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奋斗的长一点的故事

2017-02-28

有很多朋友都喜欢经常找一些励志奋斗的长一点的故事来看,那么励志奋斗的长一点的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奋斗的长一点的故事:没有伞的K小姐

“她的声音像冰块裂开的清冽和微微的脆。”听完会议室里K小姐的培训,我旁边的伟这样跟我说。

我想,男孩子都仰慕她,女孩子都羡慕她吧-——这个我们公司有史以来业绩最好最年轻的女销售K。

“我的美貌我的房车我的事业都是公司给予我的,我有什么理由不爱公司呢?”她讲完了,台下是热烈的掌声,她背着LV的经典包包,拿着车钥匙,离开了会议室。我们这群员工也随即尾随出去。我们坐着公司的大巴车,看到她开着一辆黑色奔驰缓缓离去。棕褐色的短发,太阳墨镜,职业装,有着比她年龄要大几岁的成熟的底蕴。这就是她。

“其实她特别会来事儿,每次高层在的时候,她总是表现的特积极,反正外界对她的口碑也不佳。说她为了拿单子,真的是什么都能做的出来。”大巴车上的其他同事碎碎念的说。

我自然不了解这些。毕竟我才到公司两个月。成熟最大的变化就是你对周围人的话不会全信,因为你有你自己的判断。我对K,这个28岁的女孩,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她来这家公司也不过三年,怎么这三年,她就房啊,车啊都有了呢。

“她还是个自考的大专生。”后面又有同事插话道,这无疑是在补刀。可是,刀刀戳人心的话,当事者却并不知道,这些说话有点酸的同事只能在别人背后说如此的话语,当着K的面,谁还不都是笑脸相逢。唉,这个社会呀!

现在是春夏之交,天气正当微热,然而早晚还是有点凉的,我们上班穿的稍微正式一些,职业裙下自然也会配上丝袜。有一次,我从公司大巴车上下来,走着走着,就听见后面有人在叫:“嗨,美女,好久不见。”这样清脆的声音是非常有辨识度的,我内心一颤,回过头去,果然是K。她微笑着看着我,顺势将我的胳膊一掺,在我还没缓过神来时,她轻轻在我耳边说道“陪我去下洗手间好吗”。到了洗手间,她从她那名牌包包里拿出一双崭新的肉色丝袜递给我,顺着她的眼神,我此时才发现自己的黑色丝袜在腿肚那个位置,早都被划破了一个小黑洞。

我接过她的肉色丝袜,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换上吧,毕竟还没开始上班,没有什么太大损失,要知道,只要走出洗手间,你可是代表公司哦,公司的形象不能因为细节的忽略而受损。”K捋了捋额前的刘海,又道:“还有,美女,根据礼仪学上所说,我们的职业着装最佳的选择是春夏浅色,秋冬深色,可要记得适时调整一下色彩哦。”我的脸红了,但并没有因此很尴尬。我知道K指的是我的黑色袜子,在这个春夏之初,这样的色彩是有些炎热及不美观。看着K的装扮,我越发明白,一个人的形象是多么重要。我谢谢了她,也因此对她又留有了更深的印象。

她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对形象的在意外,还有什么呢……

又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到了秋天。K要回贵州了。据说是为了安顿她的奶奶。她奶奶安详的离开了,住在K买的大房子里,坐在藤椅上,去了。K的老家在贵州,而此时我才知道,K是一个孤儿,只有奶奶这一个亲人。因为我是工会青年代表,所以由我出席,与董事长一起去了K的家里。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K这三年里,是怎样的从艰辛到蜕变。

K以前就是个大专毕业生,有过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她来这家公司的时候,据说只是商场的一个营业员而已。工资800元,管住,在这样浮华的年代,也不过就是最底层的生活水平了。但是K做什么都很认真。别的营业员中午犯困偷懒,她在研究这个家具的摆设,渐渐地来买家具的人,都选择在K这里购买,因为她不仅仅介绍家具,还像是个室内设计师般给你提出一些设计摆设的建议。多一项服务,人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别人听说要举行演讲比赛都觉得公司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只有K认认真真的准备,并且脱稿上台,声情并茂。

