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古代文学课程是弘扬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窗口,是后人领略先贤们智慧结晶和深邃思想的门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一:应用型办学定位下的古代文学论文
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大学教学要从课程内容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古代文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需要调整为以学生为主的多维立体教学模式,在教育观念上要从研究性、学术性教学转变为应用性教学模式,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这种转变的实现是需要教学中改变以往的模式,而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出问题并形成观点。把学生引入到教学、学习的过程中来,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
2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2.1联系现实的启发式教学
与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法相比,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问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更能体现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知识讲授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如,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在讲到某篇文学作品时,可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激发同学思考,活络课堂气氛,亦可在课堂讲授结束前,对下节课所讲篇目提些问题,引导同学预习篇目,拓展阅读。这些都会起到较好的效果。这些是比较基础的,且目前基本上已经被大多数教师采纳吸收到课堂教学中去了,因此将不赘述。在互动教学中,联系现实显得尤为重要。
(1)创新思维,古为中用,教育传道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基于应用型办学定位,古代文学看似陈腐,实际上,若能古为今用,则是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现如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强调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从哪儿来?不会是与生俱来,需不断从对经典的学习、消化、变为己用中来。如,《三国演义》中的权谋、机智的应用,现代人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一则很好的例子。基于此,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启发学生联系现实,从不同角度、立场去欣赏经典,走近经典,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显著特点是直接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中文专业虽然不像一些新兴专业那样前景广阔,但也有其优势。面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社会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2)立足地方,联系实际,教育传道与道德情操的培养相结合
池州学院地处江南小城———池州,池州市是一座历史生态名城,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称,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古代文学史中,李白、杜牧、岳飞等著名文人曾驻足流连此地,也留下了千古风流文章。对于地域文学,学生怀有好感且有继续探索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地域文学的讲解,结合池州市地域风情,可以在传统体育知识与学生的心理渴求之间建立一架桥梁,可培养学生爱校、爱市,对培养有爱国情操的当代大学生也显得尤为重要。地域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青睐。在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中,联系地域文学或者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视角。自古以来,地域的烙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于作家和作品中。学界对地域文化概念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目前地域文化课程相继在各大高校展开,成为了研究生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或全校公选课,其影响力、作用也越来越大。总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立足地方,联系实际,充实地域文化,将教育传道与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对培育学生的家乡情结、母校情感都具有重大意义。
2.2再现历史的情境式教学
所谓情境式教学,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事例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问题的教学方法。现如今,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成为教学主要目标,其实现需在理论积累基础上,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而在实际的教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联系现实不够、教学实践重视程度不高等现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授课教师认为,本门课程是一门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开展不开展都无所谓,再者,也不清楚该用何种方式去开展。在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教学实践环节可采用再现历史的方式进行,具体而言:一是开展教学采风与观摩活动;可组织学生参观杏花村文化园、齐山翠微亭等知名文化景点,联系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再现历史,进一步培养其实践探索精神。同时,配合教学活动,可组织学生观看《大明宫词》、《红楼梦》、《游园惊梦》等知名影片或戏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可采用实践教学方式来提升同学对古代文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如,在上巳节,古人喜在水边吟诗唱和,我们亦可以将古代场景还原至当代。这种情境还原法教学有助于同学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体验古人情怀,熏陶古典气质,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任何教学手段所无法取代的。
3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应用能力高的人才
从教学内容上,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将古代文学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段,包含了《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主干课程。一般来说,这两门课程是先讲史,后讲作品,按部就班的进行。如今,若依旧延续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因此,对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必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考:第一,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传统课堂教学部分,即作家生平思想创作、作品内容及艺术特色三大块,可交予学生课前自学,课中可进行抽查以保障自主学习之效果。课堂教学中着重从以下内容着手:一是联系地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结合池州市情,着重讲述各种特色文学史,如地域文学史,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且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运用于社会,切合应用型办学定位。