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指导

2017-03-11

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同学们要掌握好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知识复习指导的知识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指导,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指导: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难点提示

1.通过相关新闻,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感受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

2.了解常见新闻形式的基本知识,捕捉新闻线索,尝试新闻写作。

3.拓宽视野,学会运用现代信息工具进行阅读、写作与交流。

考点指要

1.了解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点,掌握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学会区别一般新闻、通讯及录音广播稿的不同的写作要求。

2.体会新闻语言的简洁、生动与准确。

3.阅读重点语段,理解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在通讯报道中的作用。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看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些

A.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B.7月1日,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解: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这一特点的理解程度。作为新闻,“以事实说话”是其最基本的特点。这个“事实”就是不能有半点错误的“事物的本色”。题中A与B的区别只是相差“零点整”这三个字。也许有人会说,这“零点整”只是代表秒针的一次微弱跳动,它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1997年7月1日的这一时刻,它却非同一般:它是一个标志,它是一个里程碑,它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瞬间”。因为在这一时刻前,香港政权还在英国的手里,而在这一时刻后,香港却回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这一时刻,宣告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的结束;这一时刻,宣告我们伟大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开始;这一时刻,宣告中华民族雪洗了百年耻辱;这一时刻,宣告香港迎来了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特别的时刻。在这一时刻里,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愿望;在这一时刻里,洋溢着华夏子孙的兴奋与自豪;在这一时刻里,充满了全国人民对香港美好未来的信心。而B条消息所报道的1997年7月1日,时间概念显得很笼统,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而且因为没有提及何时何分何秒回归的,显得很不庄重严肃,也难以激起崇高的民族自豪感,使得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瞬间”,这一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盛事变得平淡无奇,和“神圣时刻”无法相照应。所以,A句的表达效果要好于B。

本题是比较选择题,而且是最佳选项题。这类题一般以两个相近或相似的答案进行比较,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评价、鉴别能力。解答这类题,一是要注意选项的概念与事实是否相符,二是要将相关的词语或整个选项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联系上下文考察、对照,这样才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2 选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将其序号填在句后括号里。

A.记叙 B.描写 C.说明 D.议论 E.抒情

(1)“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

(2)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 )

(3)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

(4)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

解:近几年的中高考对作文的文体要求降低,只要学生能有真情实感,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即可。这种要求本无可厚非,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在赏析课文时,不能很好地分析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就很难准确地赏析课文了。五种表达方式作用不一,效果不一:记叙,是指不加修饰地将人物的出身、经历和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结局予以陈述介绍,使读者对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描写,指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物和景物的情态状貌进行具体的刻画和细致的描绘,给读者以栩栩如生、感同身受的印象。例如朱自清的《春》对春雨的描写就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密而斜织的生动情景;抒情,指运用语言文字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它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等以表达情感为主的文学体裁的主要表达方式,在其他体裁的文章中则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说明,指用简洁扼要的语言直接介绍具体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功用、成因、关系,或者解说抽象的事理如思想、原理、概念、技术、方法、经验等。它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文、议论文以及某些文学作品中也是一种辅助的表达方式;议论,是用抽象的概念和概括的语言,对人物、事物和某种思想观点进行分析、评论,表达作者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文、说明文中,有时也配以简短的议论。

(1)句就非常具体地将大家为航天英雄杨利伟送行的场面描绘出来了:扬声器中有雄壮的乐曲《歌唱祖国》,送行的人们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送行的热烈场面。

(2)句很自然地介绍了杨利伟上专车的和其他领导如何出发的情况,让读者对杨利伟出发上车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这一句是记叙。

(3)句是议论,但有的学生会理解成抒情,认为这次飞行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变成了现实,故这句话包含了中国人民无比的自豪感,这样理解是有道理的,但这一句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这次飞行意义的客观表述,而不是抒发自豪感的,所以,它应是议论。

(4)句是说明,因为本句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介绍了首飞航天员梯队的组成、怎样完成综合性演练以及首飞任务到底由谁担任等情况,所以,这一句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例3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