正是这份认真,让台下的董事长注意到了这个女孩。他把她调到集团办,交一些需要跟踪协调的任务给她。小姑娘一个人下工地,去跟进工程项目,整个夏天过去,变成了一个小黑人,然而工期却比预期加快了一月。董事长大喜,决议好好培养她。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K干的如火如荼之时,远在贵州的奶奶心脏病加重,K面临着回去照顾奶奶和辞去工作的抉择。董事长知道这件事了,二话没说,拿出5万元钱给K,说:“把奶奶接过来治病吧。”K当时都惊呆了,她是万万没有想到公司会如此慷慨。

她流着泪说:“我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我从小也很没安全感,可是公司给予我这么多,我以前仅仅觉得自己是个雇员,但现在我把公司当家!”在这之后,她果然以公司为家,拼命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而此时公司业务扩大,所做的楼盘因为地处偏远却怎么都销售不动,K自告奋勇,来做销售。K说,不骗你,这北郊一代的小区的每户人家,我都跑过。在K使用苦力战术两个月后,她终于拿下了一些单子,K说自己那时实行苦力战术,心想每天跑200户一个月下来6000户,总会开一户吧。人总得经历这个过程。

在经历了卖苦力的战术之后,K开始搭建资源,去参加一些商务会议及宴请活动,果然这样的活动更高效些。K还为公司策划部出谋划策,渐渐地K自己成为了公司的金牌销售,而公司楼盘现如今的火爆可以说也有K的一份功劳。

“你们看我很年轻,并且算是小有成就。”K轻轻地说:“但其实我是一个没有伞的孩子。我们共同走在大街上,天空下起雨来,有的人开着车一溜烟跑了,有的人拿着伞跑了,而我没有自己的家,我没有伞,我只能快速的奔跑,才可能不被全部淋着。”

“但其实,K。”坐在一旁的董事长开口说话了:“正因为你快速的跑,你有了耐力和毅力,所以在放晴的日子里,你才能体会出着大汗,晒着阳光,内心因为奔驰而带来的那股青春正气的力量,你才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快乐是成长。”

是啊,青春不止,奋斗不止。当K小姐用含蓄的方式告诉我要注意形象的时候,此时我忽然很认同那句话:你对未来感觉美好,你才会去将自己变得美好;而当你将自己变得美好,你的未来不久就会美好。

没有伞的K小姐,谢谢你。

励志奋斗的长一点的故事:不言放弃,才能海阔天空

源自西方的马术运动,近年来在中国渐成时尚。能够驾驭骏马自由奔腾的驯马师也成为令当代人羡慕的新职业。

沈新波就是一位终日与马为伴的驯马师。他来自西南边陲,因与马结缘,生活历经坎坷,最终策马奔腾,走出人生的海阔天空。

在北戴河的阿那亚马会里,有一位人人尊称的“沈教练”。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一笑就会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训练场上,他头戴棒球帽,脚蹬黑马靴,口中还会不时发出些神秘的口令。身旁的骏马虽然高大威猛,但在他面前,却只像个听话的孩子。

“沈教练”名叫沈新波,今年30岁,来自以茶叶著称的云南普洱。但是整个少年时代他都没有在家乡见过马。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与马结缘,并为了自己的骑师梦想“北漂”了近15年。

与马结缘

沈新波对马的最初认识来自舅舅。

舅舅早年在北京做赛马骑师。对于西南边陲的农家来说,无论“首都”、“赛马”还是“骑师”,都是新鲜、但也是遥远得近乎梦幻的字眼。回忆起当年舅舅回乡的盛景,沈新波依然很兴奋。“全村轰动,大家都特别羡慕。”听舅舅讲述首都各种新奇的风物、高谈阔论他闻所未闻的事业,从那时起,这个十几岁在家种地的少年,也梦想着能和舅舅一样,到北京去,成为一名出色的骑师。

沈新波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正在读书的妹妹,一家人靠种地为生,生活并不富裕。他虽然自幼读书很好,但因为家里穷,每个星期20元的饭费都很难凑到。上初中时,母亲就让他辍学,老师跑到家里怎么劝也没用,最后他还是接受了。

