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相关话题
导语: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还处于基础阶段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较大,且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场所,如果课堂之中未能掌握知识,课后更不可能自己参悟明白。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将教学之中的重难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进行简化,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逻辑世界的奇妙,进而有兴致学习,这样才可以逐渐提高学生学习的水平,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二、 夯实基础,注重创新型学习的培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本知识正如数学教学的源头之水,是基础,各式各样的数学题型都是课本内容的变化,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如环环相扣,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老师才能进行其教学实践,如何夯实基础知识,教师们有不同的方法和教学途径,这里我们不进行一一的列举,但是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要做到“巩固”、“深化”、“应用”这三点。在我的教学经验看来这三点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夯实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着反复运用的,例如数学公式的巩固不仅要形成公式链条,而且教师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做题和课堂课后的讲解中深化它,理解它,从而熟练的运用它。
当然光是夯实基础,往往会形成应试教学的弊端,我们要实现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就必须进行创新型学习的培养。在我多年的初中数学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要进行学生的创新型教学并不是纸上谈兵的,教师的努力和不断的教学实践需要谨慎而又大胆的合理创新,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实践也是比较难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全方位的注重各种有利于学习创新的必要条件,如课堂氛围的构建,充分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设置问题,深化思维方式等等。
总之,创新型学习的培养要老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更需要学生在学习上的钻研和锐意进取,正如大纲中所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这样我们的创新才在“源头活水”的基础上有“清如许”的好成绩。
三、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四、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素质教育下,课标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即“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不仅要求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应试型的,或者是缺乏创新的教学,这其实是在忽视学生的情感以及性格等方面的人本因素,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是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科学实践,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教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的体现。“和谐”的指标并不是死板的、一刀切的,每个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体现的以人为本也是不尽相同的,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专长,在注重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努力的进行创新型学习的培养,从而达到活学活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各方面进行长期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仅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就教于广大教师,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哪些
一、 重视备课环节,突破难点
对于数学而言,每节课必然都有重难点,检验一节数学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便是看教师在课堂之中是否为学生找到重难点,又是否采取措施使学生掌握重点点。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学会重难点之后给学生留足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找到重难点的学习规律,进而透彻的掌握。但是想要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便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课前设计,使学生具有探究的欲望,这样才可以逐渐掌握知识。如果教师在课堂之中都不知道哪些是重难点,只是一味的进行精讲和细讲,便会使学生摸不清楚重点学习哪些,自然起到不较好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学生学习是否有效,不仅需要正确方式的引导,最重要的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好比学生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这样的教学质量才可以提高。
1.不断学习
我国现在倡导终生学习理念,教师也是一样,不能只掌握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还必须将与数学科目相关的所有知识都了解透彻,这样在课堂进行授课之时,才可以透彻的解决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朝着博学多才的方向发展。
2.透彻探索
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透彻研究教学的要求,研究教学的知识点以及考试的考点,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教学。
3、做好学生的榜样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还较小,思想还不是较为成熟,容易受其外在因素影响产生心理波动。而教师和学生相互的时间较多,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发展。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会随时产生较多的新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且在学习之时还要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要从身体、修为、能力、知识等诸多方面提高,作好学生的榜样。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我,不断克服困难的教师才是成功的教师,才可以和学生和谐相处,更好地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师也才能避免做一个“教书匠”的悲剧。
三、善于发现,恰当鼓励学生
学生们在学习之中需要不断的鼓励,才可以督促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且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信心会不断增加。同时,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符合每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可以回答出来,乐于去探究,这样才具有普遍性;还可以利用不同的学习内容及内容的难以程度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差等生学的优点,对其鼓励,找到自信。比如,七年级教材第十章“体验不确定现象”,这一章的内容学生都很容易接受,那些平时感觉很差的学生也能很容易地听懂,这时我们要多发现,多鼓励。在讲这一章的内容时,我记忆最深的是班上平时基础较差的一位学生,他也抢着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都掌声鼓励,这时我这样鼓励他: “加油吧,你是好样的。”从那节课开始,那位学生再也不像平时那样懒散了,而是认真听课,认真做练习,不懂的也开始问教师了,他的成绩也慢慢地上来了,现在在班上处于中等水平。
四、完善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信心需要不断保持,想要学好数学科目,离不开老师的鼓励,这便凸显出教学评价的作用。在评价之中,对于优中差三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差层次的学生要夸大的鼓励,使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中等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激励,使学生意识到自身还有不足,对于优等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可以采取学生间的互评,给学生互相学习给予空间,使学生们的互评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
五、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要深入挖掘教材的重难点,在教学之中突出重难点,然后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之中要不断发现学生的亮点进行鼓励,之后在对学生的总体学习进行评价,这样便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教师再加以正确的引导,便可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