够全面,得出的结论也总是不能如意。比如: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明和西伯莱文明,中国文化起源于百家争鸣,主要为道家和儒家思想。那么古希腊文化与道家文化,西伯莱文化与儒家文化可以说非常相似,何以两种文化得以走上不同的道路呢?阿K想到了一点:西方提倡人为本,中国提倡社会秩序。文化抉择不同,注定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不同的抉择,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一样。西方最终分成了许多小国家,最终在尊重人性的大旗下没有大规模的文化同化现象;而在中国,春秋战国许多的小国家经过汉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几百年的统治,庞大统一的国家一直是主要形态,即使是短暂的分裂,最终因为文化的大同而“分久必合”。??这是儒家强调秩序的结果,强调在民族和个人利益面前,我们一定要牺牲个人维护大局。一切以社会稳定为主,个人的不同思想大都是邪教思想,像李贽就属于这样制度下的牺牲品,一代伟大的中国哲学家就死在这样的制度下。个人的思想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永远没有自由可言,从秦始王焚书坑儒到清代康乾文字狱,都是强调国家社会的稳定压倒一切,个人的权利永远属于国家。??西方恰恰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他们沿着希腊文明“人本思想”的道路,坚持以“人”为中心,因此国家思想很多,自然也就造成了他们长久的分裂,长久的战争。这时候来自东方的西伯莱文明给他们送来了“仁爱,忍让,博爱”的思想,尤其是《圣经》的出现,为他们带来了法律,虽然代表神的意志,但是却给他们提供了统一的文化标准。他们在基督教的统治下,终于找到了他们共同的文化,他们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却进入了中世纪欧洲又一个极端的神学统治期,后来文艺复兴、自然科学的发展、法国启蒙运动又一一摧毁了神学基础。这个曾经为欧洲带来和平的宗教力量也就瓦解了,硝烟又是四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这是“人本思想”带来的必然结果。??而中国一直主张民族利益、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很长时间,我们都处于一种和睦的生存状态,我们的国家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都是因为我们有大一统的思想,任何个人想要分裂,那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文化已经根深地固了,所以台湾、西藏个别人想搞独立,最后必定是遗臭万年的,近来的陈水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方,追求爱情的激励程度要远远大于中国。在过去中国,爱情是个悲剧,是个奢侈的东西。直到文化大革命,还算一种小资情调,要服从组织安排,让多少****从加入共产党的那一天就为党献了身。没有“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渐渐有了生命。我们华夏文明等了五千年,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西方虽然早我们享受了几百年,然而不断的战争,让希腊文明、埃及文明、罗马文明、爱情海文明都被战争湮没了,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不是偶然的。尽管印度也还算保留一点,但已经与古印度国土、民族、文化大不相同了。??虽然距离尼采说“上帝死了”,已经过去几百年了,但是欧洲终于还是保留了基督教,保留了上帝的位置,还是会有每周礼拜。人们还是从中找回信仰,在上帝面前救赎与忏悔。中西方文化都找到了自己的缺点,大家都学会接受彼此的优点,文化才更完整,人们最终才能解放,世界才能和平。??二??阿K总是在学着思考问题,这些大的问题本来是专家学者研究的事情,可是他在读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时候就不由得不想起这些,有时候竟然为了解答了一个问题而兴奋不已。其实他不知道,有些问题他自己都没有解决好:比如开始提的“人为什么要活着?人该怎样活?”的问题。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抉择,使得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如今,他该为自己的将来作个选择了。??阿K有时候觉得,他在思考这些大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忘了自己。也就觉得个人活着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因为自己也只是历史的瞬间而已。放眼宇宙,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在这么短暂的时光里,是该及时行乐,还是奉献自己?时常作为“人该怎样活着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困扰着阿K。阿K在书中寻找着答案,从荷马一直读到莎士比亚,从苏格拉底一直读到马克思,从拜伦一直读到普希金,都读到了同一个字“人”。可是这个“人”到底该怎样活才有意义呢?这个问题一直等我读到中国一位翻译家才明白了一些。??他就是傅雷,一位普通的作家,翻译家,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在《傅雷家书》中说: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帮助别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地,决不是盲目的自我扩张,而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别人。??忽然之间,阿K似乎明白了活着的意义。可是该怎样帮助别人呢,是物质还是精神?阿K想应该都是要的。可是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人内心有许多自私的东西,要一一打败这些藏于内心的阴暗家伙,需要多少知识的修炼来驱赶呢。西方有位科学家说过:要驱散我们内心的黑暗,只有用知识。是的,阿K一直都在从书中学知识去解决他思考的问题。??