我校现有杏花村文化研究中心,可结合中心研究课题,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将学生推向科学研究,也为日后毕业论文等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二是面向市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当代文化市场,结合时下热点、焦点文化现象,在课堂上予以交流分析。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有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等。这些作品中吸收借鉴古典文化艺术的不在少数。如方文山的创作、琼瑶的作品等是其中借鉴古典文学成功的范例。学生可能不熟悉原典,但对这些当代文化却十分熟悉,因此,作为教师,应当主动接纳、积极引导学生从当代文化过渡到古代原著,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第二,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较好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当包括文体写作及应用文写作,而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亦可围绕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可做以下尝试:一是穿插专门史内容的讲解,培养学生文体写作能力,如散文史、诗史、词史等,结合优秀作品认真学习、揣摩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字与句的推敲等方面的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学中文体发展脉络,避免断代文学史讲述中连贯性差的缺点,也可以微观上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积累写作所需的文体知识。二是带入现代流行元素的讲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古代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当代社会看似相去甚远,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当立足当代,联系现实,带入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社会热点文化现象进行讲解。古代文学教学应当瞄准新兴的文化市场,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古典文学的当代价值,如在讲授词这个文体时,可让学生讨论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之间的关系;在讲授词的起源时,可带入词的起源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在讲授具体词作时,可举当代流行歌曲中化用古典诗词的句子或歌曲,等等。这种实例的列举,充分展示了古今文艺作品的关联,帮助学生挖掘身边的古典文学,使之了解到古典文学的学习与当今现实不仅不是脱节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从而刺激其学习兴趣。第三,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鉴赏能力即审美鉴赏能力,亦称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古代文学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需要基础文本分析,更多的需要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如在鉴赏谢灵运的山水诗时,除了文本解读,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如带入影视理论解读时就会发现,谢诗像是一部电影,不断地变换着场景,且多动态画面;用这样的角度去解读同样是山水诗行家里手的谢眺,就会发现其与谢灵运不同之处在于,谢眺的诗色彩斑斓,但多静态画面,如同油画,这样的比较既生动又具象,在教学中应当多鼓励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获得规律性的结论。
4小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更要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其转型将为古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契机,也为当今大学生之全面发展作出极大贡献。改变当今古代文学教学与时代脱节、与现实脱节的弊端,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召唤,更是古代文学自身发展所需。因此,在高等教育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今天,古代文学教学不会淘汰,但是不改变自身,就一定会淘汰。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二:留学生古代文学论文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是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们应该重视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本科教育的根本性质。汉语言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担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责任。所以,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与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还有一些区别,即它更应该具有大学本科教育的系统性以及育人性。崔永华老师在其论文中非常有见地地提出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文章认清了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育与单纯的汉语国际教育即汉语教学的区别。对留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要求,而中国古代文学中优秀的文学篇目可以给学生这样一种熏陶和培养。“在古代文学中学习中国语言之美,学习中国文人忧国忧民,淡泊致远的精神操守,这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触及中国文化的灵魂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二、对比国外高校的中文专业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重要性
在国内大学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课或者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中文专业的重中之重。该课程一般有两学年的教学任务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中文专业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国外大学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欧洲,开展汉学研究较早的大学里,教授很重视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甚至很重视培养学生对古文原典的解读学习。在近邻韩国,中国文学课在很多高校的中国语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韩国大学里开设中文本科专业的学校现在超过了一百所,各大学的专业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作中国语言文化专业,有的称作中国语专业,还有的是在中文系下面设立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中国通商、中国语言文化等。这里谈的主要是中国语言文化方向的中文专业的情况。笔者 2012 年曾在韩国庆南大学中国学部讲授一年汉语,了解了庆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大二和大三两个学年中,学部为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分别开设了中国古诗选读、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古代文论四门课程,学时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等同,均为每周 3学时。通过对这四门课程的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比较系统分项地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阅读了经典的原典,同时对中国文学的特质以及主要的文学类型的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学生们学习的文本是繁体汉字,这样可以一边学习古代文学一边实现认知繁体汉字的目的,这对于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韩国的其他高校也很重视古代文学课程。