2.划出这则新闻中表示议论的语句,并谈一谈对新闻中插入议论的看法。

解:1.这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新闻结构的理解。一篇新闻或说是一则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构成,不可少的是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标题,顾名思义就是一篇新闻的题目,是全文的眉目,它用十分简明的语言标出所报道的内容,以此来吸引读者并有帮助读者阅读的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好找。导语是一篇新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是新闻的核心,是新闻作品的精髓,一般来说导语一经设计出来,就为整个新闻内容定下了基调,有人把导语比作是一篇新闻的眼睛,可见它在新闻中的地位不同一般。从其所处的位置上说,它一般在一篇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从其所起作用上来看,它集中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照应标题中的信息,揭示整篇新闻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从其内容上讲,它一般粗略叙述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以及新闻所涉及的主要人物,使人对这则消息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不像主体部分对所报道的内容作展开叙述。找新闻的导语就是要先掌握以上这些特点,然后再根据其在整篇结构中的功用,找出其所在的具体位置。分析上面这则新闻,根据导语所处的一般位置,可以初步确定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句。再看其内容,它交代了渡江部队的人数、战线的长度、作战的声势,但并未作具体的叙述。第二句是对第一句中的声势和战线的补充。比起下文的具体叙述来,可以说这两句只是照应了标题中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是本新闻最有价值的“黄金点”,确切、简洁地表现出了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所以说这两句是这则新闻的导语。

2.做这个题目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所谓议论是指作者对某一事物所持的观点和看法,表明自己对该事物的态度,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它和常见的记叙、说明两种表达方式有明显的区别。依此,我们很容易找到这则新闻的议论的语句,这就是两个“一方面”所引导的两个句子。因为这两个句子精辟地分析了我军胜利以及敌军溃败的原因,表明了毛泽东对我军取得渡江作战胜利的看法。

新闻本该以报道事实,用事实说话,可以说事实才是新闻的主体,一般不在新闻中进行议论,新闻作者的观点暗含在文字里,并不直接说出来。正因为如此,不少新闻常常变成了记流水帐,读来索然无味。其实,好的新闻,常常在叙述事件、报道消息的同时,适当地插入一些议论,把叙述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夹叙夹议。这种议论,由于是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所以常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读者对所报道的事实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对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意义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使新闻的主题更鲜明,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新闻都要有议论,在使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报道的事实本身的特点,需要则用,不需要,则决不要乱发一通议论,以致画蛇添足。即使有议论也不可长篇大论,以免破坏新闻的客观性,冲淡新闻主体,让“用事实说话”变成一句空话。

例4 给下列这则新闻选一个恰当的标题

据新华社电 日前,黄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陕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区间出现了百年奇观“揭河底”,河底的淤积物如同地毯一样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龙门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几十米。因此“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

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时1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8时40分,其间,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号丁坝段,先后掀起高约一米、长约9米左右的两块大的掀起物。

A.“揭河底”出现了

B.黄河上出现“揭河底”现象

C.黄河底淤积物被水流卷起

D.黄河出现奇观“揭河底”

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标题作用的理解能力及语言概括能力。新闻的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是对新闻内容鲜明而精炼的概括,是新闻的“眼睛”,是人们首先接触到的部分。它的作用有:一是揭示新闻的内容,传递新闻内容中的主要信息;二是可以引导人们理解新闻的主题;三有吸引人们阅读新闻的作用(还有美化版面的作用)。因此,概括提炼新闻的标题一定要符合准确鲜明、生动简洁的要求。即标题所含信息要准确无误,表现出的态度鲜明不含糊;文字既要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又要凝炼明快,做到言简意赅。本题的A选项,虽然告诉了人们出现了“揭河底”这一事实,但人们不清楚这一现象究竟发生在什么地点,也不知道“揭河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虽然简洁,但并不准确。选项B,是对本新闻所报道内容的精炼概括,但它缺乏生动性,不能一下子就抓住读者,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表达与“揭河底”这样一个十分壮观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果用选项C作为本新闻的标题,人们对此新闻的内容就不会感到任何新鲜。因为黄河底的淤积物被水流卷起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它虽然揭示了产生“揭河底”这一现象的原因,但它与“揭河底”比较起来显得啰嗦而不凝炼,既不生动也不形象。而选项D就不同了,它首先告诉了人们“揭河底”这一现象发生的地点,又指出它不同于一般的水冲淤积物,它是奇观,这样,必使人们产生欣赏这一奇观的想法,从而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况且,“揭河底”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十分符合标题文字新鲜活泼的特点。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