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文化的散文
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文化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述文化的散文:文化与知识
悠悠历史长河,五千年不过沧海一粟。从文(明)(开)化起,先辈们不断积累知识,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可以利用科学来思考问题。
或许多数人不区分文学与科学,不考虑文化与知识。所以说,出现了很多流派。
对于我自身来说,通过知识地不断积累,阅历地不断丰富,使我越来越有文化,越来越有修养。例如,入学前看花,我惊讶于她的美丽与奇异;小学时看花,我奇怪于她的色彩和形状;初中时看花,我感叹于她的花蕊与花瓣;高中时看花,我观察于她的柱头与子房;本科时看花,我则有千万种思绪,有时愉悦,有时兴奋,有时忧伤……看一朵红花,咋眼一看,粉红的;走近看,粉里透着红;仔细看,一圈圈、一道道、一层层,深浅渐变,远近互异,这边儿一点洚红,那边儿一道紫意,偶然发现,花瓣边缘竟有一丝丝凋零之意。
积累本身也是一种财富,积累受文化的影响,也影响着文化;他收集知识,也受益于知识。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积累知识,逐渐提高文化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文化知识的力量。
描述文化的散文:再来说说文化
这个话题很大,一篇文章很难谈得清,但有几个问题或观点却是必须清楚的。否则, 我们也就不配当个文明人了。更何况所谓的自己整天还是搞文化的。
文化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较为高超的劳动产品。它是具体的,也有抽象的。但不应该是随意的,泛滥的,没有标准甚至庸俗的。但凡够得上文化的物品,应该是高雅的,真美的,因为它们寄托着创造者的审美标准、思想智慧、价值趋向与精神追求。文化产生于劳动,高于劳动,内存于物质,常常又大于物质。再进一步说,文化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是无价的,有时也是无形的。真正高雅而内涵丰厚的文化,是很难用唯物观点说得清的。因为它所具有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大于物质。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这个问题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真假难辨。
但文化,绝对是能感受到的。因为它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但实实在在的存在却不一定是文化,或说不是文化的本质主体。
文化也不等于知识,它是知识的另一种高层次的发展与形态,也是无限知识在特定情态与环境下的必然延伸与升华。文化来源于知识,却大于知识。没有知识不可能有文化,而有了文化,却可以推进更丰富的知识。因为精神世界不能脱离开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却低于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文化还应该是美的,不然,何来“文”之称?这个美或内或外,或内和外的相融统一。能够让人看上去产生喜悦之感,审美之趣,想像之境。否则,便有背于它本身的特性。文化更大的一个特征是它的包容与幻化性,即一定的形式外表里存含非常丰富的思想内容。同时,它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一中能化出万来。它的神奇与美妙是科学、思想、劳动等无法取代的。故才称之曰“文化”。由此,它便自然地具有了生命主体的诸多因素,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内容。人类最大的幸福来自于精神,精神的追求和享受是生命的最高形态,也是物质要求达到满足时的一种必然表现。所以,人类能够创造文化,也会享受文化,更善于创造更新更美的文化。文化一旦诞生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便是五光十色的,丰富多彩的,魅力无限的。否则,便是暗无天日的地狱。
文化有大有小,生命体众多者、强大者创造大的文化就丰厚,小的弱的创造的就简单,细微。如千万亿人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一种新的更文明的社会制度,它让我们生活上升到了另一个高级层面,而得以更加幸福。而一个人发明了捻麻绳,他同样会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此,都应该是一种文化。一个大的文化,一般应该是由无数细小的文化组成的。没有大大小小的文化出现,说明我们的物质生活不太丰富,精神世界不太高超,我们的心志很微弱,我们的灵魂很低下。当然,精神与物质两个世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本来是没有前后主次的。我们的认识往往把物质当第一位,而把精神当第二位,把商业看得高于文化,这是人为判断上的失误,这一错误导致了我们今天文化的好多缺失与变态,文化形式的大量消失。
