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国的读书笔记

2016-11-12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关于正义的讨论——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柏拉图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

《理想国》一书是从关于“正义”的讨论开始的,而且全书也贯穿着这个讨论.那什么是正义呢?诗人西蒙尼得说“正义是欠债还债”,那么他所说的“还债”是什么呢?“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一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就是西蒙尼得所说的“还债”.但正义能单理解成欠债还债吗?显然不能的.如果正义如西蒙尼得所说,那么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乍一看这似乎是对的,但是在人生病的时候是医生把善给予朋友(病人),把恶给予敌人(病魔).当人们不生病的时候医生是没用的,当船不遇到风浪的时候舵手也是没用的.这么说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这样吗?——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这也就说当保管盾和琴的时候,正义是有用的,因为保管需要责任心,但是利用它们时,军人和琴师的技术就更有用了.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是有用的话,那么正义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无用”指的是不被利用,那么争议也不能实现其价值.

照西蒙尼得的意思“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苏格拉底对这个问题问道“那么伤害不正义的人,帮助正义的人能不能算正义?”,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来说,伤害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的敌人反而是正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的若干朋友是坏的,不正义的,若干敌人是好的,正义的.那么西蒙尼得的那套就站不住脚了.苏格拉底又交给了我们辨别朋友和敌人的方法,这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说朋友不仅看起来可靠的人,而是真正可靠的人.看起来好,并不真正好的人只能当做表面上的朋友,不算做真朋友;对于敌人,理亦如此.这是对当前那些酒肉朋友的一个莫大讽刺,他们扭曲了正义,为酒肉朋友两肋插刀是糊涂的行为.

一个正义的人能伤害别人吗?显而易见,他能伤害那坏的敌人.可怎么判断好坏呢?人受了伤害就变坏了(不是指品德),因为好人是受帮助的,恶人是被人伤害的.那么正义的人能用他的正义使人变得不正义吗?好人能用他的美德使人变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伤害朋友或任何人不是正义者的朋友,正义是“助友害敌”也不能成立了,因为伤害任何人都是不正义的.通过读这一部分文字,我认识到交友时要慎重,自己心中树立一把正与邪的标尺,不能被外表蒙蔽了眼睛.另外做事情要趋利避害,统筹规划,不做伤害他人的事.

这时色拉叙马霍斯提出了他的观点“正义就是强者的权利”.苏格拉底便提出疑问:服从统治者是正义的?无疑苏格拉底懂得统治者是不能保证不犯错误的,并用“遵守对统治者有利和不利的法都是正义的”问题进行质疑.站色拉叙马霍斯的严格定义,强者是不犯错误的人,那么一个真正的医生是挣钱的还是治病的人,无疑是治病的人.每一种技艺的天然目的在于寻求和提供一种利益.医者治病,显然医术追求的不是医术本身的利益,而是对人体的利益.也就是说每一门技艺在实现其本身寻求的利益的时候都必然顾及它所支配的弱者的利益,读后感《关于正义的讨论——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那么,在任何政府里,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要为了百姓的利益,如果失去群众,他们的治理权是没有意义的,更没有正义可言了,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色拉叙马霍斯又说“正义是为了强者的利益服务,不正义是只对自己有好处”.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并不是害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人们咒骂小偷是因为小偷用不正义使自己得到好处,人们吃了不正义的亏.当官治民也是一门技艺,这种技艺是寻求对于管理才能而获得的报酬.有一些好人不肯为名利做官,那这时惩罚就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假如全国都是正义的人,大家会争着不做官的,就像现在大家争着做官一样.那些不肯为名利当官的好人,最大的惩罚是你不去管人,却让比你坏的多的人来管你了,这无疑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格劳孔认为正义的人生活的比较有益,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不正义者则同类异类都要胜过,所以不正义的人就更加嫉妒,更加勾心斗角,向着更恶的方向发展了.正义是心灵的德性,正义的人活得好,活得快乐.可是有些人教导他们的后辈做人要正义,他们的尊尊教导并不是想颂扬正义本身,而是颂扬正义所带来的好名声,把正义当做沽名钓誉的工具,无疑是对正义的不可原谅的亵渎.

由于个人的正义太过抽象,苏格拉底就决定用城邦的正义来逐渐引渡.人们探索正义是件苦事,构建城邦和它是一样困难的.苏格拉底在构建城邦时探讨了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加上男女参政、参军、男女平等等一系列问题.并规定了城邦的四种美德:正义、智慧、勇敢、节制.这座城邦就是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和朋友的辩论构建起来的自己内心里憧憬的理想国吧!

那苏格拉底所谓的“理想国”是不是现在不会有,过去不曾有,将来也决不可能有的呢?针对众人的疑问,苏格拉底给出了其“理想国”存在的可能条件:“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出于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

读到最后我被深深地折服了,《理想国》作为不朽的名著,是穿越时空的,对当今很多问题仍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我很享受苏格拉底和朋友的辩论,尽管有时也觉得晦涩艰深,但哲学就是要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探讨一些大的东西.对于“正义”的讨论关乎太多伦理道德问题,治大国如烹小鲜,我只是读懂了《理想国》的冰山一角,叹服于古希腊先贤的伟大智慧.伦理学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这就要求人们在生命长度的基础上注重生命的质量.《理想国》为我提供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使我对正义的理解更深刻了,引导我追求更高质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