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互助教学

2017-03-14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 团结互助是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教学也是一种互助的,共同进步。

在平时上课中,我经常发现一个班一部分同学早已完成任务,自主尝试探索新的课本内容;另一部分同学则动作慢慢腾腾,经常犯简单操作错误,任务一般完不成;个别同学甚至任务没完成,也在玩些其他东西。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根源就是差异性。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主要是因为最初的学习条件、理解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造成的,只要给予他们适当、适时的帮助,再加上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每个学生应该都能达到信息技术课所规定的要求。但是由于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和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要想采取班级教学形式的条件下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却有相当大的困难,因为同一个教师不可能同时兼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利用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好的同学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以促进各类学生的共同发展。

为此,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就实践着一帮一互助的小老师制度。即让一定基础的同学如果能快速完成任务,那么他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当“小老师”教会同组不会的同学完成任务。为此,我在安排学生上机座位的时候,也是特意将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同学与基础薄弱的同学安排在相临位置上。自从,实施了小老师制度,我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帮助基础更为薄弱的学生了。同样,小老师们很乐意地帮助老师去辅导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学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光荣,认为自己可以做老师的好助手,在帮助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而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很愿意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因为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完成任务,有一定的成就感。为此,一堂课的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作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把握好这种差异,从这些差异中如何找到教学平衡点,缩短学生间的差距,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当然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高水平调控课堂学习行为,关爱学生并及时把握他们的真实需要,在师生共同发展中彼此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