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术论文格式

2017-06-14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而其中的学术论文格式是必须要规范的,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文学术论文格式,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人文学术论文格式

一、题目作者:

论文题目(宋体二号、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姓名宋体四号

(单位全名 部门全名,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宋体小四

二、摘要关键词:

摘要宋体四号: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宋体四号:内容宋体小四号

三、引言部分: 宋体小四号

四、正文部分: 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五、标题部分:

1一级标题宋体三号标题1

1.1二级标题 宋体四号标题2

1.1. 1三级标题 宋体小四号标题3

六、图片格式:正文文字中,先见文后见图,全文统一按顺编号,

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分辨率为400DPI以上。

七、注释文献:

[注释] 宋体五号

①注释1宋体小五号

②注释2宋体小五号

[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

[1]参考文献1 宋体小五号

[2]参考文献2 宋体小五号

关于人文的学术论文范文

人文与反人文的博弈

摘 要:新的时代,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赋予人文教学以新的内容。如何科学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学阶段文言文教学中的人文特征,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师所面对的一大问题,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偏差,常常表现为新手段、新方法、旧观念。就人文教学的时代性,从人生观、心态和思维等方面揭示偏差并作思考。

关键词:人文性;时代感;人生观;心态;思维

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标定义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对文言文本体的一种认识活动,它应当是现在而非过去的,是现在的人着眼现在而与文言文本“对话”,因 此,这种“对话”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换言之,在古人眼中极具人文价值的好作品,存活于今天,可能已失去了原有的人文价值,甚至成了反人文之作。笔者认为,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文教学缺乏时代感。

一、人生观――“反人文”与“人文”的博弈

既然对文言文的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时代性就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要求语文教学工作者以符合时代精神的科学的思想观念阐释、分析、评价文本。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认识文言文本的基础,教学者本身的思想是认识文本的原始思想。一般地说,原始思想越进步、深刻,则其对文本就越敏感,对文本的当代意义的探讨就越突出;对当代的困惑与问题研究越多,则其对文本从新角度所作的新的阐释就越丰富、透彻。且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做一分析。

1.传统的理解

南朝人沈约和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这话是有道理的。陶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他傲彼浊世,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五柳先生传》正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是基于对文本的这种理解而组织课堂教学的。笔者曾在一所名校听过这堂课,教学形式新颖别致,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情感熏陶沁人心脾,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但笔者很是疑惑:沁入当代学生心脾的应该是什么?是“超凡脱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生活态度吗?

2.笔者的理解

我认为,这样的人生观教学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其中十分明显的一点是执教者只关注陶的个人性情,并没有考量这种性情的社会价值。在众多的历史名人中,不乏“德馨”者,他们的情操和志趣的确令人敬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去官归隐就是其中之一。但令人敬佩的情操和志趣并不一定有社会价值,也不一定是值得弘扬的“人文”。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些,从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陶文的价值取向值得质疑。

阅读陶渊明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判断上有两大误区:一是完全排斥富贵名利,二是对归隐态度的全面赞同。陶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而儒、道的一个共同点是批判现实、否定现实,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淡化。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而不是做一个逃避现实的隐逸者。其实,早在13世纪末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主张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崇尚个性的张扬。从这个意义上讲,陶文所崇尚的人生观是消极的,甚至可以说是反人文的。

3.整合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本人在执教《五柳先生传》和《爱莲说》这两文时,作了如下整合设计:

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参阅注释,自主释读课文,整理常用的虚实词。难度较大的词句,通过生生对话或师生对话释疑解惑。

第二步:熟读课文,品味古汉语特有的语言美。(着力于《爱莲说》)

第三步:三读课文,做批判性赏析。

第四步:四读课文,合作探究。

在这里,“超凡脱俗”和“安贫乐道”不再受到崇尚,相反,它成了学生思辨的对象。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过学习和思辨,确立起正确而又现实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扪及了文言文学习的“人文”底蕴。

二、心态――“消极”与“积极”的博弈

心态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主要外显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两种。仔细观察、比较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我们将会发现:“心态”的不同会导致人生惊人的不同。因此,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已作为语文人文教学的重点写入课程标准。文言文教学理当承载着这一使命。

