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策略2017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数学成绩的提升,在高考数学复习阶段,每位学生都应结合自身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复习计划,采取复习策略,进而逐渐提升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数学复习策略2017,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一、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数学题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重为3:5:2,即基础题占80%,难题占20%。
无论是一轮、二轮,还是三轮复习都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死握一些难题的做法非常危险!也只有“三基”过关,才有能力去做难题。
二、建构知识网络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把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陈述性知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构建的基础上,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数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方式,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在加强各知识块的联系之后,抓主干知识,理清框架。
三、注重通性通法
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这样避开了过死、过繁和过偏的题目,解题思路不依赖特殊技巧,思维方向多、解题途径多、方法活、注重发散思维的考查。在复习中千万不要过多“玩技巧”,过多的用技巧,会使成绩好的学生“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学生“信心尽失”。
四、提高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由于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一个问题,看一看知道怎样解就行了。这是我们高三学生运算能力差的直接原因。其实,运算的合理性、正确性、简捷性、时效性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算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自己体悟运算的重要性和书写的规范性。同时,在运算中不断地反思自己解题过程的合理性,转化的等价性等等。
五、答题严谨规范
学生答题存在许多小错误,太多的小错误,累积起来影响了最后的成绩。在复习中和试卷的评讲中,要不厌其烦告诫学生,注重推理的完整性,特别是“立体几何” 中的推理过程;注意数学符号的严格性,以及字迹工整、如何涂改,在规定范围内答题每年都要向学生讲明白,养成严谨规范的作风。
阶段复习、系统小结
从时间来划分,如周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毕业复习、升学复习等,从知识上来划分,如章节复习、单元复习、总复习等,都可称做阶段系统复习。
1.阶段系统复习的任务
(1)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
专家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留44%,两天后只剩下25%,可见所有的人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有的学者认为,经过学习,在大脑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如果不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那么就会慢慢消退,表现为遗忘现象。采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复习,正是为了强化和完善这种神经系统。
理解了的知识便于记忆,这是对的,但理解了的知识还要通过复习才能真正记牢。记性好的同学,不仅重视理解,而且重视复习。他们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多次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进行复习,从而产生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2)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凡是抓紧复习的同学,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及时地得到补正,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3)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是系统复习的中心任务。通过平时分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对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通过复习,全面回顾,查漏补缺,又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但这时同学们对事物的认识还没有完成,复习的中心任务也没有完成,为什么呢?因为头脑中的知识这时还是“半成品”,需要采取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组装”起来,融会贯通,透彻理解,使之形成系统化知识。这时,才能说完成了学习过程的全部任务。
2.阶段系统复习的程式和方法
阶段复习必须注意做好“三准备”,即主题准备、时间准备和材料准备。
(1)主题准备。
复习之前一定要明确这次复习的中心内容,复习时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来进行。如果不明确中心内容,拿起课本从头捋到尾,不能称之为复习,只能算是一种重复,最多起到一个熟悉的作用,知识还是分散的,构不成体系,效果并不好。
(2)时间准备。
由于阶段复习要看、要想、要查资料,还要写复习笔记,量比较大,因此复习的内容和复习的时间都必须相对集中,可以采取主动分配、被动安排两种方法。时间的主动分配,即根据复习的内容安排若干天,每天或每隔一两天复习一部分内容,若干天后全部内容复习完。
时间的被动安排,即复习的时间有限,不能任意安排,就要计算一下从复习开始到考试一共有多少时间,需要复习的内容有多少。如果时间不够用,那就要根据时间的许可,调整复习内容,熟悉的内容略去,保证重点学科等。
这样,虽然每天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所剩的时间不多,但是由于时间安排得当,可以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3)材料准备。
当复习的中心内容确定后,一切与中心内容有关的课本、笔记、作业、试卷和参考书都应当尽可能准备齐全,复习时专心思考,需要查阅时资料伸手可得。阶段复习的程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步:先回忆后看书
和课后复习一样,阶段复习进行时,也是先不看书,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回忆。遇到难题或不理解的内容,也不要忙于翻书,先自己想想看,实在想不起来才去看课本。这样做,是逼着自己动脑筋,有助于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步:先看题后做题
阶段复习时对于过去做过的习题有必要再温习一遍。不过,不是一题不落地再做一遍,也不要一题也不做。看题是把书上的练习、日常的作业、阶段测验的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看题的时候,只看题目,理清解题思路,会做的可以与原先的做法相对照比较,不会做的再看原先是怎么解的,自己这次“卡壳”是卡在什么地方,然后再做一遍。
除了看题之外,有必要选择部分习题做一做,尤其是选一些综合性习题做一做。因为平时学习所做的习题都是为了练习当时讲课的内容,都是个别的。而综合性习题则要运用本章或本体系的全部知识才能解答,因此,做一些综合性习题是阶段复习中用来巩固知识、熟练运用知识的必要的方法。通过做综合题使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第三步:先复习后笔记
阶段复习结束之前,应当把复习的成果记录下来。复习的成果可以包括通过复习而获得的系统知识,新的体会,新的解题方法,自己的难点弱点等等。复习笔记不是课堂笔记的翻版,而应当是简洁明了,高度概括。如同你进入知识领域的一名向导,靠着它可以把你引入知识的各个角落。换句话说,看着复习笔记可逐一回忆起课本上相关的内容。
3.阶段系统复习的基本要求
(1)复习前要抓紧平时学习时间,做好准备工作。要利用平时零星的时间,围绕复习中心内容把有关的笔记、书本、作业、试卷和参考书等一一准备好。
(2)复习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进行。
复习时,首先要确定复习的中心内容,这个中心内容要按照知识的体系来确定。在复习时,从内容上来说,尽量选择与讲新课关系最密切的内容来复习,这样,不仅完成了复习任务,而且还可以推动新课的学习,另外,每次复习的内容不要太多,要适当,要注意文理交替。
(3)要坚持用循环复习的方法。
所谓“循环复习法”是:在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及时地进行一次复习。接着就是学习下一部分内容。学完了后再进行第二次复习。后一次复习要包括前一次复习的内容。如此继续下去,一环套一环。同时,学到一定阶段,要把整个复习的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复习后都要搞一次大循环。内容多的还可以穿插循环。
(4)要做点综合性题目。
目的是检验复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理解,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什么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确定,重点是做点综合性的习题。综合习题类型和复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要一致,用做综合题来进一步使知识完善化和系统化,并以此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复习时,要处理较多的知识,要看、要想、要写、要查资料、要设计系统表和比较表等等。这是比较费时间的脑力劳动,因此需要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和不受干扰的安静环境。否则就会因为时间和环境的问题打断正常复习思路,影响复习效果。
(6)制作复习笔记。
在复习时,通过艰巨的思考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应当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及时用笔记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今后使用。重视复习笔记,把握知识的精华,考试时就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