“我不想让妈妈去欠债。”由于父亲在缅甸打工,十几岁的他就扛起了种地养家的重任。

由于普洱当地人身材小巧、反应灵敏,沈新波天然具有学习骑马的优势。为了追寻梦想,也为了改变命运, 2003年,沈新波和同乡几个小伙伴一起,跟着舅舅来到北京闯荡。

沈新波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京郊的一家赛马场做驯马师助理,工作就是看护四匹马的“饮食起居”。清理马房,洗刷马毛,喂马,溜马,给马洗澡,还要维护马房的空调、电扇、草垫......从早到晚,几乎一切工作都是在“伺候”马。

这份工作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400元,为了给家里多攒点钱,他曾连续三年没回云南老家。即便如此,那时候沈新波还没有资格“骑马”。每当看到舅舅骑着马经过,他都十分羡慕,心里对舅舅也更加崇拜。

以马为伴

想念家乡亲人的时候,沈新波常会和马说话。在他眼中,马是朋友,需要人类温柔地对待。他会为马包扎伤口;天气炎热的时候,他会用毛巾给马擦汗;有时候心情不错,他也会想和马儿分享:对马唱唱歌,并偷偷给马喂些自己喜欢的零食。

但马也会伤人。有一次,沈新波正准备给马喂食,结果马反倒转身,朝他踢了一脚。幸亏沈新波躲得及时,一弯腰、朝后面跳了一下,结果马蹄子刚好踢到他手上的木桶。“要不是反应快,踢倒身上肯定会骨折。”沈新波说。

学习骑马时出过更严重的事故。还没跑几步,沈新波就被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结果眼睛撞到沙地,满脸是血,眼角缝了八针。“当时我脑袋都是懵的。”大家都吓坏了,他还记得当时自己的师傅跑过来,怒气冲冲地朝马踢了几脚、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但沈新波却把那次事故归咎于自己的失误。“是我没有控制好,马是无辜的。”

十几年来,沈新波甚至从来没有打过马。“怎么舍得打?”他说,“动物是需要去照顾的,不能打它,它不是人。”

为了自己的骑师梦想,沈新波曾经一边学习骑马,一边节食减肥。因为骑师对体重有着严格的要求,但他始终也减不到50公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错过了成为骑师的黄金时间。后来舅舅因车祸去世,失去“榜样”的力量,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未完成的骑师梦,终成遗憾。

海阔天空

2013年,沈新波经人推荐来到了位于北戴河海边的阿那亚马会,他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驯马的工作上。沈新波甚至住到了马厩旁,与马儿朝夕相伴。有些马性格热烈,也很倔强。学员掌控不了时,在马背上往往紧张、面露难色。这时候,沈新波只要吹一声口哨,马儿就会乖乖停下,或者奔跑起来。

沈新波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是教会了会所里很多员工骑马。他也学着像舅舅一样,开始带同乡一起来做驯马师。尽管工作很辛苦,但他觉得很满足。工资收入相比十年前已经翻了好几倍,更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在一起。沈新波的爱人也在马场上班,而年仅4岁的儿子总是嚷嚷着要“骑大马”了。

友善的同事们见面时,都会尊称沈新波一声“沈教练”。在家乡,他的佤族本名是岩(音同“艾”)教。他解释说,“岩”表示长子的排行,而“教”就是“教练”的教。谁能说不是种巧合呢?

驯马师的工作也有难为人知的委屈和危险。有些学员上马时会踩着驯马师的胳臂。还有些学员训练时不听指挥,胡乱操作。沈新波会很生气,但是不善言谈的他往往选择默默忍受。

沈新波会通过骑马来排遣烦恼。微风徐徐中策马奔腾,这是他认为世间最惬意的事情。他也喜欢摇滚,会唱Beyond的每一首歌,而且他左耳上的耳钉就是为了模仿偶像黄家驹。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

《海阔天空》激起的是沈新波的人生共鸣: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尊重,凭借对职业的热爱和付出改变着人生。他的未来,也一定会海阔天空,如骏马般自由奔腾。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