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风的文章
这几年来,逐渐掀起的古风,影响到社会各方面的事物,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古风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写古风的文章:简朴情怀
“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这是三毛的话,她说如果有来生,她想做一只鸟,怀着这样的情怀,飞越永恒。
习幕经商的沈复做《浮生六记》,情深婉约,俞平伯先生评说:“此《记》所录所载,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韵秀不足异,异在韵秀以外竟似无物。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记》中一字一句,一事一情,尽是透彻情怀,才会得到如此高雅深渺的赞誉。如钱师竹病故,依父命往吊时,芸欲偕往,但需通情达理,一前一后登舟。及拜典之后,两个终于相挽登舟,太阳在此时还未落山。这时沈复情怀简朴至美,说,舟窗落尽,清风徐来,纨扇罗衫,剖瓜解暑。这一“剖”一“解”,与前面一“落”一“来”的美景相比,情怀磊磊,不比雅事俗几分。
情怀,是一页淋湿的诗稿,不读,都尽是明媚的好意;情怀,是一角檐下江南,不去,都尽是淅沥水声,缠绵如宗教。
因有情怀,连天阴雨,早上阳光普照,一串串蝉鸣,都那么好听;因有情怀,世事纷杂,也看得透,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温暖的诗人走来走去,是窗前一缕风,屋檐滴答一串雨,从此拎得清与世间的距离,不过是一个转身。
山无名,深处有水流,即便小,也是自己的一溪清泉,内心才有“远随流水香”的情怀;树无名,阴处有清风,即便疏朗,也是自己的一响贪欢。
世间情怀,为人最该视为上乘,但情感世界,这样的情怀则需蛾眉扫尽,尘事落尽,才看得透,看得开阔。如此,才会有宁愿之美。
我宁愿,在那样一个黄昏,下着小雨,我和你在一架藤下,闲闲散散地说着话,看你不着妆的容颜,看你慵懒地梳理着头发。哪怕一辈子,就有这一次。
或者当你老了再也走不动的时候,你穿着纯白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一部我也喜欢的诗集,而我正好穿着白衣,人生将暮时分,往事纷纷如雪,我紧握你的一张照片,贴在胸口,静静地躺在摇椅里。
最美的时光,都是在情怀里。最美的时光,就在某一刻的窗前,看明月悬天,秋夜阑珊,一回头,最美好的女人在身边,她没有看我,都那样让我着迷。
最美的时光,是为着这样一份情怀而跌宕自喜——一窗清风,是我与禅的缘;两鬓白雪,是我与自己的缘,三世明月,是我与你的缘。
写古风的文章:禅房花木深
我用几笔瘦墨,在宣纸上写“择一日”。 这三个字,素朴幽微,是空谷幽兰,清烟长空,说不尽的况味美意,如凌风披月,泉声应谷。喧嚣世间,与自己静处一日,剪掉纷扰,剪掉奔波,剪一幅树影瘦马的人生。或去离唐朝不远的春天,去离宋词很近的秋天,去野花深处,去诗人住过的小木屋,清风明月,清远净美。
我也写过这样的美意:择一日,如过新年,掸檐尘,心地澄明,一轮月,一阵风,一个自己的朝代,再回望,往事很深,旷达深远。
所以我愿意,择一日,披一身清晨之光,去深山,或去古寺,让心与一段时光朴素相融。那里很静,光像从刚作完的画里流淌出来的,一缕缕,清新得让人无所适从。偶尔有风,同样很清,树叶沙沙,从高处倾泻下一匹匹胜似绸缎的乐曲,幽幽缥缈,是天上的云弦,被飞过的鸟鸣缓缓拉奏。
这时穿过的林越是高,越有旷远清质。你走在其中,人顿时洒洒无羁。所有的俗世烦扰都不在身上,你物我两忘,逸兴飘飘。
此时,古寺钟声苍凉响起,却似老潭的水,深沉中有享受不尽的清凉之气。停下脚步,选一块草席去坐,身边有野花簇簇,你会看到总有几只绿鸟衔着清澈的天籁之音,在林梢跳跃。这一山的风光,最懂鸟儿的性格,犹如风雨沧桑中,见证唐宋美丽的韵脚。
山水是一部书,枝枝叶叶的文字间,声声鸟鸣是抑扬顿挫的标点,在茂密纵深间,一条曲径,是整部书最芬芳的禅意。春风翻一页,桃花面,杏花眼,柳腰春细;夏阳读一页,蔷花满架,木槿锦绣、合欢幽香、蜀葵闲澹,一派峥嵘;秋风传一页,海棠妆欢,野菊淡姿,高远深邃;冬雪润一页,水仙临水一词,腊梅素心磬口,向爱唱晚。而能走进这部书,得找一径,一径曲幽,置身其间,不走都如行云流水,洞明开阔。再看这山光,一景一情,如诗如画,你就那么闭着眼,云在肩头似的,还需要说什么。人生兜兜转转,百转千回,与一些人,与自己的往事,都可以如此静谧相和,此时需要的就是朋友笔下的境界:缓风静香,相坐不言。
