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相关话题
七年级语文的课程即将结束,教师们要准备哪些期末考试试卷供学生们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书写·养成习惯(4分)
【写字就如做人,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演绎属于自己的人生。答题时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那也是要算分的啊!】
1、先看看你是否养成认真工整书写的习惯。本题不设具体抄写的内容,将根据全卷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
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20分)
㈠背诵大量的优美诗词、文章,将会陶冶你的性情,增强你的人格魅力。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按课文填空。(9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7、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
8、《望岳》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㈡语言的大厦是由词砌成的,考考你的词汇是否丰富。根据注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点词注音。(4分)
9、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cūcāo),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chōngjǐng),又仿佛在等候。
10、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蓦地(mo di)一声巨响,浩瀚(hao han)的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
㈢语言运用,看你能否举一反三,灵活运用。(4分)
11、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2分)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B;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D;可以是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A;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C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12、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2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造三间绿水轩斋。
㈣口语交际,看你说话说得是否得体。(3分)
13、王小小进入初中后被选为学校小通讯员,要写一篇关于老师如何平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她决定先找自己的班主任。下课后她对张老师说:“张老师,我准备今天中午去采访你,你准备一下吧。”
①王小小这样说话好不好?为什么?你觉得怎样说合适?(2分)
不好,因为采访的人是老师,说话应委婉,礼貌一点,不应横冲直闯。我觉得应这样说:“张老师,您下午有空吗?”若老师说有空,就说:“我想采访您,请您准备一下,好吗?”
②请你代王小小向张老师提出一个有关的问题。(1分)
张老师,请问您怎样看待差生和优生?
二、阅读·理解·探究(36分)
【阅读就是与大师对话,向大师学习。下面的答题,你可要调动所有的经验和智慧,认真思考。】
㈠阅读下边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
14、文中相当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你”的词有汝和尔。(2分)
1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2分)
A、公亦以此自矜 自三峡七百里中
B、睨之,久而不去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C、无他,但手熟尔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人不知而不愠
16、翻译句子(2分)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的射技不精湛吗?
17、文中的睨和颔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技术的态度,“忿然”一词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的态度。如果在“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的“曰”字前加一个修饰语,你会选择的词语是。(3分)
18、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熟能生巧。 (1分)
19、本文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陈尧咨,一个是卖油翁,为什么题为“卖油翁”?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因为重点是对卖油翁的动作及其他所说的道理进行描写。
㈡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0-24题(12分)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做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军?”懿曰:“亮生平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若吾为司马懿,必不退也。”
20、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把他们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的文意,参照示例分析诸葛亮的后两次笑的不同的内涵。(4分)
[示例]第一次笑“笑容可掬”,是故作轻松的笑。
答:第二次笑“抚掌而笑 ”,是 脱险后的笑;
第三次笑“拍手大笑”,是成功之后的笑;
21、第三段中写道“众官无不骇然”,“骇然”解释为惊惧的样子。思考一下,众官为什么骇然?(2分)
答: 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竟会因诸葛亮的空城计而退。
22、本段文字中多处用到对比映衬的手法,下面列出的几处对比,哪一项是课文中没有的(2分)
A,司马昭的年轻气盛与司马懿的老谋深算、自负多疑对比。
B,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诸葛亮的一番高见对比。
C,两个童子的严肃与诸葛亮的笑容可掬对比。
D,司马懿的自负多疑与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对比。
答:C项是课文中没有的。
23、你认为空城计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诸葛亮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司马懿老谋深算,多疑自负。
24、人们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试写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各一条。(2分)
答:成 语:三顾茅庐歇后语:诸葛亮皱眉头------记上心头
㈢仔细阅读书信内容,然后答题:(12+2分)
【……读书不能只读一个月……】
寒假我读读什么
三毛:
我是个学生,平常课业压力甚重,在课余只能阅读一些翻译作品和中国作家的散文及报章杂志的文章。个人对文学非常有兴趣,但涉猎不多,常感心虚,现在寒假到了,有一个月的假期可以好好地研读,希望能有些许收获,能否请您推介一些值得阅读的好书或学习的方向。盼回音。
敬祝安好!
史及尧敬笔
史先生:
在我的看法里,念书的人往往有许多不同的心态和要求。有些人将读书当作一种松弛紧张生活的消遣,这种人,便可能看些轻松而不太费心的书本或杂志,看完熄灯安睡,这对健康有益,是极好的娱乐。也有一种人,将读书当作人生的特种兴趣,他们看书可能使有了更进一步的品味与境界,是比较深入的。更有一种人,将读书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既然是事业,使必然有计划与经营,一步一步来,慎重地挑,仔细地读,甚而阅书之后,用文字记下心得或发表感想,是更有组织的看书法。我个人,很有趣的是,以上三种心态与要求,多多少少都包括了在内,并不是只有一种心态,这么一来,时间侵占去很多,可是甘心。总觉得,既然我们身为中国人,对于丰富的中国文化使当首先去涉猎才好。思想性的文字与书籍,我爱老子、庄子、孙子和孔子。文学部分,以我的浅见,《红楼梦》与《水浒传》是白话文学中极易引人入胜的两本好书,不过《水浒》后几十回便不太喜欢了。先从《红楼梦》看起是一个好开始,因为它涵盖的东西太多太广太深,而又绝对不枯燥,是伟大的书。至于翻译作品,我的看法是,要译笔好的才看,译笔好不好,细心看上数页便可了然。如果时间不够,流行畅销小说便先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