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2017-06-1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个人或群体在寻求满足社会心理需要、事业需要的心理状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人际关系的特点文章内容。

人际关系的特点

(1)人际关系是计会关系的一个侧面。人存在于众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社会关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社会的牛产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关系等;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也就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是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实质是情感上的关系,如亲于关系、夫妻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只是让会关系的一部分,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社会关系。如大学校长和本校每个大学生都存在着当然的社会关系,但他们之间并不是都有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的好坏,主要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如果交往双方的需要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就会产生喜欢、亲近或愿意交铁的情绪反血,人们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反之,就会产生厌恶、憎恨等情绪反应,心理距离就会加大。因此,需要的满足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

(3)人际关系以情感为纽带。人际关系总是带有鲜明的情绪和情感色彩,是以情感为纽带表现出来的。人们相处中呈现出来的满意、愉快或疏远、冷漠的情绪状态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基本评价指标。人际关系所具有的情绪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成为可以直接观察的心理关系。

(4)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人际关系是人们借助于交往,努力消除陌生,缩短心理距离的结果。交往是人们实现人际关系的手段,是人们交流信息、消除生疏、加深了解、获得肯定或否定体验的途径。不仅如此,交往的频率还是人际交往亲疏的调节器。一般说来,交往频率越高,人际关系越向纵深发展,交往频率越低,人际关系越趋于淡化,当交往完全不存在时,原有的实际意义上的人际关系也会成为名义上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具有极其久远的历史,它是人类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关系,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人际关系的作用

1. 获得信息功能:古语言:生命有限,知识无限。通过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各种方式迅速获得信息,交换更多的思想、认识更多的人。

2. 自知、知人功能:人是以他人为镜,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的,离开了交往的对象或可供比较的对象,就失去了衡量自己的尺子和照鉴自己的镜子。同时,人还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形象。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其处世、为人、思想、言行总要反映到别人的头脑中,形成别人对自己的各种看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和议论,这对于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是有好处的。人际交往范围越大、接触的人越多,也就越能了解更多人的品行,这有助于使我们头脑丰富起来,避免简单化和克服片面性,人生的许多经验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

3. 自我表现功能:人总是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信任自己,通过扩大社交范围为个体的自我表现提供了现实性,为个体的才能得以发挥、抱负得以如愿以偿提供了可能性。

4. 人际协调功能:人际交往也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中协作的产物,个人在自然面前是软弱的,而集体的力量则是无穷的,正是通过社交,使单个的、孤立无援的个体,结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来共同征服自然。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调动各方面的智慧。

5. 社会化的功能:人一出生就落入人际交往之中,首先依赖父母的照顾,提供生长所需要的食物、衣着、爱抚、关怀等,同时,也要接受父母和其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围环境的需要。所以,人际交往是

个人社会化的起点。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更为重要的是同伴交往,它对人产生的影响更大,甚至会超过老师和父母的影响,因为这种交往是一种平等地位的关系。在与家人、同伴等的交往中,他们积累了生活经验,学到了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伦理道德规范等,逐步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意识到了集体和社会的存在,意识到了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学会了与人平等相处和竞争,养成了遵守法律及道德规范的习惯,从而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了的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