朱肃先生在文章《眼前山水》里说,山,其矮如我;河,其瘦似我。我不在乎它们几百年后是否依旧,我只在乎,一个散步的早晨,我的心沉落河底,是否成了一枚鹅卵石;也在乎我的心一不留神被乌鸦衔去,遗落在山中某个地方,是否扎了根,发了芽。
我一直默记着这一段,人生万千个日月,却如蝼蚁,在一粒尘埃上,行里了八千里路,却不知归路。至爱,情深,孤寂,纠葛,甚至把盏,唱江湖笑,到头来都是一场戏,投入了,却没了自己,临时披妆上台,演不到剧终。而真正能找到那个让自己扎了根发了芽的地方,却是在山水间,在旷古的一座寺前,芬芳的一间禅房里。
曲径通禅房,禅房花木深。不是这景色有多令人神往,是走得悠悠散散的,心灵清和,往事款款,不争,亦不言。是自己从来不曾触摸到的风骨,是花树温婉,一岁一枯荣,怎么都不计较。置身其间,当你忽然感到清冽,你才能领悟这禅的房,这一花,一木,一风,一水,竟有着那么深沉的美意。
而当回归滚滚红尘,我们需要的何尝不是这样一份美意,需要“择一日”,走进自己心灵的山水,心灵的禅房。如此,才能在喧嚣的世间,听一回风声,读一回花语。世间总是有人懂得关怀,所以才会有人写道:胸间蓄水,心底植竹。遥想,鱼衔花影去,风送竹响来。
少年时的笔记本上,最喜欢“如水的向往”这五个字。那是怎样的一种执念,有不贪求的随遇而安,如水的流向,与自己自然相处;亦有柔肠百结的梦想,心事幽微远在天际。那应该是属于少年时代特有的一种气质,是清扬贵气。而季节无情人已发如雪,揽镜时念这岁月已是晚景,心下荒凉;偶用浑浊老眼再看这熙攘世界,心下因有洞明,又觉得苍茫而不失意,如山间有着苍翠苔痕的溪,依然清扬自流。
心应有一间花木禅房,听梵唱,闻梵香,花木各归歇处,夕阳正西下。
人生常是这样,“读倦了诗书,走倦了风物”,“离了家,忘了归路”,水依然清流,心却难有自己的寓所。风弦,日月琴,心种花木,修禅房,再弹一曲,弹开额头皱纹,弹破世事老茧,即使岁月晚景,但更漏似莲花。
写古风的文章:山色如娥
相比阔远的海而言,我更愿住下的是山。山是海的骨,是一生呼啸沧桑的尘终于落定。偶有雨来,雨是离人的睫毛,偶有雪至,雪是旧人的信笺。多数时候,一如我说过的清风明月相和的从容与娴静,再体味一下袁宏道在《冷泉亭小记》中说的“涧水溜玉,画壁流青,是山之极胜处”,所得尽是自然的美意,一下子指缝的光阴都会变得温润起来。
青山有骨,风雨如晦也不改其性。偶有飞沙走石的怒气,更多的则是敛韧静穆的胸襟,含蕴内炼。其间的密林,是繁茂的往事,你穿过或静坐时,便能感到自己是个澄静饱满的人。那些骨瘦的情事,从此不再被你怜悯,被你惦记,由着她被风从生命的枝头摘走,被远处的鸟声衔走。不被怜悯与惦记,是一个很薄的梦醒的凌晨,你仍能安心躺下,看眼前身边的人安睡如婴,萦绕着一方逸远的世界,你自枕石漱流。
一生一定要带一个人去一座山。同是袁宏道,还在《昭庆寺小记》中说西湖之景: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湖依着山才能共色,于深山见一缕小溪流也不比西湖逊色,如此说来,这山便是人心中那片湖的依托,这描写更是爱的细节。进得山里,茂密林木,瞬间就能照见彼此爱的深浅。越走越有野逸情致而幽处纵深者,才得见那“山色如娥,花光如颊”,那情便是“温风如酒,波纹如绫”,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令彼此“目酣神醉”。相反,即便手牵在一起,握得再紧,却总是见一步一荆棘,一步一泥泞,天色尚早,心已是下山路。
在山里要住一夜或几夜。夜色是古诗人放养的句子,有缘的两个人才能一起读到。尽山尽水的词要读,但初入山,还是先读些风情不迟。读来读去,读出的都是心上这个人。《诗经》里“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她于林间光线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天便心神爽朗。而于一片柔滑的溪水边读唐代李群玉的“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再抬头看看天,往事也亮了几分透了几分,都化成指间醇醪,伴她与清风共醉。卧醉花影,她便如《西厢记》里的描写,“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一个人与山水里偶遇的是花树清风,邂逅的却是自己的往事尘缘。两个人与山水相逢的是彼此的心,且行且歌,风霜清澈开来,日月团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