这里,选择哪些文言篇章进入我们的教学领域,课标的“内容标准”已作出明确规定。留给我们研究的是,这些篇章以怎样的方式存活在今天的生活中,它们与今天社会的联结点在哪里,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将昨天与今天加以联系。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随机完成这种联系,那么,人文教学的“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让我们以《陋室铭》为例作一剖析。

1.传统的理解

《陋室铭》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全文只有9句,寥寥81字,以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

就教师角度而言,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形式、手段、方法的创新;二是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理解与分析。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创新教学的重要因素,但这是一种表象。而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理解与分析,则是创新教学的本质。

2.笔者的理解

我认为,《陋室铭》中刘禹锡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刘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县通判。《陋室铭》中就不时流露出被贬后的失落、消极思想。

我们对教材作出这种分析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极具创造性,有了这种分析,我们就真正理解了《陋室铭》的精神实质。只有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和理解现实,在现实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对文言文作出时代性的分析与理解,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功能,达到铸造新人、为今天服务的目的。

3.整合设计

依据被贬后的人生态度,将《陋室铭》与《岳阳楼记》整合,作比较学习。下文是第二课时的设计流程片段:

第一步:赏析性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逐一出示思考题。

①刘禹锡和滕子京两人在人生经历上有什么共同点?

②被贬后,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用文中相关词句加以说明。

第二步:探究性阅读,合作讨论。

①两人中,你赞赏谁的生活态度?刘禹锡的或是滕子京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请陈述赞赏的理由,做到以理服人。

②在我们的周围,在当今社会,有没有像滕子京这样的人?如果有,请你举一个例子,给大家说说他(她)的故事。

在这里,学生通过对文本所蕴涵的人生态度的比较、思辨和选择,进而正确认识“今天”,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换言之,文言文本成了一把钥匙。教师拿着这把钥匙,帮助学生打开步入“今天”的大门。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全在于教师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三、思维――“臆测”与“逻辑”的博弈

无论怎样定义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应当使学生对自身观念及其可变性进行自觉的认识、反思和修正。深入思考“我们从哪里获得这些观念?这些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以前没有人告诉我这一点?”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使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并从中意识到他们的思维缺乏足够的信息基础,如果他们拥有足够的信息,他们就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因此,语文学科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质疑,教会他们怎样去寻求答案。让我们以《曹刿论战》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1.传统的理解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写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曹刿认为察狱以情是“忠之属也”,“忠”是尽职于民,于是“可以一战”。他重视民心得失与战争胜负关系的思想,确实比“肉食者”高明。

第二段写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赢得战役胜利的原因,是本文的中心。“既克”,鲁庄公却不知其所以然。足见其“鄙”。曹刿的回答分为两方面。一是论述了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二是论述了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最后,曹刿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足见其“远谋”。

听课中发现,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的。但我们认为,这种分析并不科学。按照这种分析,首先就把曹刿定位为“能远谋”的“智者”,把鲁庄公定位为“未能远谋”的“鄙者”。这是一种人为设定的学习“限定”,在教学开始,就对文本进行定性,这是对文本原初价值的伤害。

2.笔者的理解

我们学的《曹刿论战》是左丘明依据《春秋》中的记载加工而成的作品。《春秋》中记述齐鲁长勺之战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到了《左传》里,就成了一个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这正是文学和历史的区别。

从文本里看,鲁庄公没有曹刿思考得周全。但曹刿的思虑真的缜密到无懈可击了吗?根据文本的意思,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一鼓”而“作气”,齐国失败的原因是“三鼓”而气“竭”。曹刿认为“一鼓”能“作气”,那么,按曹刿自己的思路推论,首先击鼓进攻的是身为大国的齐国军队,亦即强齐先做到了“一鼓作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曹刿是把战争的有利时机“一鼓”主动让给了强齐。曹刿这样做必须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也即能正确而有把握地断定齐军“一鼓作气”不能击败鲁军。他凭什么判断齐国军队不会趁着“一鼓作气”而消灭鲁国军队呢?文中,曹刿对这一关键问题却只字未提,因此其推论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曹刿的“远谋”也令人怀疑。

我们中国人习惯于从结果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