韩国学者文大一在其文章中列举对比了首尔大学和成均馆大学的中文课程。其中首尔大学在一年级开设中国古典文学探索,二年级开设中国历代诗歌讲读,三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47%。成均馆大学二年级开设中国文学史,三年级开设中国名诗鉴赏、中国小说概论、中国诗曲的理解等课程,文学类课程占总课程的 26%。有的学校在专业学习的初级阶段概括介绍中国的文学概况,随着学生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在三四年级开设文学、诗歌等文献阅读课程,此阶段倡导学生阅读中国文学原著,切身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朱锦岚老师提到韩国加图立国立大学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取消了毕业论文,代之以 5 门课的毕业考试,而这 5 门课中,有 3 门是必选课,包括中国文学史、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2007 年毕业考由 5 门减少为 3门,即中国语、汉字和中国文学史。可见,在对中文专业毕业生的学科知识要求方面,中国文学史的内容绝对不可缺少,是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专业课程。同时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言专业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语言文学专业相类似,都是以学习母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的语言文化为基准的四年制本科学习。从国内外语专业的名称来看,我们的外语专业的名称都是语言与文学并重,如: 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名称就体现出了学习的内容,即要学习该门语种的语言也要学习用该语种成就的文学。例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就一定要开设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或英美文学史这类课程。学生们通过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可以学习到经典英语作品,真正掌握该语言在文学方面的体现和运用,进一步增强其对语言的领悟。因此,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古代文学是留学生探寻中国文化内核的一把金钥匙
语言是工具,是载体,文学以语言为工具,展现丰富的人性以及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映现。它对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文化底蕴有重要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失去文化精华土壤的语言是苍白的,也是没有深度的。季羡林老先生曾写道: “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根本谈不上什么语言。不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习等等,语言是学不好的。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原理。凡是学习外国语言者,都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中国文化的内核追求平和、含蓄、中庸,中国文人高洁的品性,忧国忧民的情怀,谦逊重义的处事准则都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些承载着中国宝贵文化的文字都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文学语句中包含着汉语本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中国古代文学以生动具体的方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古代文学作品中深深地蕴含着中国的精神和中国的脊梁。外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一方面体现在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方方面面,更多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精髓中。中国古代文学课就是这样一门让学生体会文化精髓的课程,它承担了审美鉴赏与性情熏陶的美育任务。黄爱华老师认为“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透过语言的外衣深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才是文化重要性所在。”诚哉斯言! 通过朗读并学习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可以让学生在平淡醇美的自然风光中见诗人心情的恬静,淡泊名利,在率真的白描中透显深远的精神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文人的精神情怀; 在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中与诗人一同体会平民百姓的艰难生活,从而也培养学生对劳苦大众的深切的同情心和情操;在易安词作中领悟含蓄蕴藉,词的委婉曲折并留有无限想象,好似中国水墨画般悠长。这些都是属于中国的文化经典,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四、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世界性意义
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的重要性耶鲁大学东亚语文系孙康宜教授说: “以前,在比较文学系,不管是斯坦福,还是耶鲁,选择的经典不是柏拉图就是莎士比亚,现在则中国文学也成了主要课程之一。”[6]这可以说明,中国文学正在突破障碍,进入更多研究者的研究范畴,中国文学从民族的变成了世界的。中国文学的研究应该站得更高更广。文学在本质上是“人学”,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人们的喜怒哀乐通过文字的这种方式表达出来,记载着个体的情感波动,对生命对事物的认识。每个民族虽然语言文字不同,但是人心体验这个世界的感情是相通的,因此各个民族用文字承载的感知体验都是整个人类情感体验的一部分。文学,体现了各民族的人性特征与感知的特点,也正是这种不同,显示着本民族的卓然不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非常完整地呈现出我们的祖先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特征。我们应充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今世界中的价值。就目前世界汉学潮流来看,国外汉学研究专家的关注点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是他们研究这一核心的敲门砖。而且,即使是以语言为主攻方向的国外中文系,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欧洲许多高校的汉文专业非常注重对中国古典文献的阅读,汉文专业的学生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质量很高,有较好的汉语语言及文学功底。虽然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提升学生数量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但是也应注重对学生培养的“质”。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特色鲜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文学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学遗产,中国古代文学理应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一道,得到进一步的推介,成为整个人类充分共享的文化遗产,为人类追求心灵的丰富提供精神资源。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已经能进入世界文学的主流,世界范围内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意义和重要的地位,它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我们应该在汉语国际教育大体系中给古代文学以更多的重视,投入更多的力量,在教材出版以及辅助读物方面应大力扶植这类的图书。而不应当让这颗明珠淹没在如火如荼的汉语国际教学的浪潮中。我们在中国本土更应该给学习汉语言专业的外国学生以优秀的课程资源,让他们在中国本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1.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2.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3.古代文学论文
4.文学论文
5.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