人活着就应该帮助别人,这是对的,可是帮助别人有大小之分吗?那些大企业家、大明星在灾难发生时候一掷千金;可是我们普通人,也许只能寄去我们的一点旧衣裳,这两者有多少差别呢?也许心灵上应该是平等的,可是在电视上留名的却是大企业家、大明星。而普通人永远不为人知。??阿K忽然想起一个关于“尊重”的词。目前这个社会大家最尊重什么人呢???这是一个市场经济占主导的时代,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这是一个惟利是图的时代,在这个时候讲道德,讲如何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有多少人愿意听进去呢?阿K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想。因为看看周围就知道答案了。千万学生考公务员,有多少抱着为人民服务服务去的?医院医生给婴儿看病前,一律要求先抽血化验、CT,为了什么呢?有没有为疼的直哭的小孩想过。钱啊,让这个世界失去了多少良知,在这样的时候,难道不该重新树立我们的价值观吗?难道在金钱的面前,人性就会这么脆弱吗???有些有钱人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曾经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又将个人财富回报了社会。而有些有钱人则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利用金钱为所欲为,成为社会的渣滓,我们就该鄙视这类人,而不能被他们的金钱所击败。在他们的霸道之前,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宁可因斗争而失去工作,失去金钱,也绝不低头,这样的社会才有希望,只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阿K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总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是好人多。他总是相信小偷偷他东西是因为自己给小偷制造了一个犯罪的机会,才使得这个社会上多了一个小偷,因而总自责不已。他周围的人总感叹他心太好,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他都始终觉得这个社会大都数人还都是有良知的,觉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也会很快乐。如果每个人都能帮助别人,这个世界将有多美好啊!??他想起希腊神话中一个故事:普罗米修斯从天上为人类窃取了火种,并把手艺和技术传授给人类,使他们获得幸福。这一举动激怒了宙斯,他采取最残忍的手段进行报复。宙斯把普罗米修斯绑到高加索山的断崖上,白天让秃鹰啄食他的肝脏,到了晚上又使它重新长好,使普罗米修斯陷入永无休止的痛苦之中。普罗米修斯拯救世人,不畏强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许久。????三??如果说第一个问题阿K只能说到这里的话,那么第二个问题:“人该怎样活”该怎么回答呢???阿K还是从他熟悉的文学作品里去找答案,结果他还真找到了一个。不过这种活法也许只适合他,因为他打算学郁达夫那样活。他觉得作为一个学中文的人,首先应该用自己的笔写下有希望的句子,唤醒世界上那些迷失灵魂的人;应该用自己的笔来针砭时弊,与社会不良现象作斗争。鲁迅的时代永没有过去,郁达夫的时代永没有过去。社会需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让金钱充斥了我们的头脑,只要国民素质低的还需要作家,学文学的就有责任出来唤醒民众。??学郁达夫一样写作、生活,这便是阿K的答案。这条路充满了艰辛与寂寞,要忍受许多困苦。比如:学校要求阿K发论文,这些论文大都是拼凑的,这些学术出版社的东西由于本身就是一堆无病呻吟的东西,却非要拿出来给人看。发表就发表吧,还非投稿人自己交稿费,真正的笑死了阿K。阿K最鄙视这样的做法了,连可一篇不发,也不要拿钱去发这些没有人愿意看的东西。阿K始终认为搞学术的人是没有创造性的,搞创作的才是天才,搞学术总是吃创作人的残羹冷炙。曹雪芹写好红楼梦就已经完成了天才创作,为什么非要一大帮无用的评论者说无数个“好”呢?难道说“好,很好,非常好”的同时就不应该自己写篇作品吗?总是自己吃残羹冷炙,最终也没有读者愿意跟着吃,只有那些自我麻醉,还自以为很了不起的伪学人留着自己吃吧。他们总是评价别人的创作,为什么自己不会写呢?不会写,还有资格评论别人吗?就是评了好,不好,难道真让作者改了原著不成,如果不改,你评了有什么价值,真正的笑死阿K了。??这样腐败的学术还要多久才能结束,这样有损知识分子面子的事情,许多学生还津津乐道,夸赞自己发了多少篇,真正好笑。如果都仅仅为了找工作,为了评职称,这些杂志还是早些关了好,不要为了赚钱败坏了学者的尊严。??阿K经常为这些事要想好久,因为想弄明白,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阿K的同学几乎都在考公务员了。阿K想一个岗位几百个人录用一个,简直是对其他99人的谋财害命。可是这个世界心术不正的人太多了,都被公务员的丰厚的收入、稳定的工作迷晕了,宁可放弃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一项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事情,真正的让人遗憾。钱啊,太可怕了,能让我们许多人失去信仰,失去追求,失去人格尊严。??阿K心里决心已下,不管他的同学去花钱发文章,还是挤破脑袋去考胜算几乎为百分之一的公务员,他都决心坚持自己的文学道路。虽然这一路上将充满饥饿,充满失望,充满别人轻视的目光,可是依然不会阻止阿K用笔写作的决心。??像郁达夫先生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文学创作,不受别人的影响,靠稿费生活,付房租。即使没有人看他写的文章,即使稿费不够付房租,他也会一边打工,一边写作,阿K一直觉得这是他自己应该走的道路。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吧!??阿K直到凌晨四点还没有睡,就是想把这两个问题弄明白,现在他已经想明白了,可以安心的睡一觉了。??他常梦见房东把他赶出房子,因为他的稿费常常不足以维护他的房租。所以在梦里,他也常常梦到拿到稿费而手舞足蹈,因为他又可以专心继续他的创作了。??拿起笔杆,给世人以希望,帮助身边的人,做一个作家,坚持高尚的人格,以身体写作,奉献文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