是的,所有的文化一定得依托于物质形态,而所有的物质,我们也都可以说成它们是文化。但,这时候的文化便必然会泛滥化,庸俗化,无聊化。如当下很是流行的厕所文化、狗猫文化、性文化、黄段子等。既是文化,它一定应是高雅而圣洁的,不应该是庸俗低劣不堪的。生命创造了饮食,但在饮食中包含了特别高雅的情趣,它对提升生命与道德是有益的,那才应该是文化真正目的,而不应该包括任何低俗的欲念。如饮食中的美女盛宴,摄影中的性感摄影,以兽性为主创造出来的产品不应该成为文化,而以神性为主创造出来的文明才可算作文化。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道德境界的高低,而非形式。借文化之名而满足自己低下欲望的人,不是真正的文化人。如果硬要说是,那是对文化的亵渎。人的欲望与审美的差异其实是容易分开的,只要你有高尚的道德。只不过人们不承认它罢了。于是,文化的普及与道德的提高便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了。
另一方面,文化还是知识的另一应用和创造,只有知识而没有形成更高层面上的文化,这个时代也不会进步到哪里去。文化,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一大主要动力与标志。文化越丰富,越发展,这个时代也越来越趋向于文明。文化的作用就像是净化人类灵魂的清洁剂,也像不断调节生命逐步走向健康的一副良药,提神剂。注意了,这副药,近似于中医上的食补,而非西药和中药,副作用是很少的。同时,文化的内核一定是很甜的,外表一般还很美,一般正常心态的人是谁见谁爱的,慢慢地,它便会成为人们生活生产的必需品而紧紧相随,无法远离,不可或缺。借助文化,人们的精神追求更趋于丰厚而纯洁,一步步走向真美之道德高地。这便是文化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如饮食文化,除了色、香、味的欣赏外,它还启示我们: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人与他物都是和谐的,但也相生相克,如果它们相互搭配适当了,对人体还是精神都是一种享受,否则,轻者心理生厌,重者身体中毒。
但文化毕竟还是有层次的高低区别的。如某一产品的制造,它独特的手工是很复杂的,历史也很悠久。而仅就手工艺这一点而言,说它是文化,就有点高抬它了,至多也就是一简单的文化罢了。再如书法、绘画等,其实也是某一手工制作产品,但它的内核就丰富高深许多了,是属于真正高雅的文化。为什么?主要看它里面所寄寓的创造者的思想情感与精神等众多元素的高低多少了。面对一个阴阳太极图,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你绝对会赞叹它博大无边的文化质量的,而面对一小孩子画下的一个圆,你可能就不屑一顾。因为两者的内核不一样。同样,一个行为艺术家和一个盲人做出的某一同动作,其内含也是大不一样的,所以,它们的价值也有天壤之别。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和一个画墙围子的普通农民画匠画出的向日葵,其包含的精神元素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还有的文化人整天在研究武则天到底养了多少面首,曹雪芹和《红楼梦》里某一道菜有啥关系,避孕套有多少种用法等等问题,如果说他也是在搞文化研究,那我们真的要怀疑其动机与层次了。所以,文化是有高低之分的,既为高雅之文化,就应该进入超越了物质外形的层面而更深入的精神世界,且达到一定的高度方是。否则,我们就会把文化泛滥化,庸俗化的。而眼下的我们好多时候恰恰就在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文化大国一片文化的海洋潮汐汹涌而至,水面上却难有几朵亮丽的浪花飞溅,之后,宽阔的沙滩上要么一片灰白,要么到处狼籍。而具有文化身份的人却多如牛毛。
是的,走在盛大华丽的文化展览馆里,来往的大都是有文化面孔的生命。而面对山西的老陈醋,想到的不是它所包含的五行制化,精气神相互作用,物质不灭,阴阳合道,道归于一体等一整套高深的生命理论,而仅是赞叹它制作的工艺的复杂与醋味的浓度或养生治病的功效,这便是没有文化的真实表现。当我们驻足于一幅具有地方特色精美的刺绣面前,如果欣赏的是制作者高妙的技艺,而不是五顔六色的线条与色彩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物与山水最有机的搭配而创造出来的另一幅精神世界的风貌,那一虚构的世界和我们生存的这一世界有啥区别与联系,这也是对文化的曲解。而更多时候,我们是往往把它们外在的种种元素给放大了,而忽略了其内在的本质要素。于是,我们这些年来的文化便繁荣昌盛,一日日壮大发展,无所不在了。其实,这些都是只识皮毛而丢弃本质的做派。
从真正的文化角度讲,这恰好是在扭曲文化,毁灭文化。面对神池月饼的制作,或做出来的一个神池月饼,你感受到了什么文化?仅是它的制作工艺?营养价值?历史年代?没有感受到它的下列文化吗?和谐——一方的水和土是相互和谐的,如果不用当地的麻油作主料,不用当地的面粉为主体,不用当地的柴禾,在大风的院子里慢慢地烧烤成熟,糖、面、油三者间的比例不按那个量去搭配,模子不是质的,那出来的就不是神池月饼。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地人物味是一个大的和谐有机体,天上地下及周围的一草一木都对人事有着很大的、无形的影响。如果我们只注重有形的,片面地去认识它们,是非常浮浅的。那种除了知道神池月饼好吃外,再没任何思想或精神感触的人,又有何文化呢?同理,我们对晋北一地的羊肉赞不绝口,它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又是什么?我们探求过吗?
