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能力检测试题
相关话题
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教师们要如何准备试题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能力检测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能力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话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标志着除台湾省及一些岛屿外,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改造的完成D、x藏和平解放
3、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刑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毛岸英C、邱少云D、罗盛教
5、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A、十年“文革”时期B、大跃进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一 五”计划时期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的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大跃进”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9、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①中共八大的指引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1、“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首是反映的史实是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B、实行分田到户
C、工厂停止“闹革命”D、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2、“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公贼”,惨遭批斗,失去了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3、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史上伟大的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
A、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B、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5、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
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16、“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
17、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大跃进 —— 20世纪50年代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60年代
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
D、北京奥运——21世纪初
18、1983年,以为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厦门B、广州C、海南D、上海
19、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成曾讲到,“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邓小平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全面开展城市改革,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是
A、明确提出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C、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D、确立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光辉旗帜
2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四项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B、东方红I号卫星
C、首次育成杂交水稻D、“神舟”六号升空
23、“双百”人物之所以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考验,是因为他们①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②具有坚定的理想和崇高的人生境界③扮演了相同的社会角色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九年义务教育B、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25、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
B、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13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着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⑴材料一中这种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的情况对新中国的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在何时发生改变的?它的改变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⑵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2分)
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首先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是自己的,“大包干”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⑶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新政策?这种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材料四:2010年12月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⑷近几年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⑸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
27、(14分)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懂得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组:《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半个多世纪以来,时代周刊多次以中国领导人肖像作为封面,而且邓小平先后两次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人物:第一次在1979年,第二次在1986年。一是1949年3月《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毛泽东。二是1979年1月时代》周刊封面,标题: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等在1949年3月《时代》周刊封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指出“邓小平先后两次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人物:--------------------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第二组 他们(指下面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到中国的英雄楷模。
(3)请你分别写出三幅中的人物。(注明每个人物的称谓或简明事迹)。(6分)
第三组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四五运动时的天安门广场
(4)平凡的历史人物创造着不平凡的伟业。在第三组中任选一幅片进行简单的介绍。(2分)
(5)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