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不高

2016-11-17

“最难就业季”、“更难就业季”……这些字眼令学子们慨叹“路在何方”。

“高不成低不就”、企业用人的“功利实用”……这些现实让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突破700万人,成为“更难就业季”。在积极寻求就业的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近日,国家统计局晋中调查队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况走访了我市三所高校。结果显示,我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大,学生创业热情不高。

此次调查中,在回答首选哪种就业方式这个问题时,119名受访者中,仅有1名选择自主创业,占到全部受访者的0.8%,而相比之下,首选机关事业单位的占75.6%。对于是否会选择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也仅有26.9%选择可能会自主创业,选择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会考虑自主创业的占59.7%。由此可见,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并不高。

调查现实,导致自主创业热情不够的原因是:

缺乏创业指导。不少大学生表示,对于自主创业自己想都不敢想,他们中有些在大学期间也做过小买卖,但是谈到创业,就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了。学生们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创业培训,更不用谈实战经验了,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零。此外,对于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不很清楚。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2%的受访者表示很了解目前山西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缺乏社会经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就像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很难准确把握市场行情、洞悉市场动态。并且,对于创业的一些必要手续也是一知半解,对于公司经营管理几乎是一窍不通,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敬而远之。不少学生表示曾经听说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但是他们有的是直接子承父业、有的是从小受到经商父母的熏陶,有的则是依靠家庭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持,真正白手起家的屈指可数。

缺乏启动资金。大部分创业者的启动资金都来源于父母或亲友,其余的则是通过银行贷款凑齐。虽然可以享受大学生创业的优惠贷款,但是审批手续繁琐,资金支持不连贯。缺乏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并且一旦创业失败,产生的各项损失也是创业者们难以承受的。

缺乏家长、校方的支持。在家长的传统观念中,有个“铁饭碗”才是长久之计。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挣钱多少并不重要,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前途并不完全等同于钱途;对于校方来说,创业风险较高,学生们缺乏经验,担心他们会遇到挫折,因此也并不是很支持学生创业。有的学生表示,学校经常会开展各种就业培训,但是关于创业方面的指导却少之又少。

在调查中,相关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让大学生创业基地充分发挥作用。在不少地区和学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但是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很少:有的是缺乏场地,有的是缺乏资金,有的是缺乏指导老师,还有的就是缺乏积极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们。调查中了解到,山西农业大学于2009年组建成立了“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学校提供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积极调动起社会资源,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农大的一名学生今年还获得了“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因此,政府、学校要保证大学生创业基地“有名有实”,落实相关政策、保障配套设施,让大学生创业基地真正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练习场。

家长、学校要转变观念,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意识地在孩子大脑中灌输创业的思想;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稳定的“铁饭碗”;在高校教育方面,要构建创业教育机制,包括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组织高校教师进行创业指导、对创业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宣传、邀请优秀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举办讲座等环节。

政府应该进一步简化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行政手续,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降低优惠门槛。此外,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对相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撰写成集,向社会发行,并定期更新。同时,媒体也应成为宣传大学生创业的主力军,特别是加大对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以便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创业、敢于创业。

鼓励大学生先就业再创业。由于缺乏经验,很多大学生在创业不久就遇到困难,很难继续下去。因此,应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先到相关企业工作、学习,等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再开始创业,这样创业成功率将更加有保障。但是如果毕业时间超过两年,则有可能享受不到政府的优惠政策,所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方方面面共同改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