有个真实的故事。说当年山西老汾酒场里有几位老师傅退休了,回到家后无事可做,别人提议说,既然你们在酒场里是技术上的顶尖高手,配方、制作上种种工艺特别精通,何不在当地也开一家酒厂呢?于是,他们合伙办起了一座汾酒厂,但是,酿出来的酒不管如何调制,都不是原来的味道,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请来专家研究,把两地所有的因素拿来对比,才发现,原来杏花村汾酒厂那一带的空气中,某一化学成分元素的比例构成与其他地方的明显不一样。这便是大气候与小事物的关系问题。其实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现象,所以,我们的祖先要择地而居,进而有了风水一学,有了天人合一说,有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之根一说,又有了特定情况做特定的事,成功特定的事等传统习俗。渐渐地,这些道理便流传了下来,人类对天地自然万物的形成与发展与利害等认识便一一形成,经过实践验证,发现它是对的,人们便通过各种方式将它们一一记存下来,并从中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裨益,这便是文化的真正价值所在。而不是岚县村妇制作花馒的工艺,街头上某一捏糖人的巧手,某位大书法家的运笔,某地方布料衣装的搭配特色等等技术。我们整天高喊的保护文化,应该保护的是某种有益的思维,进步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品行,高超的智慧,或这些思想、道德和智慧从何而来的源头与途径之类更高深的内涵,而不应该只停留在外表或技术层面上。如古老的钻木取火,我们能保留住吗?值得保留吗?但如果我们把古人对木、石与火之间的关系认识这一超级智慧真正把握了,我们就会有更大的发明与创造的。至于钻木取火,我们只需把它当一个历史故事看待便是了。
继承发扬文化真正的两个作用是:明白万物的特性,利用万物,再去制造更多的万物;通过优秀的传统精神,提升道德品行,美好生命与世界。否则,我们对文化所做的一切,要么是卖牍还珠,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么是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再说了,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有着成千上万种文化形式,特别是处于当下飞速前行的现代社会,你就是有再多的闲钱,再多的真工夫,你能保留得住吗?既然文化来源于生活,也必将消失于生活,那就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而生而灭去吧。不应该灭的是智慧与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智慧、思想、道德与精神,这一完善高超的科学理论体系。
向文化要智慧,从文化中吸取种种无穷的智慧和道德的养份,再去创造更辉煌的文化,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
山西省首届文化博览会在省城太原胜利召开了,游走在众多的人群中,我或驻足观看,或凝视细思。听到身边过来过去的大人小孩,男声女调都在谈文化,我则无动于衷。我知道,好多参展商是把文化当产业来做的,好多参观者是把文化当消遣品来消费的,好多文化的传人或制做者是把文化当作出名或生存的方式来对待的。有几个把文化当作智慧与品德的源泉来珍存与吸收的呢?
这便是我从省煤博回来后的一点有关文化的思考,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文化,有无保护的必要。
描述文化的散文:守望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余秋雨讲过一个故事:
在法国的一个阴雨蒙蒙的天气里,他和司机开车行驶在一个狭窄的小路上,小路只能容得下一辆车行驶。在他们的前面有一辆车开得很慢,使得他们无法快速前进,余秋雨和司机都很生气,司机在不停的鸣笛示意。前面的车窗里有个小女孩一直看着他们,并向他们挥手。在经过一个拐弯处时,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一个中年人下了车走过来对余秋雨说,很不好意思一直让你们开在我们后边,为了不让泥水溅在你们车上我们一路都开的很慢,我们觉得让你们一直走在我们后边很不公平,现在请你们先走。余秋雨当时很震惊,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他们本来可以很自在的行驶,可是他们没有,而是在干自己的事情时,还在考虑着别人,有种不自觉的东西在影响着他们,这就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文化长存,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是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占领法国首都柏林后,对法国人进行文化渗透和法国人对守住自己文化的抗争。其中有句话是,只要我们的文化不死,我们总有站起来的一天。是的,区分不同民族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文化,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就没有了属于自己成长的血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化。我们一直以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一直以我们的文化而自豪。可是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却在逐渐远离我们,成为我们遥远的记忆。
其实朱七七作为一个很年轻的学者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奔走而呼喊,我觉得本身是一个很令人感动的事情。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是有多少像她这样的人用汗水和辛劳在默默守望。我觉得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用青春和生命在守护我们的心灵家园,我们的民族血脉。
我也从小受到家人的熏陶,对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我也一直关注着我们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把它视作我人生的一个理想。今天朱七七的讲座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觉得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知识分子首当其冲,责无旁贷。我很佩服文化保护的举旗人----贾平凹,默默地在这条路上耕耘,不为时代的金钱利益所诱惑,不为众人的不解所羁绊,遍访全国即将消失的古村落,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摇旗呐喊。贾平凹是一个缄默的,有良知的,有责任的学者。
我喜欢蒲剧,对蒲剧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今天听了来自运城蒲剧艺术家的表演格外兴奋。蒲剧里有很多的历史故事,会教给我们很多知识,带我们领略那个遥远年代里人们的思想。近些年来,由于政府的支持,蒲剧事业能够得以继续发展,一批优秀的蒲剧演员也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王艺华,武俊英,孔祥东,景雪变等等;蒲剧事业后继有人,梅花奖,杏花奖多次被年轻新秀抱入怀中。但是,蒲剧也面临像其他剧种一样的发展难题,怎样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相融合,怎样为戏曲的发展培养后继人才,怎样为戏曲的演出获得广阔的市场。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因为戏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继承和保护戏曲文化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没有深刻传统文化积淀的人,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没有一定传统文化意识的人,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传统文化气质的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不可泛滥无边,而是慢慢吸收,慢慢品尝,慢慢消化。做一个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因为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维系的纽带,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
描述文化的散文相关文章:
1.有关文化的优美散文
2.关于历史文化的散文
3.传统文化的传承散文
4.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散文
5.优秀文化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