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属需求管理政策,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套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同属需求管理政策,在目标上具
有一致性,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经历了五个阶段,总结历次宏观调控经验,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和工具日趋丰富,调控的理念和技术也日趋成熟,调控实践的科学性越来越强。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套运用
整和资源配置方面;而货币政策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调控社会需求总量。
3.调节弹性不同
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直接,力度大,弹性差;而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伸缩性、灵活性,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间接,弹性好。
4.政策时滞长短不同
财政政策内部时滞长于货币一步一步,但其外部时滞短于货币政策。
但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致,同属于国家需求管理政策,因此二者需要相互协调,配合用使用方能达到宏观经济目标。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分所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的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信用、财政立法和执法、财政监察。
(二)货币政策的含义
广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稳定特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稳国际收支等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借款、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与联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财政政策目标侧重于经济增长,而货币政策目标侧重于物价稳定。
2.调节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功能不同
财政政策主要作用于商品市场,原则上不能创造信用和货币,其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结构调
二、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配套运用五个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宏观经济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至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套运用方式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于起步阶段,中央银行仍未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解放出来,财政政策占主导地位。具体来看,1980年以前提出“十年发展纲要”,制定过高经济目标,大量引进建设项目,积累率逐年升高。1978、1979年连续两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随之货币投放量扩张,至1980年,外汇储备亏空。从1981年进入“松货币,紧财政”的特殊时期,但其后1982~1984年又实行“双松”政策,财政通过减少税
收,增加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在当时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社会需求严重不足条件下,推动了闲置资源动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过快,现金投放量过大,导致1984年出现严重通货膨账,货币供应量大大超出需要量,过度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第二阶段(1985~1997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985年后,随着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得到确立,由于前一阶段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于是,我国从1986年起,开始实行紧缩开支和收紧银根的“双紧”政策,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稳定了物价总水平。与此同时,财政部门通过增收减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从而减少了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了社会总需求,抑制了经济过热的势头。其间,1988~1990年的宏观调控尝试改变了一贯的行政调控,引入经济、法律手段,初步实行以财政、货币政策为主的间接调控,但在调控的力度上难免把握不当,导致调控过度;1993~1997年间,为尽快治理当时混乱的金融秩序,摒弃初期行政调控方式,转而更多地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
(三)第三阶段(1998~2004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和明显的通货紧缩,因而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此时,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如何摆脱经济萧条,促进经济增长和努力降低失业率。为此,实行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刺激和扩大企业的投资,连续8次降低利率;财政部则通过不断扩大公债的发行,增加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来刺激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税收减免和优惠的税率政策来引导投资。这一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配合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带动我国经济走出了萧条。199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让中国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袭击。
(四)第四阶段(2004~2007年)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前一阶段我国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使我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但新的矛盾和问题出现了,主要是结构性失衡,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贫富差距有拉大倾向,经济粗放式增长,消费需求相对不足,而投资内需和出口外需过旺造成总需求扩张过快。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稳健,逐步减少增发国债投资规模,多次调整出口关税政策,减轻人民币升值和出口压力;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健,多次调整准备金率、利率,频繁的公开市场业务,保持了货币信贷稳步。“双稳”政策组合,既不全面扩张,又不增长
全面紧缩,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调控效果,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五)第五阶段(2008年至今)审时度势,灵活的宏观政策
2008年初,我国已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经济增长有过热风险,立足于防止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的“双防”目标,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支出着重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年中,中国经济由于各种自然灾害遭受巨大损失,从而提出了“一保一控”的政策目标,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上涨过快,财政部提高部分行业出口退税率;央行调增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下调货款基本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第四季度,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升级为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国内房地产、钢铁、汽车等支柱行业产销大幅下降,中央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财政政策转向速度快、力度大,历史罕见。2009年,我国以“保增长、促转型”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并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国民经济开始回到平稳发展的轨道,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不断抵消。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2011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和复苏,中国经济形势趋稳,在经济工作中“稳增长”的提法代替了先前两年的“保增长”。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由于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还有不确定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水平,而货币政策,是为抑制趋于增强近四年来首度转向“稳健”
的通胀压力。此阶段,稳健、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显著的调控效果。
三、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配套运用的经验
回顾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历
程,可以看到,我国宏观调控手段和工具日趋丰富,调控的理念和技术也日趋成熟,调控实践的科学性越来越强,从我国历次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运用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科学预测,把握调控时机,加强调控的前瞻性
“双紧”政吸取改革开放初中期“双松”政策的短视性、单一性,以及延误最佳调控时机,造成经济增长潜能不能充分发挥的教训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宏观调控中注重科学观测,跟踪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持经济较为平稳发展。
(二)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强化市场调节,调控工具和手段日趋多样
在宏观调控中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越来越多地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和市场性手段,保证宏观调控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合理选择财政货币组合模式,发挥宏观政策整体作用
如:1990~2003年“松财政,稳货币”的优良政策组合,有效遏制了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是比较成功的政策组合运用。而2008年“扩张性财政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组合,成功地将经济从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中拉回稳步发展的轨迹上,宏观调控效果显著。
(四)适度微调,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提高调控的技巧性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控是以一种偏激的手段遏制另一种偏激手段的后果,导致经济大起大落。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持续性增强,中央以微调方式调节经济,采取小步渐进方式调节经济,如逐步缩减国债发行规模,多,次小幅提升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急刹车”使政策在调整前后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又使市场主体逐渐适应政策变化,减缓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和激荡。当然,2008年的宏观政策是例外,但政府面对经济形势突变,应变能力与调控力度应根据情况而定,这也是体现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表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经济学家认为,良好的经济政策不仅是单纯的政策配合问题,还要把握住运用政策的时机。因此,政府在利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解决经济问题时,应当考虑到时滞(time lag)问题。
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产生下列五种时滞,依次为: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以及效果时滞。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这两种时滞只涉及行政单位而与立法机构无关,也就是说,这两种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经济学称之为内在时滞。内在时滞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财政当局收集资料、研究情况所占用的时间以及采取行动的效率;另一方面取决于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目的,尤其是在希望实现的目标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对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进行选择。
与内在时滞相对应的是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主要包括三种时滞:(1)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给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2)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3)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活动,故称为外在时滞。由于经济结构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因此,外在时滞可能会更长。图14—4表明了财政政策时滞的先后次序及其内容。
实际上,货币政策的操作或多或少地也存在着上述五种时滞。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长短比较而言,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因此,就内在时滞而言,无法确定这两种政策孰优孰劣。
但是,就外在时滞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优势比较就较为容易。一般而言,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比较费时;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可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时滞比较短。就执行时滞来看,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付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的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乎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因此,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货币政策要短。
总之,就时滞方面来看,很难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研究这两种政策的时滞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和不同政策的各种时滞加以比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选择有效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