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孩子不听话

2016-11-12

摘要:家长如果在第一次提出指令,宝宝不听,再重复一遍后,家长可以用肢体来引导宝宝服从。比如妈妈让宝宝把喝完水的杯子放到桌子上,你可以轻轻地牵引宝宝的手,和他一起把杯子放到桌子上,这样他就能准确地知道你到底希望他做什么。

1、唠叨型:对宝宝不听话这件事你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避免“催命符”式说教,如果家长能够就事论事,短促明了地表达你的要求,相信能够有效督促孩子把事做完。

2、希望型:总是说“我希望你能自己把饭吃完”“我希望你能自觉收拾房间”,爸妈的口头禅是“我希望”。

爸妈的要求也太含蓄了吧,我希望似乎给了宝宝很大“我拒绝”的空间,要知道这无疑是给宝宝提供不合作的机会哦!

3、贿赂型:“如果你乖乖听话把饭吃完,待会给你吃个冰淇淋。”

这种利诱方式效果很好,但是下一次孩子可能便会就某件事跟你“谈条件”。宝宝其实不需要贿赂,不需要这种方式使自己转变成为好孩子。

4、威胁型:“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罚你今天不准看卡通”

大多数父母在生气时便不自觉地给宝宝下“最后通牒”,威胁是用严厉的方式让宝宝乖乖就范,但宝宝并没有心服口服,所以并不是长远之效。

5、厌恶型:“你怎么总是吃饭慢慢吞吞,我让你吃快一点你没听见吗?”

家长还是忍不住将厌恶的态度表现了出来,你对宝宝冷嘲热讽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反而会让他很受伤呢。

6、嚷嚷型:对于宝宝的不合作,家长终于忍不住要情绪大爆发,大声对宝宝嚷嚷“你怎么总是不听话!”

对宝宝大喊大叫只会让他既难堪又害怕,嚷嚷只会让宝宝更多地关注你生气的情感,而不是你要求他做的事情。事实上,父母越是温和轻声地说话,宝宝越是容易关注父母说的话。

* 让宝宝爱上合作小贴士

为了让宝宝乖乖合作,家长不需斗智斗勇,坚定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改变宝宝的行为,鼓励宝宝自愿合作需要父母的耐心与坚持不懈。一旦在方法上做了一些调整,你就会发现宝宝是愿意合作的。

1、清楚简洁地陈述你的话

对宝宝来说,让他们思考,找出结论,最后做出决定并不难。但是很多家长在提要求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宝宝的理解能力,比如家长如果这样表达“你怎么这么不乖!如果你以后再吃饭看电视、到处乱跑,我就不许你玩玩具,不带你出去玩了!”

这句话对宝宝来说信息量很大,难以理解。所以家长对宝宝一次不能提太多要求,“吃饭时不能乱跑,如果你再乱来跑去,待会就不许你玩玩具”对宝宝提要求的原则尽可能是“少量多次”、清楚简洁。

2、谨慎用你的“不”

不要老是对宝宝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宝宝最初的满满热情被你的“不”浇了一头冷水。家长不妨事先制定好一些规则,让宝宝提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让宝宝清楚了解到完成规则的内容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3、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谁都不喜欢被命令做事情,如果你能够多尊重宝宝,给他自己选择的自由,相信宝宝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更主动。如果你想宝宝帮忙你一些家务活,你可以列 一张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清单让他自由选择做什么和什么时候做,给宝宝选择和控制的权力能让他心甘情愿去做好,这比你直接指挥效果好很多哦!

另外家长还要避免用强迫的方式,可以留给孩子一个缓和的过程,如“我让你再玩十分钟,之后要去把地上的书放到书架上整理好。”

4、用肢体引导宝宝服从

家长如果在第一次提出指令,宝宝不听,再重复一遍后,家长可以用肢体来引导宝宝服从。比如妈妈让宝宝把喝完水的杯子放到桌子上,你可以轻轻地牵引宝宝的手,和他一起把杯子放到桌子上,这样他就能准确地知道你到底希望他做什么。

让宝宝去睡觉,妈妈可以先提醒宝宝“该睡觉了”,然后给他一个身体上的提示,比如手搭在他肩膀上;或是给他做示范,比如领他领到床上,把被子铺好,拍拍枕头。你会发现,行动比语言更有力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